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于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伯格从小就喜欢科学,中学时他参加了课外生物小组,辅导老师叫索菲亚·沃尔沃。小伯格有不懂的问题向索菲亚提问时,索菲亚很少把答案直接告诉他,而是教给他如何利用图书馆查资料,如何通过实验来查找答案。经过这一过程,小伯格发现自己的收获比事前预想的还要大。获奖后的伯格认为,中学时的学习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提出问题后,如果教师不细细道来,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就是他的失职;如果教师不能当堂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无能。授人以“…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博士,以表彰他对真核细胞DNA转录在分子结构上的突破性研究和取得的重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言人指出,罗杰·科恩伯格的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这一点在医学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H&;#183;B&;#183;史密斯在他的《阅读理解中的多样性》中说:“若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性阅读,他就不知道如何促进或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创造性阅读。……在评论性阅读中,读者对作者的课文进行评价,做出判断;在创造性阅读中,一个学生离开课文,并另外发表超出课文之外的新思想,获得另外的见解,想发现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全国统编教材编写组《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第202页)  相似文献   

4.
王士朝 《学子》2009,(11):49-50
【热点材料】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009年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至于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着重表现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就从应用·拓展的角度来简单地说一说:如何通过仿写这一普遍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生物志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和博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完成基因重组实验。基因重组技术为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重组人胰岛素首次研制成功。1980年·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编码蛋白质干扰素的一个人体基因导入细菌体内。·美国科学家伯格等人因为创造出首个重组DNA分子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1年·俄亥俄大学的科学家将取自其他动物的基因植入老鼠体内,创造出世界上首个转基因动物。·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鲫鱼。1982年·首个用于家畜的重组DNA疫苗问世。·首个生物技术药品——人胰岛素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阅读·理解·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归纳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应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艾萨克·牛顿爵士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吸烟时,他这样回答:“因为我不想让自己依赖新的必需品。”牛顿和其他成功人士深知保持生活条理和简单休息的重要意义。在谈到简单这一人品时,便会想起亨利·戴维·梭罗的经典作品《瓦尔登湖》。这部著作写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直到今天仍会让人掩卷沉思。梭罗在字里行间介绍了自己如何决心把一个复杂的社会抛在身后,在森林中度过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9.
等比数列{an}中,利用通项公式不难证明性质:若m+n=p+q,则am·an=ap·aq(m、n、p、q∈N^*),特别是:当m+n=2p时,有am·an=ap^2.这一重要性质在解题中,如果运用恰当,可以起到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下面结合高考题实例,谈谈该性质在解题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IK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mmol·L^-1 MgCl2,0.2mmol·L^-1 dNTPs,0.2μmol·L^-1引物,50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11.
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a·b=|a||b|cosθ中,当b=a时,有a·a=|a||a|cos0=|a|^2,即得出了一个特殊的重要性质a^2=|a|^2.这个性质说明了向量运算与数量运算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现例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解题的过程就是问题转化的过程.所以,转化策略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命题者给出此题的答案是这间房子的宽AB是a米.没想到,在阅卷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真正能得出这个答案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得出的是a/tan75°+b之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解中学物理习题时,常会碰到形如“sin^2θ·cosθ”与“sinθ·cos^2θ”的极值求解问题,同学们感到极为棘手.本文结合实际问题浅谈“sin^2θ·cosθ”与“sinθ·cos^2θ”极值的求解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顾康清 《物理教师》2007,28(6):18-19
1引言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教版)第50页在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写了这样一段旁白:“后人在用伽利略的器材重复他的实验时发现:铜球沿斜面滚下,如果斜面倾角超过5°就很难准确计时.伽利略把他的结论外推至90°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后来,他的外推被实验证实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中,政府执政的官员大部分是以投票方式产生的.如何让每一张选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让选举制度公平与合理是一个难题.而在解决这个难题中,一个简单的数学思想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班杰夫权力指数.它由班杰夫·F·约翰律师在1965年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7.
卡洛尔谜题     
“有趣的数学”系列竞赛活动由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携手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主办。活动内容由王老师数学学校提供.每期都会设置相关的题目.同学们可以把答案邮寄到郑州市农业路60号附2号3楼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王老师收,  相似文献   

18.
郭立安 《中学理科》2007,(9):99-100
孟德尔发现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以及各对基因互不影响的基础上的.然而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性状的表现是由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基因互作.而这正是对自由组合规律的延伸拓展,在高考题、各种模拟题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以此为契机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由组合规律适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RNA干扰作用(RNAi)是通过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这一过程已在拟南芥、线虫和真菌等多种模式生物中得到揭示.RNAi主要通过双链RNA被核酸酶切割成的小干扰RNA(siRNA),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靶mRNA分子而实现的.RNAi具有高效性和高特异性,已成为关闭基因的一项新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的基因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陆以宏 《中学文科》2007,(6):111-111
一篇好的议论文,实际上是智者的思考,是智慧的结晶,它最打动人的,往往不是文采,而是智慧的光芒。《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正是这样的好文章。它的作者罗迦·费·因格是实业家,也是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深谙创造之道。和他的《踢醒沉睡的心》《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著作一样,这篇短文饱含着关于创造的智慧。在创造的维度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两个核心问题,关于创造力,又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实践两个层面加以阐释。罗迦·费·因格以其丰富的创造心得和人生经验,交给了我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