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调查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中国人开始介绍西方的社会学和社会调查方法。进入20世纪,中国留日学生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并迅速影响到国内,清末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的潮流。民国初年,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类知识分子转向社会现实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社会调查走向繁荣。这反映了国人对科学的理解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进而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科学研究方法由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张。国人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耶方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逻辑思想极富创造性和预见性,是20世纪诸多逻辑理论的思想渊源;二是他的逻辑著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清末民初,西方逻辑第二次传入中国,耶方斯的逻辑著作是该时期传入最为完整和系统的西方逻辑著作,也是最早传入现代逻辑内容的西方逻辑著作。从传播内容和途径上促进了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完整性,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逻辑研究、逻辑教育和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是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全祖馨 《内江科技》2011,32(7):45+80-45,80
从体育史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对中国学校体育及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由此得出:西方体育的传入丰富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建立、体育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体育竞赛的规范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2)
钢琴艺术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它在西方的音乐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钢琴传入到我国是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间的事情。在受到西方钢琴艺术的影响的同时,中国根据自身的特色也相继诞生了自己的钢琴艺术。中国钢琴艺术不仅仅包括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它还包含有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在这里最关键的当然要数钢琴曲的创作了。本文将针对中国钢琴艺术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且对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考证并运用科技史方法,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科学技术传播内容和特色进行论证,纠正了过去有关潜水器具报道、有关建议中国创设农会、有关中国第一个西医医院等错误论断,使鸦片战争前夕经由期刊传入西方科技知识的原委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自明末传教士入华以来,西方科学仪器以进贡、购置、仿制等方式大量输入宫中。以新发现的清宫抄本《仪器总说》为中心,辅以其他文献,对清宫西方科学仪器的收藏与分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从形制或工艺等方面清宫科学仪器被分为三等,与瓷器、书画、古玩等的分等相呼应;此外,清代的科学仪器从礼制层面亦可分为三个等级。《仪器总说》对清宫62件科学仪器的形制和用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对七政仪、复摆、反射望远镜的介绍,均是中文文献中最早的,为我们了解当时西方新知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考证并运用科技史方法,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科学技术传播内容和特色进行论证,纠正了过去有关潜水器具报道、有关建议中国创设农会、有关中国第一个西医医院等错误论断,使鸦片战争前夕经由期刊传入西方科技知识的原委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16世纪末以来,西方科技知识系统地传入中国,中国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制度及其在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均呈阶段性变化。本文讨论了“文革”前中国选择科技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点及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并探讨了战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当代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创办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最早被西方列强恃船坚炮利打开的通商口岸之一,西方纷至沓来创办新式学校。1884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香便文向长老会倡议,在广州筹办一所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中国聪明仪发明人王国起介绍了他发明的儿童聪明仪。他向人们宣告,世界上第一台用于测量一个孩子的聪明分,用于提升一个孩子聪明分的仪器,诞生了!它有助于让中国家家户户的孩子更聪明,让世界家家户户的孩子更聪明!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近代史上,由于蒸汽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而引起的两次技术革命,曾经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民族终于结束了它闭关自守的局面,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考察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还会对我们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社会学自传入中国起初就遵循的内在传统。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社会学学科原则在中国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论战。源于西方世界的"实证主义"和充斥在学术共同体中的方法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而真正属于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却鲜有。理论自觉是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从文化自觉走向理论自觉也是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惠更斯发明的摆钟在清初传入中国,其他力学成就是在鸦片战争后翻译的《重学》中传入的,对惠更斯所观测到的土星环和土卫交,部分中国人的了解比较早,他的光学理论和数学成就直到清末才被中国人接触到,这些材料为揭示从清初到鸦片战争之后二百多年来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脉络提供了一些新证据。  相似文献   

14.
自1582年利玛窦进入中国后,西方传教士们循着他的足迹,陆续来到中国。为了让中国人接受基督教,这些传教士们并未直接布道,而是在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扩大影响力的同时进行传教工作。然而,古老的中国有着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思想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这就使西方科学传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中西方都有着深厚知识积累的天文学领域,就成了交锋最激烈的战场。然而其中牵连最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其基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早在明代中期就曾出现过,到了清代又重新出现,但却发展十分缓慢,始终是个老幼芽,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包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广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设了第一批少数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体育在我国的兴起,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的入侵是同步发展的。西方现代体育传入我国大体通过了以下三种途径:聘请外国人来中国传授,如洋务运动新式军队和学堂所采取的办法;在欧美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浅谈意象油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之一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人文传统、民间艺术发生了碰撞,地域的文化差异、审美价值的不同会自然地促成中国本土油画语境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华建昌 《科教文汇》2013,(20):92-94
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大学本科段翻译教学是否应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翻译理论对实例进行分析,力图说明部分西方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西方译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理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正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长驱直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开放的思想及文化对大学生"性"及婚恋产生了影响,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大学生的婚恋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关注大学生的婚恋问题,针对他们的婚恋心理,不良的婚恋观等进行恰当的辅导和教育,保障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交往,减少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引发的事故。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0.
茶,源于中国的一种饮品,传入欧洲后在英国盛行起来。茶在中国和英国的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但是在东西方两种文化中,茶有着或相似或相异的文化。从历史渊源、饮茶习俗习惯和诗歌文学作品中有关茶的话题三方面,对中英茶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