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皖南黟县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的安徽古村落的特色,就在于那里的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朴素的白墙青瓦,“四水归堂”的天井,以及装饰门窗的精湛石雕、砖雕与木雕,不但式样各不相同,布局也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
张家花园建筑群是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与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式样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其装饰艺术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正>在浙江东阳,保留至今的明清厅堂建筑繁多,其中有不少构思精巧、技艺精湛、拙朴灵动的砖雕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东阳明清建筑中,不同的砖雕题材装饰的位置有所不同。我们常见的砖雕——狮子戏球,一般都装饰在牌坊式门楼明间大门的外额枋上,如卢宅柳塘五间牌坊式门楼。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4.
浅析江南民居的建筑设计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居是个人家庭生活哲学的写照,通过民居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观念。本文考证了多种形式的江南民居,分析了江南地区建筑室内的装饰与象征符号,论述了新时期地域性民族风格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5.
位于浙江中西部的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承相诸葛亮谪传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诸葛亮后裔择得地形特征为八卦玄机的高隆岗(现为诸葛村)按先祖八卦图规划村落,数百年来八卦阵村落图式的总体格局至今未变。村中占建筑宏大雄伟、民居建筑古朴典雅、古色古香,木雕、石雕、砖雕巧夺天工、精致称绝,堪称中国古村落、占民居的典范,被誉为“八卦奇村、华夏一谜”。  相似文献   

6.
东方晰 《收藏界》2012,(10):106-109
砖雕是我国民间一门独特的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砖雕则是这一凝固音乐中最美妙、最动人、最充满意境与情感的旋律和乐章。砖雕是依附于建筑而生存的,而建筑又是因为有了砖雕的画龙点睛才呈现出它的千姿百态。砖雕工艺既能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还表现出审美的无限丰富性。我国的砖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传统建筑形式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本文主要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的吊脚楼建筑和一般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从建筑选址、环境营造、平面布局、构造形式、材料特点、装饰细部、艺术美学等七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普遍特点,并提出了建筑保护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正秦巴山麓汉水流域的旬阳地区,在城市基本建础中多处发现并出土砖雕、画像砖及纪年砖。所谓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多流行于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墓葬中。砖雕则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旬阳县博物馆藏旬阳出土的砖雕大都是墓砖,与画像砖并无严格区别。现择其较为重要者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楠 《收藏》2023,(2):50-52
<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慢慢变得视觉化、符号化。纹样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意义,也是弘扬中华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中国的“吉祥”涵盖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祝福、祈愿与憧憬。吉祥的含义通过不同纹样与图形进行表现。在现代设计的范畴里,将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弈之神韵     
漆画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漆艺主要用来装饰建筑、家具和各种器皿,手法更象图案画、装饰画。漆画《弈》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意境悠深的纹枰妙景,令人回味无穷。新版《新华词典》对“弈”字有二解:一曰“围棋”,二曰“下棋”。从画面有棋无人来看,《弈》应该是指“围棋”,但棋枰上分明已经摆下若干黑白子,似乎是在“下棋”。题目的多义为作品平添了几许文化韵味。整个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太极拳理、拳论中的“心”掷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中予以解读。结果认为太极拳健身文化之“心”偏重于它的思维和意识功能。它的机能器官是脑,通过脑的神经活动完成其相应的 活动。  相似文献   

12.
黄汉森  夏富仁 《收藏》2001,(9):64-66
蝙蝠的“蝠”与“福”谐音,在中国的传统吉祥寓意中,人们常把蝙蝠视为幸福好运的象征物,广泛地运用于民间装饰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3.
王家大院     
胡文惇 《上海集邮》2002,(7):17-17,37
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灵石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建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气势宏伟,满院砖雕、木雕和石雕,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现已开放王氏宗祠,以及高家崖、红门堡两组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东  周戍丁 《收藏》2007,(10):100-103
丁村,东依塔山,西临汾河,北接尧都平阳,南近晋国新田,历史悠久,人文昌达。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金城环抱,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早在20万~10万年前,古人类“丁村人”便在这里栖息、繁衍。明清时期,丁村居民又在这块宝地上创造出精美绝伦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多元化的建筑群体布局,浓郁的书卷气息,充分体现了明清晋商建筑文化艺术特征。1988年,丁村民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海留阁     
《收藏界》2013,(11):104-105
海留阁收藏馆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东区,于2007年建成开馆,总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为5700多平方的四层楼徽派建筑。海留阁收藏馆外观采用现代与古典为一体的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建筑特征,以砖雕、  相似文献   

17.
体育建筑是一个建筑门类。除开它的使用空间和使用功能之外,它和一般性的建筑在文化上不应该有过多的区别。但不能因此就走向另一个极端。现代竞技体育进入中国不过百十年的历史,竞技体育不是中国的“民族产物”,过分强调民族化的体育建筑未必适用于竞技体育的展开和观看。体量是一个问题,功能是一个问题。而这些都“迫使”体育建筑设计师必须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的结构方式。而其中相当多的部分是不能“民族化”的。比如体育场看台的遮雨挑檐就不能用中国传统的“亭檐”结构。“符号性”的瓦也几乎不能大面积地用在体育场馆的上面。这中…  相似文献   

18.
承前启后     
乱up 《收藏》2014,(20):76-81
二十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着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但到了二十一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文化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承前启后的。轻盈的舞者伊东丰雄,是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作为日本四零后建筑师的代表人物,早期受到以黑川纪章为代表的“新陈代谢”派的影响。从1984年的“银色小屋”起,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并探索如何将日本的传统文化体现在现代建筑上。“轻盈”、“自然”、“流动”则是大众对他多变的建筑风格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熊意念  徐浩然 《收藏》2023,(2):53-57
<正>引言我国云南省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是现代产品设计缺少的素材,将彝族漆器元素科学合理广泛应用于建水紫陶的装饰中,将会使建水紫陶更具当地的特色文化民族风格,进而极大地提升了云南省非遗手工艺品的整体艺术感。因而,由于与非遗的跨接融入,将传统云南彝族漆器元素充分运用到了云南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技术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