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周显锋 《成才之路》2011,(11):17-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鬓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本文从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凤云 《考试周刊》2011,(88):174-17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到实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质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相似文献   

7.
刘燕妮 《双语学习》2007,(12M):123-12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本文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如何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新型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型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教学的最实处。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在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决定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更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因此,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育.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郭慧萍 《考试周刊》2013,(58):150-150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弱,实验教育不应只是实现现象的再现,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实验教育应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践,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实验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说的"探究教育"就是以培养探索、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探究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茂华 《中学理科》2006,(12):79-79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走向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发前人之未发”,但对中学生而言,“发自己之未发”就应认为他有所创新.中学生的创新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想像,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的学习活动.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教师应加快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因为它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难点和改革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基本条件之一。很显然,从长期的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寻找实现这种转变的难点,进而突破难点,又是加快改革,实现教育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推进创新教育的难点 1.重视知识的评价方式,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 在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中,由于过分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作为评价教学和学…  相似文献   

19.
实践表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新学习研究,关键是要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努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索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国于2002年9月1日起己在各省市高中实施了研究性学习。所谓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进步培养创新能力。考虑初中数学与高中阶段的衔接.笔者认为在初中教学教学中应逐步渗透研究性学习。那么如何在保证现行课堂教育有效实施的同时,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呢?在此.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