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和地理图表,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轻松、更容易长久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2.
赵耀 《成才之路》2010,(30):95-9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关于地理能力,应是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娟 《文教资料》2010,(32):130-131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地图,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方法.具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由传统教学模式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变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的主动发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地理的规律,培养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学离不开地理图表,适时恰当地运用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能更轻松长久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初中常见的地理图表有:分布图、经纬网图、剖面图、地理统计图表(如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地理图表的识图主要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能直观、综合地表达地理知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地图,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方法,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识图能力作为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良好的识图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构建良好的地理知识体系,更好地解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对于地图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地图是地理学习的载体。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中要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识图来对地理学习进行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学生掌握了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析图、绘图等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但对于刚跨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几乎没有地图概念,由于年龄的关系,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地理知识难记,地理难学。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方法。纵观近几年的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有图析图,无图考图”是试题的最大特点,整张试卷地图图幅数量最多,大有“无图不成题”之势。因此,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考试成败。下面,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这一问题,谈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9.
石生祎 《甘肃教育》2011,(23):78-7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地理教学而言,要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掌握探索地理知识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只有以系统化的地理知识的传授为基础,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为核心,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难点,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策略技巧和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陆昱伶 《广西教育》2011,(20):24-25
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地理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读图和用图能力、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等地理综合能力。一、重视自学指导,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1.预习的指导。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预习包括阅读教科书,观察实验,对即将学习的某个问题展开讨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要让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整合问题,培养综合思维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思维能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对学生读图能力加以培养,利于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图表中隐藏的地理知识,促使学生在读图训练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详细阐述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读图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知识大多是凭借地理图表呈现出来的,这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因此,学生掌握阅读地理图表的技能,熟悉和懂得地理的图像语言,有助于理解事物的概念和特征,牢记地理事物的发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江苏高考地理试题一般通过一些图表、材料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容量很大的学科,"文理兼备",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讲练结合、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地理的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地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了解,产生正确的地理观。  相似文献   

17.
一、地理知识素养的涵义 地理知识素养就是人们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一些学者则提出了地理知识素养应该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培养可持续发展、学会生存及学会学习与合作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从地理视角出发,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地图法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分析思维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较重要的学科。地理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应掌握基础地理知识,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对中学生能力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探究,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时,教师既要注重地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能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杨学梅 《学周刊C版》2011,(7):116-117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不感到困难,但庞大的地理知识记忆任务常成为学生头疼的事情。地理知识记忆不牢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努力记忆却总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会打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本篇文章针对地理知识记忆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掌握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