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考生要想恰当地填报好升学志愿,需要思考的问题肯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理顺自己的思路,设计好填报志愿的基本程序。根据笔者的实践,觉得主要应分三步来思考。一是找准位置。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水平和智力情况等给自己适合填报哪一批的何种档次的高校志愿作一个准确的“定位”。考生“定位”越准,所填报的志愿与其“定位”越一致,被录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那么,考生怎样才能找准位置,给  相似文献   

2.
每年高考结束,本刊都能收到“冰火两重天”的志愿填报个案。相关考生们或因为志愿填报得当,在录取中喜获丰收:或由于志愿填报失误,与理想高校擦肩而过。这些看似偶然的成功与失败的背后,都有值得探寻的必然规律。“2012届辽宁考生志愿成败谈”最大程度地发掘这些宝贵经验和教训,为新一届高三考生志愿填报提供最真实的“蓝本”。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普通高校考生填报志愿由往年的传统志愿(志愿优先)填报方式转入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如何适应这一政策变化.使考生更好更优地填报好个人的高考志愿.考生必须要了解本人成绩层次、本人特长,能利用往年的资料,分清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让成绩和院校专业“门当户对”.尽量避免志愿填报不当.给自己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4.
孙恒 《中国考试》2005,(6):4-6,30
高考志愿填报是在高校招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填报志愿对国家的选拔人才.对考生的今后的学习、就业都起着重要作用。考生要了解当年高校招生录取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熟悉各类院校招生的具体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和志趣爱好.选填好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较切合实际的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准确填报。但考生、家长如果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全面考虑、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志愿填报中的一些关系.那么无疑会对考生的志愿填报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多年从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经验.希望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处理的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5.
考生填报的升学志愿,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和招生部门调配档案的重要依据。学校录取新生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因此,考生的志愿与填报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合理,又要领会“全面”、“择优”的深刻含义。从这些年的经验看,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定位自己扬长避短作为考生首先应对自己的竞争实力,即德智体诸方面的综合情况作一个恰当的估计,并参照本地、本校的升学情况,预测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学校的招生条件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特…  相似文献   

6.
高考填报志愿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就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一、实事求是,正确估价自己1.从“成绩水平”方面来说。考试结束后,考生要依据当年的《试题与答案》恰如其分地估量自己的成绩水平,并结合本地本校往年的升学情况,预测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各院校(专业)的实际要求,按照自己的志趣、爱好选报相应的学校和专业。2.从“身体条件”方面来说。不同的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国家规定了患有某种疾病和有生理缺陷的考生的限报范围,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避免填报身体受…  相似文献   

7.
历年高考中,都有为数众多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情况发生,令人十分惋惜。的确,填报志愿是高考报名和录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志愿填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跨入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高校正常录取。因此,志愿填报不可小觑,更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志愿填报历来深受教师、家长和考生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才能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有比较大的录取几率呢?这其中确实很有讲究,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一些做法,谈谈填报志愿中的“保底”技巧。  相似文献   

8.
如何科学、正确地填报志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报高考志愿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填报志愿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充分保护考生的合法权益,让考生根据本人的志向、个性、兴趣选择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高考志愿也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使高校了解考生的兴趣、志向和专业倾向,做到有的放矢地选拔人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志愿的选择和填报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实现心中理想和高校能否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然而,不少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其一,贪名求高,盲目从众、攀比,不切实际地随意拔高,赶“热门”、挤“名牌”;其二,升学优先,降格以求,不顾志趣…  相似文献   

9.
9月,随着2011届学子奔向自己梦想启程的象牙塔,2011年,《高校招生》杂志社“家长俱乐部”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每年一到志愿填报时,打进本刊采编部咨询如何填报志愿的电话多不胜数,为了让本刊采编人员在志愿方面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志愿填报指导之中,为更多考生和家长排忧解难,两年前,我们成立了“家长俱乐部”,帮助有需要的考生量...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等院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招生章程》,并且要在考生志愿填报前向社会公布。《招生章程》是大学开展招生工作、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所以是考生志愿填报前必读的内容。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应该认真阅读自己向往的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为不了解或理解错误而锗报误填,让自己的志愿“受伤”。  相似文献   

11.
高考招录是对来自考生的志愿信息和来自高校的招生信息进行配对,其中,招生信息完全公开,志愿信息由填报者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情报,在当年的各项排序中寻找最佳结合点而成。对个人而言,填报志愿是一项事关未来财富工场定位的投资决策;对全体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博弈过程:在这场“夺宝大战”中,人人手持同一张藏宝图,在数万宝藏中独取一份,渴望收益最大是每位夺宝勇士共同的心声:信息不全、时间有限、压力巨大是勇士们面临的共同困境,能否成功填报取决于夺宝勇士对“夺宝大战”深层规律的认识。大家要做的是:读懂藏宝图,选准夺宝目标,设计最佳夺宝战术,在斗智斗勇中一举获胜。  相似文献   

12.
王刚 《辅导员》2009,(14):39-40
上期“高人说高考”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给广大高考考生总结了多渠道地搜集高考信息、正确地定位、谨慎地对待第一志愿的填报等志愿填报的技巧。填报志愿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文理科哪些专业是更佳选择,家庭困难的同学怎样经济地选择高校,今天,请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考生和家长都知道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填报志愿时,面对众多的学校和专业,会觉得无从下手。填报志愿,其难度不亚于高考。要填报好志愿,可从以下提供的填报志愿“关键词”着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为争夺优秀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高校在招生工作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录取将本校作为第二志愿填报的考生。这条“政策”加重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负担和填报难度。笔者将考生填报志愿和学校录取考生的过程视为一种多方参与的博弈,进而分析了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时各方的战略空间、选择和受益情况,对这项“政策”做出了“对考生无益,对学校利弊并存,且长期来看弊大于利”的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填报志愿得当与否,是能否录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高考,但填报志愿很随意,重考轻报,这是不对的。考生不仅要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如何在众多高校中合理定位,选定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怎样才能充分使用高考成绩,如愿以偿地走进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淡对填报志愿的一些体会,也许对考生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十分重要。在填报过程中考生应注意“知已知彼”等相关问题。对高校招生工作中专业的选择、各档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列举志愿填报中存在的误区,指出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志愿改造怎么填?”、“学校和专业该怎样选”?、“大学录取的分数如何?”……随着高考一步步靠近,志愿也成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近期,很多考生家长和考生来电咨询有关填报志愿的问题。为解决考生志愿难的问题,本期我们特邀十位高校招办主任,为考生解答高考志愿填报前常常遇到的问题。一、在众多的大学中,要选择合适的大学,主要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8.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前填报志愿的盲目性。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选报志愿,极大地提高了报考志愿的有效性。然而,从近几年实行考后报志愿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志愿过于集中,出现志愿“撞车”、考生“扎堆”,几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现象。准确把握志愿填报的要领,使自己的志愿既不“高攀”,又不“低就”,于是,选报志愿的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考生选择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考结束后,对于绝大多数考后填志愿的考生来说,要面临的就是志愿填报。作为录取第一主体的高校招办负责人,从他们的角度看,考生的志愿填报要注意些什么,要规避些什么?本期我们特约请了21所部委属院校的招办负责人,来参与本次志愿“细节论坛”。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怎样科学、相对准确有效地填报志愿,这是一门大学问,很不容易。因为填报志愿的影响因素太多,未知因素也很多,谁也不能全部掌握,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根据学校的情况,采取仔细慎重的态度去报。但也不能说填志愿就是瞎蒙,填志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王极盛教授认为,填报志愿是双向选择,考生选择学校,学校也选择考生。对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做到“知己”。怎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