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23,(11):76-77
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景德镇高新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景德镇市西城区,是江西省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城市向西发展、工业向南聚集”的发展格局,高新区成为承载景德镇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23,(1):74-75
<正>2023年1月28日,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2022年度“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情况——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彬州高新区”)以161.86分的综合得分,位居全省产业园区第一,以势不可挡的发展劲头实现了癸卯兔年的“开门稳”“开门红”。这是园区在风雨中走过的第20个年头。自2003年4月经湖南省政府批准设立,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彬州高新区始终秉持“争第一、创唯一”的发展理念,确立“千百十一”争先进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位于长春市西南部,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建区以来,长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发展。近几年综合经济指标评价始终位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在科技部两次评优中,长春高新区均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获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秀管理奖”等多项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23,(8):76-77
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泸州高新区”)前身为四川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110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是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今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周年。十年来,我省高新区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23,(3):72-73
<正>2022年是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济宁高新区”)建设30周年。多年来,高新区一直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就在2022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济宁高新区列第65名,较2021年度上升2个位次,实现5年连续前进42个位次。其中,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开放创新、科技企业国际竞争等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宜昌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9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是湖北省第一个自费开发区,也是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宜昌高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3,(5):76-77
<正>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泰州医药高新区”)前身为中国(泰州)医药城,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滨江工贸新城,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正在朝着“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城的目标努力奋斗。高新区的总体规划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综合配套区五大功能区组成,正在打造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青海高新区")于2002年4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位于西宁市城北区。青海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6月,青海高新区正式入选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这得益于青海省委、省政府对双创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青海省出台相关双创政策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青海高新区双创基础配套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0.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以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区域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目前,新建区已开发面积2.1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达到了国家级高新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科技简讯     
<正>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白。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名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正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1988年启动筹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域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下辖5个办事处,总人口35万,拥有各类市场主体4万余家。30年沐风栉雨,辛勤耕耘,郑州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13.
贡建国  赵媛 《今日科苑》2011,(15):110-119
<正> 2011年4月,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在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举行,它标志着灵武羊绒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宁夏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始建于2003年4月,现有企业52家,其中羊绒企业43家,皮草企业4  相似文献   

14.
正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紫竹高新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东南部,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组成。2002年6月奠基,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对于我国开发区建设方面的一项突破与创新,紫竹高新区大胆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高水平和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和谐发  相似文献   

15.
汪涛  李祎  汪樟发 《科研管理》2011,32(6):108-115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新技术开发、产业化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1988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有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从政策的发起背景、政策数量分布、政策参与部门、政策工具演进等四个方面考察了国家高新区政策的演进历程;从政策连续性、政策互补性、政策交叉性、政策缺失性及政策矛盾性等五个维度研究了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的目标和工具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延续性和互补性较好,但存在一定的政策缺失和矛盾现象,与有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基地等方面政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高新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2016年,重庆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  相似文献   

17.
正孝感高新区创立于1989年,是湖北省最早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之一,2012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孝感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高新区着力打造后发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园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使园区承载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主导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区位  相似文献   

18.
正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27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1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15位,综合创新能力名列第10位;在中部11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2位,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9年以来,长沙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级首批9个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国家3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之一,国家第15个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被称为"中国动力谷",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高新区与株洲市天元区进行职能合并,从而构筑了株洲新区,园区总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自成立以来,高新区立足株洲产业基础和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宗旨,以轨道交通、通用航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8,(17):66-67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于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建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成就。高新区围绕打造千亿产业链群的目标,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特色产业,成为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