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能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体验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2、能主动参与节奏游戏、听、唱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随着阿细跳月不断走出村寨,走出国门,它显然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在关注阿细跳月发展现状的同时,运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来解读阿细跳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传播困境及其原因。希望通过问题及其原因的挖掘,为阿细跳月今后的传播与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以设计者的角色出现,尽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一、课前参与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利用书籍、网络、咨询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动手制作相应的学具,以备课上使用。如学习彝族歌曲《转圆圈》后,老师请学生们课后查找乐曲《阿细跳月》的有关资料,同时搜集彝族的其他音乐作品。课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各种准备:有的带来了有关《阿细跳月》…  相似文献   

4.
跳月歌     
《跳月歌》是流行在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中的一首舞歌。当我们听到这首《跳月歌》时,仿佛眼前呈现出一堆熊熊燃烧着的篝火,照亮了山谷中空旷的草坪,一群彝族青年聚在篝火旁尽情地唱呀、跳呀,他们脚踏着盻盧拍特殊的舞步,不时地发出有节奏的喊声,这就是阿细人在月光下的欢聚,又称“跳月”。阿细人经常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举行跳月,并以这种方式交流感情,他们有的手里拿着高音芦笙和低音芦笙,有的身上背挎着月琴和三弦等乐器,一边演奏一边有节奏地跳动双腿,动作简洁、明快。开始时速度徐缓,随着速度逐渐加快,情绪逐步高涨。全曲可反复演唱…  相似文献   

5.
王丹 《学前教育》2010,(6):41-41
民族民间音乐的启蒙特性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下面以《阿细跳月》活动为例,探讨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燕 《学前教育》2010,(6):40-40
日常活动中,幼儿听到有关民族音乐的旋律会随其自由舞蹈,但幼儿园很少将民族舞蹈融入日常教学中。本次音乐活动将彝族阿细支系的音乐《阿细跳月》和海南黎族的竹竿舞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体验民族舞蹈——竹竿舞,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刘盈 《儿童音乐》2010,(10):56-57
一、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二、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环保》,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表演歌曲。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三、教学难、重点:歌曲B段的学唱及活动组织,学唱并表现歌曲。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听唱教学法。五、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绿色小旗子,彩色卡纸,电子琴。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彝族民间乐曲《阿细跳月》、芭蕾舞剧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和古典芭蕾舞剧音乐《伎乐天》(教材选自人音2020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第十三节《中国舞蹈音乐》)。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3+2的五拍子律动是其舞蹈音乐的特点,旋律以domi-sol为主干音,笛子主奏前三拍旋律,大三弦等弦乐器辅助演奏第四、五拍,音乐热烈跳跃,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铃铛舞》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跳、唱、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记住歌曲的骨干音,并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10.
李阳 《儿童音乐》2013,(8):78-81
【课程】小学音乐——古诗乐教材【教材】选自嘉定区区本音乐教材《中国唱诗班》【年级】小学二年级【主要教学内容】学唱《黄鹤楼》【教学目标】1.学唱古诗乐歌曲《黄鹤楼》,在演唱中感悟其内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2.能在学唱的过程中掌握好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节奏,能用肢体语言演绎歌曲的情感;3.通过听、念、唱、演等多种音乐体验活动,初步了解起承转合的句式特点,感受古诗词文  相似文献   

11.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12.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如果靠耳朵听范唱,能会30%;靠老师教唱,能会60%;边听边唱,能会75%以上;边听、边唱、边看、边动,能学会歌曲的90%以上。而多媒体恰好集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如果靠耳朵听范唱,能会30%;靠老师教唱,能会60%;边听边唱,能会75%以上;边听、边唱、边看、边动,能学会歌曲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陈菁华 《学周刊C版》2011,(10):191-191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红帽》。2.认识d、r,m、f、s,能够听辨音的高低,并学唱。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用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编创动作进行歌表演。  相似文献   

16.
沈紫霞 《学前教育》2011,(11):26-26
在学唱了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后,我布置了一个回家小任务——把歌曲唱给妈妈听,还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妈妈记录下所做的事。  相似文献   

17.
《要谦让》教学设计及说明○傅云波张淑贤一、导入部分师:请欣赏一首歌曲,听后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放录音歌曲《李小多分果果》)。生:唱的是李小多把大苹果分给别人,小苹果留给自己。师:这种行为就是谦让。(用一首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儿童歌曲引出...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认识力度记号f、p 学唱新歌《大鼓小鼓》 感受艺术中的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力度记号f、p,使学生能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并能够表现歌曲中的力度对比。  相似文献   

19.
韩丽丽 《儿童音乐》2013,(12):79-81
【教学内容】 1.唱《闪烁的小星》 2.听《小星星变奏曲》 3.拓展及表演《闪烁的小星》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快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 2.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闪烁的小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并能自觉地用自然的声音整齐地演唱,不喊叫。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表现。4·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设想1·在学生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与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学生在“听、赏、说、唱、做、创”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