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IVC高速射像系统对参加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前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紧密衔接的快速后蹬、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动作能促使身体重心在不更多损耗水平速度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并最终提高腾起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初速度和腾起角,对跳远起跳效果和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过程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研究了摆动腿的运动特征.同时证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对我国跳远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对比分析,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途径;提高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是关键;我国运动员技术上存在起跳腿的着地角较小、起跳扇角大的现象,影响了跑跳结合的连贯性,对获得腾起垂直速度不利;此外,还存在摆动腿的摆动时机晚、摆动速度慢、摆动幅度小等因素,这些都是影响我国跳远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对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筛选取20名)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对起跳效果有影响。走步式空中技术能在起跳过程中通过紧密衔接的摆动腿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加快起跳腿的缓冲和蹬伸动作速度,促进身体重心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而且水平速度没有更多的损耗,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速度和腾起角,腾起时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更高,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促进跳远起跳技术朝着快速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柏林世锦赛跳远项目前8名的技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运动寿命长,基本可以在前3跳跳出个人最好成绩,踏板准确度高,落地损失距离对成绩的影响较小;最后10 m分段速度、116 m阶段平均速度与运动成绩、起跳着地时刻重心下降的幅度与起跳离地时刻垂直速度、起跳阶段膝关节最小角度与着地角、离地时刻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同摆动腿摆动角速度等技术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但是男女存在较大差异;男女最后2段速度变化趋势相反,最后3步的步速具有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起跳角度和起跳离地时刻垂直速度有上升的趋势,水平速度损失和损失率有下降趋势;男女离地时刻摆动腿与水平面夹角的平均值为负值,女子摆动幅度更小,男子摆动腿摆动角速度明显下降,女子则表现为上升。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垂直速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跳远运动现状,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因素——腾起垂直速度加以分析,认为提高绝对速度,合理利用助跑速度,形成良好助跑节奏,提高起跳腿支撑缓冲能力,加快摆动速度都有助于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腾起垂直速度,能使运动员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选取近三年来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髋技术对跳远成绩有一定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送髋技术有一定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忽略了以髋带腿加速前摆;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且摆动腿侧送髋角度小;也有运动员过度的追求髋部前移而忽视垂直向上用力,导致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与身体重心支撑点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10.
跳远时摆动腿无积极的快速摆动与制动动作与起跳后身体明显前旋运动趋势都会影响跳远成绩,所以,有必要对跳远起跳时的前旋特点和起跳能力与腾空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跳远教练的教学有所帮助,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