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劳动相比,有许多自身独具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独特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恰当评析和尊重教师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劳动具有脑力劳动、超时空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奉献型劳动、教学相长的特点。教师的劳动繁重、复杂、艰辛、高尚。教师的劳动应得到社会的进一步的承认和尊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教师的待遇应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计玉丽 《上海教育》2011,(20):60-60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在教学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被视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师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教师还要善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必须深入地了解教师,了解并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才能据此来研究和改善教师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教师的论述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是把教师摆上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关键位置,核心是“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根本是倡导尊师重教,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无不代表着教师的理念。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发展变化中的人,更是可塑造的人。我们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批评,我尝试用“宽容式”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育创新:重在培育创新型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要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加快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发挥教师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胡锦涛同志在教师节又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胡总书记的讲话为教师队伍的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盛文海 《宁夏教育》2002,(10):15-15
一、要坚持依靠教师办学。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要依靠教师办学,就必须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坚持把“民主、和谐、公平、效率”作为依靠教师办学的基础。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考核办法》的起草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教师的意见,实行民主集中制,达到民主科学地管理学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关键人物。本研究基于教师的角度,从座位编排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课堂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对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因素进行了微观剖析,提出应当尊重教师的劳动,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使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现实条件主动创设和谐、公平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12.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目标和理念。从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他人、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培育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成为每个地理教师深思的问题。一、互相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30年大事     
赵小雅 《云南教育》2008,(20):13-13
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明确指出“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个少年在课外读得愈多,与课内无关的东西知道得愈多(当然这个无关是相对的,因为渴求知识的火花是在课堂上点燃的,能不能用这朵火花燃起少年心中的火苗,这取决于教师的本领),他就愈是重视一切知识,尊重智力劳动,尊重教师,尊重课堂教学,也尊重自己。考虑到这种规律性,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有两项教育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启发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努力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去阅读、研究、思考。我们说  相似文献   

15.
浅谈发挥教师情感的育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教师的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因为教师面对着的劳动工作对象——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精神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对他们来说,情是教育的根,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一、情感的含义情感是人们由于感受所引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1997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应具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的职业道德。本文仅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谈谈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一改革的实施一定要考虑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尤其在建立量化教师劳动的指标体系时,更应考虑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奉献精神是难以量化甚至不能量化的,量化教师劳动的指标也并非越细越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微型”小学大多实施温情管理,校长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与创造、尊重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尽可能的做到“多一点自由,少一点不准;多一点情感,少一点制度”,给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尽最大可能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自我加压,  相似文献   

19.
朱红杰 《考试周刊》2012,(8):168-169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而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变自身教育观念,从而进行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和群体,对大学教师的绩效评估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传统的绩效评估只是一种奖惩性评估,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要适应大学教师的深层次发展,需真正转变评估观念,提倡发展性评估,并大力倡导人关怀,积极关注教师的生存体验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