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略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课程的实施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故广大一线教师掌握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将决定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本认为新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是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统一起来,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转变教学过程的范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故广大一线教师掌握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将决定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是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统一起来。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转变教学过程的范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刚 《甘肃教育》2004,(10):20-20
与传统的课程目标相比,新课程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赋予了课程目标以新的内涵,即在重视知识观的基础上,渗透了学生观、育人观和发展观。具体讲,是课程把知识与能力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共同构建起了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在原有单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向周边延伸的、三维的、立体的教学框架,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的基本要求。新教学观由传统的知识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方法和范围的扩大,促  相似文献   

6.
古丽 《理科爱好者》2004,(22):42-43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也比较重视,但未提到较高层次来要求学生;而今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除了更新观念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培养,以促使教师尽快适应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下面我谈谈对这方面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课程改革,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状况等都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此为主线.对物理教学在新理念引领下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总结.对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物理学科的初高中衔接.关注知识与能力并重.关注过程性评价等做法进行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理性审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不应将视角只停留在课程的结构、内容对传统发生重大变革的层面。而应更注重从新课程理念的深层面去追求新课改的内隐价值。我们知道,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突出倡导了“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种新课程理念是教学中最本质、最终极、最高层次的教学价值观。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9.
杨帆 《学科教育》2003,(2):19-23
2002年秋季北京市在全国率先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推出“计算物理”新课程模式。这种新课程模式为实现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能够利用现代住处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本在对中学计算物理课程模式及其结构作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计算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通过对《计算物理基础》教材特色的说明,扼要介绍了北京市中学计算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方式;对计算物理课程模式给与中学生发展创设的有利环境和赋予中学物理学科课程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意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是对原有大纲的变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具有鲜明的的时代性。理想的课程实施途径.就是让课程实施者主动参与课程开发与整合.积极探索达到新课程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师就要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课堂角色的转变.知识体系的转变.能力素质的转变.备课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关心学科发展,关注科技前沿…”;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指挥棒”功能的高考,近年已经开始命制一些物理与STS相结合的试题。2007年的考试大纲也明确地指出了与生活、科技生产等实际相结合的命题思想要有所体现。对于高考命题的这种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作业设计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组成。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科学,走向探究。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物理作业,利用物理作业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却关注不多。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性的作业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把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放在第二位,抓住了学习的根本因素,是教育理念上的重大突破点.学生学习物理时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热情关注及其对课程学习兴趣的情感表现,决定了学习的成败.初二年级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点,更是一个关键点.起始阶段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更要使学生从对学科产生兴趣逐步过渡到对学科产生亲近的情感,初步养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学科的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定势。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中学物理课程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体现教育功能。这就打破了原《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较高,学生感到负担太重,认为物理学高深莫测,继而对物理课产生厌烦、畏难情绪。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三维目标,即以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那么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呢?  相似文献   

16.
章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在对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必要性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注重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和教学专制观念的转变。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更好地承担新课程的实施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豹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胡党生 《甘肃教育》2005,(11):14-14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对转变教学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学生确定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发展。调研时,我们发现。现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很呆板,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学生围坐在一起.有时只听到“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与统一。物理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学生意志品质则是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现为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良好的意志品质会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结合自身物理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新课程(以下简称“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方位构建了初中物理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建议等,改革力度之大、要求之高、推进时间之紧迫是前所未有的。物理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一改革?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思考。一、确立新的课程理念1.立足学生发展,超越学科本位。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超越以知识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本位思想,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概念、规律的表述不追求过分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