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3,(19):68-75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相似文献   

2.
谦虚所产生的巨大的美德力量可以从牛顿的一段话中反映出来。当人们赞誉他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时,他回答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顽童,无意中捡到了几个漂亮的贝壳,而人类未知的知识和事物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正等待着我们去努力探索。从牛顿的话自然引出一个话题:尽管人类的未知世界是如此之大,但人类的探索有没有禁区?或有垠还是无垠?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13,(19):68-75
少年牛顿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趣事     
原来已经吃过了牛顿,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有一天上午,一位朋友来看望牛顿。当时牛顿正在实验室里工作,便叫朋友在客厅里稍等片刻,可是一直等到中午,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朋友已经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了。这时,正好佣人给牛顿送来了午餐,朋友只当是为自己准备的,便毫不客气地将它吃了。过了一会,牛顿兴致勃勃地从实验室走出来,好像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请原谅,让你们久等了!”牛顿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伸手揭开饭锅。当他看到锅里空空如也,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吃剩的鸡骨头时,便自言自语地说:“嗨,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  相似文献   

5.
持续17年批判牛顿、爱因斯坦、欧拉、普里高津等高不可攀的科学大师,但在科学界难觅知音。杨本洛.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普通教授,在十余年的科学研究中,他称自己发现了自然科学领  相似文献   

6.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认识”或“知识”。实际在西方一些国家,Ciencia一词也用来表示近代科学。不管怎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们把科学看作是自然哲学。牛顿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他把一些惊人见解如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收入书中,这本巨著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无庸置疑,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内,科学显示出人类强有力的智力活动,这主要归因于科学的方法论、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同时科学不分地域、信仰及文化特性的哲学使其具有普适性。科学成为了解自然和获取自然物质回馈的有利工具。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学纲领的提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佩 《科学学研究》2019,37(2):212-218
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是大会上首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观,尤其是鲍里斯·赫森的“牛顿《原理》的社会与经济根源”探讨牛顿的科学工作与时代的社会经济语境之间的关联,与当时的科学史研究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苏联人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释科学史上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存在教条化、庸俗化等问题,在大会上并未取得期待的交流效果。但他们的科学编史学方法在会后持续发酵,在史学界的猛烈批判和科学家们的盲目推崇中不断引发争论,最终为科学编史学的社会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修辞学的意义:他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一种给出可信结论的劝导工具,他所运用的数学方法是一种促使受众信服的论证方式,他对其科学论著的修辞学改造是一种推进科学交流与传播的有效途径。所以,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现了修辞学的特征,也发挥了修辞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牛顿的全部科学贡献中,数学成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数学生涯中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据牛顿本人回忆,他是在1664年和1665年间的冬天,在研读沃利斯博士的《无穷算术》时,试图修改他的求圆面积的级数时发现这一定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让生活更美好——阿基米德的故事。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我最钦佩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诞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11.
一棵石榴树     
毕克很郁闷,非常郁闷。他觉得自己倒霉透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毕克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地位,收入不高。尽管父母为了能让宝贝儿子有个独立的空间.用大半生的积蓄在长宁街区买了套公寓,但这让毕克更闹心。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67-177
1不幸的童年 英国大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Newton,Sir Issac,1642—1727)(邮票N8a),这个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天才,幼年时却颇为不幸。他是个遗腹子(未出生,父亲就死了),又是早产儿,他出生那年(1642年),刚好伽里略^G3去世,并差点儿天亡。3年后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继父在他还上小学的时候死去)。在学校里,牛顿是个古怪、孤僻的孩子,喜欢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风筝、日晷、滴漏之类的器物。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并不显得特别聪明。10来岁时,他在学习上好像还相当迟钝,后来却明显地超过了班上的小霸王——是班里学习的第1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霍夫曼曾深有感触地说过:“爱因斯坦的方法,虽然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我一边同他谈话,一边盯住瞧他,我才懂得科学的性质;只是读他的著作,或者读其他伟大的物理学家或哲学家,科学史家的著作,那是不大可能理解科学性质的。除了他是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外,  相似文献   

14.
牛顿的手稿     
牛顿生前勤于阅读和写作,但由于害怕争论,不情愿发表著作。他的异教观点和当时公众对炼金术的看法也使得他在神学和炼金术方面的著述难以面世。所以,牛顿去世时留下了大量的内容不为人知的手稿。这些手稿在很长的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综述牛顿手稿的收藏及流传情况,尤其是牛顿自己保存的手稿在后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桑迪纳·泰戈斯是生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索维托黑人贫民窟里的一名17岁青年,由于家境贫寒,他和众多南非青少年一样,读完高中便离开了校园,留在家里帮父母干活挣钱. 但是,几个月下来,泰戈斯便开始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父亲每天带着他去附近的几个垃圾堆翻找可回收的废品,然后送到外面去卖,他们整天与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污物打交道,但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80美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界定科学大家的"四点论"。以牛顿为例,他建立了经典牛顿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是量子力学出现前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工具;牛顿在光学、微积分等其它领域仍有重要贡献;基于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成为几百年人们信奉的思想信条。按照"四点论"来分析,玻恩带领弟子们建立了矩阵力学;玻恩最早写出的量子力学对易关系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除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格动力学、场论、相对论、液体理论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彻底粉碎了决定论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法性。因此,如同难以比较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一样,将玻恩与牛顿作对比研究,重点不在于比较二人科学形象之高矮,而在于肯定:玻恩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堪称物理学大家。  相似文献   

17.
在奇妙的无机化学海洋里,他求知探索,耕耘收获;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他因材施教,传递正能量。他说他要做教学与科研的守望者。——201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授予刘伟生院长颁奖词  相似文献   

18.
思维的乐趣     
谈到思想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但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收到一本名为《逻辑探索》的书里,在他身后出版.  相似文献   

19.
牛顿逸闻     
发现七色光   牛顿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猜不透他在干什么.有时到了吃饭时间,也要妹妹催叫好几次,才肯下楼来.有一回,还没有到中午,牛顿却快步下楼来,眼里闪动着兴奋的神情.不过,他并不是急于吃饭,而是邀请大家上楼去看“新玩意“.弟妹们一听,大呼小叫地跑进了牛顿的房间,连妈妈也放下手中的炒勺上楼来了.   ……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分析牛顿的科学思想入手,对他在经典物理研究工作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归结出仍适合于今天科学工作者使用的公理化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科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