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人民网报道,11月10日,BBC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总裁恩特威斯尔宣布辞职,他承认BBC节目《新闻之夜》此前有错误报道。此外,不久前曝光的BBC知名主持吉米.萨维尔性侵案也令其备受压力。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BBC力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抗争来自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千方百计想管束BBC的嘴巴.BBC与政府的关系一直摩擦不断. "凯利事件"使人们又一次聚焦BBC危机发生的特殊背景和BBC的特殊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24日,BBC Worldwide宣布创立“BBC运动画廊“,该画廊使用户能通过互联网络直接获取BBC和CBS新闻档案中的动态图像剪辑.BBC移动画廊不仅融合且拓展了BBC Worldwide现有的一千万英磅的胶片销售业务,而且在传统的广播市场外发掘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全球的媒体工作人员提供了节省成本、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7日至1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中国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报道,其下属的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全面出动,推出"中国周"大型报道活动.有官方背景的<瞭望东方周刊>说:"这也是BBC首次针对一个国家特别制作的专题节目."笔者有幸全程跟踪了BBC广播五台"直播"栏目组(BBC Radio Five Live)在重庆的采访报道活动①,其间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对于我们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传媒教育者和研究者,还是对于有关的媒介监管部门来说,都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西藏拉萨"3·14事件"发生后,英、美、德、法等国的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其中有些因基本事实错误或观点严重辱华,引起我国政府和公众的强烈批评、质疑.本文以金融时报为个案,辅之路透社、泰晤士报、经济学人、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其他媒体,试图对英国媒体报道"3·14事件"的概况、特征、原因等做简要分析.同时,也希望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西方媒体的报道框架、新闻价值观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BBC官方网站在媒介融合中的角色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9年开始,肩负着带动英国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英国"使命的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就走上了数字化生存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跨媒体战略中BBC网站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BBC:高度组织化的新闻运作BBC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广播电视网,从1936年11月2日正式开播电视以来,BBC积极参与重大社会议题的报道与转播,不但在西方世界积累了大量观众,更因迅速、准确和比较公正的新闻报道方针建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即使在因"情报门"事件而遭到严厉抨击的2002年,仍有民调显示超过75%的英国民众"信赖BBC报道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BBC虽然犯了一点错误.但是它指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关于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这个政治问题正在继续,并没有因为赫顿报告的出台而结束——但BBC却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1,(2):25-26
在去年的年度报告中,BBC管理层明确提出:"网站将是BBC的未来"。在宣布取消普通话等语种广播的同时,BBC国际台表示,对于这些语种,BBC今后将把重点转向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0.
BBC机构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颇受争议的"赫顿报告"使BBC陷入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公司高层大震荡,其董事会主席、总经理相继辞职;与英国政府关系恶化,不仅大笔的执照费用可能被其他部门瓜分,甚至连自身都可能被政府拆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4个地区的广播公司.看来BBC将不得不进行新一轮改革.  相似文献   

11.
"米利亚姆·奥莱莉事件"将长期浸淫在BBC文化中的对女性主持人的年龄歧视公之于众。这一历史性的裁决不仅使BBC在年龄歧视案件中第一次败诉,也对英国广播电视界的主持人选拔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BBC这样一个严肃的公共媒体内部,皇家宪章的庇护和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近年来丑闻频发,其新闻从业准则及媒体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指责。尽管英国政府已就此推出媒体监管新协议,但BBC因此失去的媒体公信在短时期内仍难以修复。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1 33条短评进行梳理与统计,其中"霸权式"解码占3.01%,"协商式"解码占12.03%,"抵抗式"解码占39.85%,"创造式"解码占45.11%。通过对短评的分析发现:《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受众不仅不赞成纪录片中的观点,而且还抨击BBC不客观,责备BBC在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传者与受者的文化符码不同,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3):10-20
回顾BBC自创立来女性工作人员的发展轨迹,本文发现,由Carrie Gracie辞职引发的BBC薪酬歧视风波并非个案,BBC在致力于倡导公平正义的外表下,存在着"隐秘且非法的"薪酬歧视,而现有的英国反歧视法治体系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还发现,对于一个大型机构同工同酬的考察是复杂而又具体的。社会性的性别歧视和机构内的组织文化共同造成了性别歧视中的薪酬歧视,而BBC的组织文化特征和薪酬体系更增加了这种复杂性,组织内部的单一变革力量很难推动薪酬歧视问题的根本改变,尽管这种质变即将发生。  相似文献   

14.
西方广播电视体制的困境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体制遇到的问题 BBC一向被认为全球公共广播的典范.1927年的<皇家宪章>规定,BBC是特许经营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机构,属于国家所有.作为公共广播机构,BBC禁止播放商业广告和付费节目,其经费来源主要是观众交纳的电视机执照费.<皇家宪章>在法律上保障了BBC作为媒介相对的独立性,又确保BBC在经济上排除受商业利益直接左右.BBC由此被奉为全球公共广播的圭臬.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广播公司(BBC)就已经在很多世界性的突发事件报道中大放异彩.相比较于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报道中一鸣惊人的美国有线新闻网(CNN),BBC的报道更加凝蕈、深入,并且少了很多个人的色彩.在其明确的编辑方针所形成的框架下,BBC编纂出了著名的 (BBC Producers' Guide-lines).这部守则对于报道苦难和不幸的题材做出了这样的规定--"我们必须充分平衡公共利益,努力避免个人同情因素,要保持准确的报道.同时,当我们报道事故、灾难或者战争时,还要避免任何未经证实或认可的对隐私权的侵害."①  相似文献   

16.
我是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新闻总裁.我的这个部门负责BBC所有的报道,比如BBC国际新闻电视频道,BBC网终新闻,当然还有BBC世界新闻报道--后者现在已经是一个多媒体传播组织,它使用32种语言进行广播,包括英文和中文.  相似文献   

17.
BBC和BBC杂志     
说起BBC(British Broadcast Company),几乎无人不知.这家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其实,BBC不仅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广播电视媒体,而且杂志、网络、光盘发行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在BBC全球公司下面,就有一个BBC杂志公司,专门出版与其电视节目有关的各种杂志,而且还是英国第三大消费者杂志出版商,每年销售杂志约1亿册.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0月23日,英媒爆出埃塞克斯郡货车内发现39具尸体的新闻,隔日BBC即发布遇害者为中国公民的新闻,尚未确定的消息经BBC、CNN为首的西媒报道传播,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而一系列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中国人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英国?"的报道更是将中国推上舆论的峰顶浪尖。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三维分析模式对BBC、CNN,10月23日至25日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剖析文本背后的偏见与不公正。  相似文献   

19.
江逐浪 《现代传播》2006,(1):114-116
"真实再现"是否能够运用于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如何运用于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的讨论的回音尚未散尽,人们又看到英国BBC在制作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上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这种创作技法是"真实再现"的延伸与递进,本文将它称作"背景重建"."背景重建"与"真实再现"一样,再一次挑战了纪录片与传统剧情片的界限.本文将主要通过典型的"背景重建"作品2003年BBC制作的<庞贝古城最后的一天>,来探讨这种创作技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燕吉 《视听界》2011,(2):68-72
BBC目前有11个电视频道,大部分隶属于BBC两大节目生产部门——视频部(BBCVision)和新闻部(The Journalism Group)管理。BBC视频部负责BBCl、BBC2、BBC3、BBC4、BBC高清、BBC少儿、BBC婴幼儿等频道节目的管理、制作、播出。新闻部负责BBC国内新闻、BBC世界新闻、BBC国会三个新闻频道的节目制作和BBC所有电视、广播、网络新闻、体育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