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学校德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新型德育关系以适应发生重大变迁的学校德育环境。为此目的,首先,抛弃旧的德育观念,建立新的德育教育模式;第二,继承优秀传统化中的人道德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含义;第三,以学校德育系统为核心,重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德育系统,建立新的德育机制;第四,立足社会道德现实,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误区追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诸误区的存在使学校德育功效低下,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主体转化。囿于知识论哲学框架,执迷于确定性知识追求、忽略意义的思考是德育步入误区的根本原因所在;进而陷于知识世界,不考虑学生在道德规范接受活动中预存的主体前提,使学校德育成了“无人的德育”;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则是步入误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流于说教,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德育效果微乎其微。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让德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并落脚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就会彰显生命活力。如何才能巧妙地将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有效实现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当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经验和体会,充分运用“四个法宝”,“生活即教育”的德育观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学校德育主体在道德接受中的心理机制是: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试构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主体道德接受通式,品德结构模式,德育观念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5.
温志旺 《生活教育》2011,(17):32-35
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流于说教,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德育效果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2,(19):13-18
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追求。曾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校德育更多关注知识化、学科化、体系化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境遇与独特的道德情感体验。针对于此,德育研究者开始探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末提出生活德育论,以“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来指导具体德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丰富的地方本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主阵地,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平台。近几年,我校充分利用本土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习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继而内化为自身素质,收到良好效果。1.心灵碰撞,催生感动。本土德育能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形象化,使德育内容由空洞变为充实、由陈旧变为鲜活、由死板变为生动,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场景入手,触及灵魂,催生感动。在井陉县,"好人韩金贵"的事迹有  相似文献   

8.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德育目标的“无人化”;德育内容的“知识化”;德育方法的“外铄化”:德育主体的“口袋化”重构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对策有:关照学生的道德生活世界;构筑“我与你”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建构,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10.
刘静 《教师》2014,(29):7-7
正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德育学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几年,我抓住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事例,处处挖掘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采取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地剖析其中蕴含的德育哲理,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德育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自身的锤炼是可以提升修为的,从而大大提升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叙事德育有助于道德教育回归自由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即增进学生对道德、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叙事德育通过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能够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道德思维品质;叙事德育通过形成积极的道德舆论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其过程中体现出的宽容、民主、平等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会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3,(20):51-53
思索 为何选择“生活体验式”德育 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童南茜在《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一书中描述了部分当今社会道德遗失的现象,中国传统道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重新审视学校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已刻不容缓。但是,抓德育费时间、费精力、难见绩效有目共睹,久而久之,教育管理者、教师不免生出无助、厌倦之意,  相似文献   

14.
李戬  古春梅 《教育探索》2011,(10):135-136
我国现行学校德育受传统知性德育观的影响,把道德知识的获得当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将道德减化为道德知识或对道德的认识,所以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的道德学习是学生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接受与建构,它以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为核心.据此,学校的德育在内容上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使学生能将道德知识加以内化;在方式上应引入活动体验模...  相似文献   

15.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生活德育论是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它紧紧抓住道德知识、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特殊性,强调德育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它成功地批判了政治化德育、知识化德育和边缘化德育,指明了德育的独特价值,捍卫了德育的独立地位。它极大地改变着我国学校德育的面貌,使德育受到学生愈益广泛的欢迎。不过,生活德育论也存在不足,那就是:未能建立生活与德育的双向本质联系,生活逻辑的内涵不清晰,社会批判性不足。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生活化要求学校德育应从受教育者的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出发并关注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使主体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德育的实践化是因为德育作为一种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活动,它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认知领域,只有在对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转化为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德育必须实现生活化、实践化。  相似文献   

18.
回归生活世界是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之一。而真正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提高德育实效,学校德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自身发展需要,以激起主体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要进入学生生活的现实时空,使学生道德生命成长拥有鲜活的土壤;要适应学生生活的完整结构,以畅通学生道德内化的渠道;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有两个必要的途径,其一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出现在每一个教育场中,即实现其主体性;其二是将德育活动依附于现实的学习、生活,继而落实到学生个体,即实现其生活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德育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与体验,实现道德的成长。而这两个途径都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立体的德育观,把德育的总体目标细化为若干个看得见、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如何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众多的论者,大多从改革学校德育的方式或方法着眼,还有的谈及扩充德育内容,等等,却很少有人从德育理念层面论及学校德育。本文拟从传统道德理念的层面上,谈一谈传统道德理念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