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活动上提出的,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  相似文献   

2.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漫长的奥林匹克历史,塑造了人类的奥林匹克传统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诞辰的到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也日趋丰富、更加深刻。它以“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为宗旨,以“公平竞争”为原则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以“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为格言,然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在继承古代奥林匹克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当代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宗旨“和平、友谊、团结、进步”,是奥林匹克运动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的。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回答记者“哪一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它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岐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持续的、全球  相似文献   

5.
奥运新格言与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更高、更快、更强”这一奥运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奋斗精神。但是 ,随着各种奥运异化现象的蔓延 ,运动员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旗帜下不择手段地追逐金牌 ,奥林匹克格言遭受无情亵渎。新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在旧格言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奥林匹克格言 ,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这一新格言使奥运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让中国文化注入奥运精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这些来自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和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很难自我修复。这就为中国文化精神进入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巨大的用武空间。中国文化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为整合奥林匹克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用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阐释奥林匹克理想,指导奥林匹克实践,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更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勇  孙丽丽 《青海体育科技》2006,37(1):32-33,38
儒家文化精神中的和谐意识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环境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高忧患意识和力行意识,为奥林匹克做应有的贡献;人本意识使奥林匹克运动朝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方向发展;道德意识可以解决法律法规所不能解决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林匹克是世界语言。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支奥林匹克火炬在奥林匹克熊熊燃起,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已成为了世界体坛的响亮口号。 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经久不衰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重视,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科学——奥林匹克学。世界上不少的人士都十分关注它,并正在深入  相似文献   

9.
1 前言近百年来 ,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召唤着人们在强手中竞争 ,为荣誉而奋斗。 1979年我国在奥运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自此 ,中华体育健儿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高水平的国际比赛 ,国际交往呈现出新的局面。本文从 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以来 ,中国竞技体操发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中国竞技体操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的创新技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  相似文献   

10.
电视转播与商业化——1992奥运之路思考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今日之世界热潮,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则是首位功臣。美国NBC广播公司以4.01亿美元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招标中中标,表明体育竞赛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成为商业活动极重要的载体。奥林匹克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与其商业化不无关系。商业化的介入,普及了奥林匹克运动,使奥林匹克精神得以深入人心,但还须把握住商业化的“度”,使其导向不致有损奥林匹克的基本宗旨是极重要又是极困难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间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如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与中国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都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奥林匹克运动对和平的追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贵和谐,尚中道”均蕴含着和谐思想;保护环境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绿色奥运”的理念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同样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诸多相通之处是二者对接、交融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这种对接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奥林匹克,几乎所有的理解和注释都离不开运动会。即便提到它的口号、格言、精神,其中的运动元素也显而易见,诸如“更高、更快、更强”、“参与比胜利更重要”等等。我们可曾知道: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盛会,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运动会,它还包括诗人的盛会,雕塑家、画家、歌唱家的盛会,甚至还有数学家、哲学家的盛会等,他们在奥林匹亚山下进行着每四年一次的技艺交流、才情展示,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奥会的意义及南京青奥会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所在.青奥会旨在通过使青少年运动员参与高水平的赛事以及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我们应重新审视"举国体制",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并举的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反思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在全国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奥林匹克圣火正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它使实现百年梦想的13亿中华儿女和海外华人华侨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振奋了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一次最广泛的奥林匹克教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深入人心。我们所追求的这个高尚的梦想就是奥林匹克理想,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社会。这和我们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目标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团结一致”写入奥林匹克格言,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箴言。团结理念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团结行动是克服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加速了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由奥林匹克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向“核心价值观”蜕变的过程,这是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新冠危机决策同频共振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哲学”的价值融合。奥林匹克新格言中“Together”的符号表征指向一种“前置条件”,寓意在遵守奥林匹克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新征程新发展,彰显变化社会中的时代精神。奥林匹克“更团结”的概念对译与中国情怀,象征现代中国对百年奥运发展的独特理解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规模庞大的运动。回顾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当初的思想,不免令人有可悲之感,究竟是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奥林匹克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还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忘记了它的最初目的,或许顾拜旦当初所倡导的和平目的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本身就潜伏着今天的危机?本刊在第三期上载文从社会学角度对奥林匹克的精神实质进行了论述,这里再介绍一篇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的短文,并将对此问题继续讨论下去。这对于人们认识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中国竞技体育何去何从、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欢迎各届同仁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北京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在奥运举办城市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号召,北京于2005年12月6日启动了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北京将有200所学校挂牌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近期我们走访了不少中小学,大家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热情非常高,但我们走访中发现,大家对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还有待于普及,例如大家都常常提及奥林匹克精神,或更高、更快、更强,重在参与,但对于奥林匹克精神如何理解,奥林匹克格言、宗旨等是如何定义的大家还不太清楚,鉴于此,我们特邀请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裴东光老师为大家开辟该讲堂,将对奥林匹克知识、理念等做系列讲座。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古希腊对神的奥林匹克祭祀性体育竞技赛会演变而来的。古希腊人相信,举行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就会得到神的庇佑。这一祭祀性体育竞技赛会后来逐渐演变为四年一届的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即古希腊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将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并且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现代国际性的体育盛会的名称。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正是展示中国宗教信仰政策的良好契机,北京办好奥运会应该关注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竞赛,更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件,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为人们确定了一种制度形式,本文从4个方面分析其包涵的社会生活内容,即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奥林匹克文化建立的青年参与意识;奥林匹克运动是友谊的积极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建立起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本期刊载法国顾拜旦委员会副主任伊夫·布隆勒(yves Bonlongne)的两篇短文:《顾拜旦与体育教育》和《顾拜旦与“大众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顾拜旦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他曾说过:“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而是为了教育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完善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最根本的宗旨。“一切体育为大众”这一口号首先出自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之口也鲜为人知。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奥林匹克宪章》就不难发现,在基本原则第7条明文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经常的、普遍的。活动的高潮是全世界运动员相聚在一起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法文版,与国内翻译出版的译文略有出入。)所以大众体育即我国所推行的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