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写游记,要写景状物,因此,抓住景物独特的特点,取得真切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像《小石潭记》《满井游记》等章,对景物的描写独具特征,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印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这样的描写,把溪流的曲折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把岸势的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来了。《满井游记》中,写水、写山、写柳,无不体现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写法指导】游记是记叙文的一种,以写景状物为主,适当穿插一些文化内容,可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记叙各处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传说。一、抓住景物特点。在游记中,描写景物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并将其逼真地写出来。写作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自然景物的地理特点;二是要抓住季节的特征和变化,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风景;三是要注意写出时间变化的特点。二、注意描写顺序。把景物写清楚,要注意描写的顺序。确定某一景物,可按方位顺序来写,也可按类别顺序来写,还可以按逻辑顺序来写,或者以观察者的行踪先后顺序来写。三、写景要有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游记,是游览过一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后,有感而发写下的文字。这次习作,我们要写一篇游记,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选择自然风光来写,也可以选择名胜古迹来写;可以选择远处的山水来描绘,也可以选择近处的公园细致刻画。选一处我们了解的并且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来写吧!描绘景物的技巧,大家会多少?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者阅读过的文章,它们是怎样写的?现阶段,大家一定要学会按照顺序描绘景物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按时间顺序(比如早—中—晚,  相似文献   

4.
开卷的话     
景物描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因为在记事作文和写人作文中会经常用到这种写作方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含蓄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还可以很好地描绘事件发生时所处的环境,并以此烘托人物的心情,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具真实感,由此而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游记、参观记是同学们喜爱并且经常写作的文体,而这类习作最主要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就是景物描写.因此,学会、学好景物描写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写出漂亮的记事写人的作文,还可以帮助你把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历和感受生动地记录下来.这实在是一个十分必要、十分有意义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段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就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遵循文学研究会所主张的写实主义的创作法则,十分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深入的体味。他以诗人的眼睛去观察自然景物,总是独辟蹊径,发掘出景物的"新意"。他凭自己敏锐的感觉,捕捉住景物极其细微的变化,写景状物的笔墨多姿多彩神韵生动,运用多种手法去创造生动的意境。想象神奇,比拟生动.朱自清写景力求创新,要写自己"独得的秘密"和"新异的滋味",探究出景物细端末节的千差万殊.正是在这千差万殊里突破一般经验的感觉而产生出神奇想象,生动比拟的新颖写法.山水游记写瀑布者很多,有关梅雨潭描写的诗篇,前人也多属意于此。如永嘉学派的陈  相似文献   

8.
游记散文有着强大的教学功能。要想上好游记散文,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游记散文教学设计可以从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常常要写到景物。这里说的景物,不光指自然风景,还包括生活中的场景、人物活动的场面等。写好景物的关键,是学会细化景物,即把景物写细。景物写得足够细,才会显得生动、形象,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石至奇、水至清、鱼至乐、境至凄。  相似文献   

11.
暑假中,有不少同学跟随父母、亲友外出旅游。在游览中,既看到景物、名胜古迹,又听到导游小姐的介绍。那么,怎样写游记呢?一、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游记,首先要交代浏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按观察的顺序写清楚游览的过程。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游记一目了然。二、要仔  相似文献   

12.
<正>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游览归来,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便是游记。写游记应注意:一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音等的特点进行描写,对所写之景了然于心,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写出"人人皆有,而人人笔下皆无"的文章。二要言之有序,交代游踪线索。一般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依次展现沿途风光,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观察到的景物。三要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最有特色、最有故事色彩的景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学会记“实”(原人教版)1.参观××记2.真使我提示:这两道题都是半命题式作文题,应先填空然后再写。两个题目中游记是写得较多的一种体裁形式,有它自身的特点。写作时要注意:第一,要安排好记叙顺序,一般是按照行踪来写,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第二,要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了解每一景物的特征;第三,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来,某些景物要运用细节描写,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第四,要了解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及历史情况,适当地在文章中引用、体现;第五,要在描写中倾注自己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情感的游记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4.
优哉,游哉!     
根据本单元开展的活动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对联等。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新人教版)提示:写游记,可写山水风光,可写风土人情,也可写当地的名胜古迹等。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所游景观的特点,再确定好自己游记的侧重点,以避免记“流水账”式的面面俱到。其次,在形式上,一般是写一次游览的见闻与感受为主,这样写,时间跨度小,文章结构也紧凑。假如是写一组旅游的见闻镜头,则既要考虑到对景观有选择地加以描写,以避免重复雷同,还要考虑到行文安排上的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所选例文《优哉,游哉!》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再次,旅游是件轻松悠闲的事,因此记游的语言除要能对景观做生动的描写外,还应轻松自如、活泼幽默些,以与人的出游心情相适应。(马跃)  相似文献   

15.
游鸡公山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学写游记"写游记,首先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响等特征进行描写。其次,在描写景物时,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游览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最后,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才能打动人,写出的景才有灵气,并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今年五一黄金周,作为对我学习成绩提高的奖励,妈妈特意带我随旅行团去  相似文献   

16.
写景游记散文重在描写游览过程中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好这类散文,不仅可以记录下自己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闻,定格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光,更能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人生的品位。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一类型的散文呢?首先在总体上要注意:一是把景物写清楚,二是把游览的过程写明白,三是要有情感的渗透。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立刚 《中国教师》2009,(Z2):475-476
<正>《天山景物记》这篇游记是当代作家碧野写于建国初期的优秀散文,这篇游记通过对天山景物的记叙和描绘,热情讴歌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美丽富饶、雄奇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牧民  相似文献   

18.
写法指径     
写游记文章总要写到游览地的美景,我们不少的学生在文中把游览地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想以此来感染读者。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往往成不了美文,这是什么原因呢? 要解决这个困惑,必须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要立足于情。一篇游记美不美,不是看写了多少美的景,关键是要看抒发的情感美不美,以及抒发的感情和景物能否交融在一  相似文献   

19.
赵晓雪 《考试周刊》2024,(20):39-42
初中生学会写景,是其会写人、会叙事之外应熟练掌握的核心能力。初中生写作时要会运用景物描写为记叙文加分,要会写以景物为主的写景作文。那么,景物描写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出形象生动,又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好文章呢?文章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方面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同学们都喜欢到景色迷人的地方去春游,老师免不了会布置同学们写一篇游记。游记是以描写所游之地的山水风光、建筑特色等为主的记叙文。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游记中的景呢?一、游踪清晰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游览一个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写作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在不同地点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