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6):F0004-F0004
刘焰研究员,从事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研究近20年,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区域地质研究、喜马拉雅高压麻粒岩岩石学研究、西藏蓝片岩岩石学研究、藏南卡达区域地质和榴辉岩研究、造山带中壳源火成碳酸岩厘定、矿物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3.
云舒  凌学江 《金秋科苑》2012,(16):18-18
陶奎元,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86~1996年担任《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等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完成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多个,曾获得“部科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地质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4.
<正>从1983年追随杨力生教授开始投身瓦斯地质和煤矿通风方面的研究,参加原煤炭部"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重大攻关项目,到近年来担任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泽明研究员、董听助理研究员团队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对拉萨地体的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该地体北部发现新元古代的高压麻粒岩,在中部识别出三叠纪变质带,在东南部发现晚白垩纪的埃达克质紫苏花岗岩,揭示出冈底斯岩浆弧中、下地壳的物质组成,安多地块新元古代至侏罗纪的构造热历史,以及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古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岩浆与变质事件。上述成果为全方位厘定拉萨地体的变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做出重要贡献,被评为中国地科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相关成果已在国际主流地学期刊发表,获得较高引用。  相似文献   

6.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我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长期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8.
翟明国,男,河南省济源市人。1947年出生于邵原镇。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1968~1973年文革期间作为知青在新疆伊吾军马场牧马。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起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研究员、博士导师,  相似文献   

9.
《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项目是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项目“区调与海洋地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内容之一。2011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编号为总[2011]01-75-02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规定了“区调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的2011年至2012年工作任务,其中“制定《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以下简称《标准》)工作内容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并实施。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结合已开展的我国重点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信息,研制适合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图可视化表达与社会化服务的数据组织、采集、存储、管理和再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完成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及编制说明初稿和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标准的测试,完成了送审稿和终审稿的编制。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是“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编号:基[2009]01-12-14)。以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为主,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协作参与,于2009年开始,2014年初圆满完成。项目以新理论为指导,在重点调研和综合研究区内近三十年来地调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提高。地质志书内容共分9篇45章,系列图件有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50万地质图,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100万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地质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等,建立了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实现地质调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服务创建了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陶奎元,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86~1996年担任《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等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完成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多个,曾获得"部科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地质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沉积性含油气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喜马拉雅构造与滨西太平洋构造相交接的部位,地质结构复杂。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该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川西灌口地区的地质资料对四川地质结构特性进行探究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冈底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测量工作方法对喜马拉雅成矿带和冈底斯成矿带进行测量研究,完成该地区1:25万区域重力调查研究工作,为资源评价、基础地质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应用等提供高质量的区域重力资料,为进一步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毓川,矿床地质学家。1934年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4年赴苏联顿涅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学习,1959年归国,在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地质研究所工作。1981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自1983年起,先后任原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副司长、司长,兼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原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调查局局长。2006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兼职教授,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相似文献   

15.
陈露  覃建雄  管磊 《科技通报》2012,28(9):213-216
分析了中喜马拉雅南翼吉隆-聂拉木山地地学景观特征及成景地质要素,证明区域逆冲推覆构造地质形变是研究区景观形成主要原因。景观组合及分布规律受地层、断裂与褶皱、新构造运动约束,表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区域环境演化事件中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区地学景观构成喜马拉雅地学景观大道,具有极高的科考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所)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隶属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承担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专业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十一五期间,地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质研究所建立于1956年。兰州地质研究所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特点,重视岩石圈中的生物地质作用及有关矿产的形成机理。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磁性地层学)、原油孢粉学及藻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特色。其它研究领域还有:环境地质学(古环境与古气候)、放  相似文献   

18.
该矿点位于鲁山县瓦屋乡境内,交通方便有公路与洛(阳)--鲁(山)公路相连,由原二级部中南地勘局309队第六队四分队在1982年发现,四分队、中南局230研究所相继在该矿点开展了地质、γ详测、地表槽井探工程、电法测深和氡气测量、刻槽取样等工作,经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矿点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0,(6):F0002-F0002
<正>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始建于1998年,是一支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工环地质、遥感地质、信息技术、岩矿鉴定与测试和矿产开发等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专业队伍主要承担着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勘)查和地方矿产勘查以及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