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永胜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留人留下了许多墓碑、建设碑、记事碑、摩崖等汉文历史石刻档案,对研究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云南永胜他留人留下了许多汉文历史石刻档案,对我们研究他留人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他留人石刻档案保存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天安门事件”十周年前夕,我去采访当时的风云人物王立山,他是“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一诗的作者。交谈中,我发现他总是搪塞,不肯多说。于是,我准备和他东拉西扯,想在闲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世界上有一种鸟,叫候鸟,它们总会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改变而作定时的迁徙;在海峡两岸,有这样一群广播人,每到年终岁末的时候,就像这候鸟一样,跨洋过海,聚首言欢。牵引着人们年复一年进行着这个迁徙的,是两岸广播人共同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海峡两岸广播听众对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共同情怀。  相似文献   

5.
夏: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故国号叫“夏”。商:汤灭夏后,因他的始祖曾居住在河南商丘,故国号叫“商”。周:周武王灭商后,因周太王曾居于歧山下的周原,故国号叫“周”。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赢”姓,封地在甘肃天  相似文献   

6.
<正>就像成群结队的候鸟一样,人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迁徙。古时候的游牧民族,为了族群的生存,需要随季节更替和牧草的丰美进行迁徙。吉普赛人,有名的迁徙民族,自公元五世纪起其祖先便离开印度,十世纪时为应对突厥人的入侵而再次迁徙,经波斯最终进入欧洲,自此再无折返。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湖南张家界的石英大峰林中,有一座佛道合一的圣山天门山。 1963年的秋天,李军声先生诞生在天门山下的澧水河畔。童年,是他最惬意的年代。他骑在牯牛背上,聆听竹簧掩映的土家吊脚楼飘出的情歌:他卧于澧水河滩,拿一双亮眼凝望变幻的天门山色。然后,他做着一个七彩斑斓的“梦”,用大自然的那些沙石植物描绘出一片童话般的迷人世界。20岁那年,他创造发明了沙石植物粘贴画;  相似文献   

8.
“许多摄影工作者都把镜头对准文化名人和影视明星,我要想拍得和别人不同,用摄影同仁的话说,就得找自己的‘语言’”。——我翻阅着近期出版的崔益军同志的摄影作品选《名家明星留真》,感叹作品中一组组生动的“语言”魅力。看他的作品,象是欣赏一首诗,一幅画、一段小夜曲,其间弥漫着隽永优美的韵律和无尽的回味。一在这册《名家明星留真》摄影作品选里,崔益军拍摄较多的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文艺名人和明星,这部作品影调凝重,风格隽永,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你我他     
人只要不离开集体,随时都会按你、我、他进行排列组合。而且谁都可能以我为中心,把你变成他,或把他变成你。处理好你、我、他的关系,摆正你、我、他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重要的。比如商店,经理是我,营业员是你,顾客是他,商店要把业务搞好,经理处理好三者关系,叫经营艺术。比如剧团,导演是我,演员是你,观众是他。剧团要得到好的演出效果,导演处理好三者关系,叫舞台艺术。新闻出版事业,也有个你、我、他的关系问题。一些报纸设有《读者·作者·编者》栏目,就是为了沟通三者之间的信息,解决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他很少有笑容,语式语调果断、简洁,几乎是电报式的,没有多余的色彩;他走路总像在追赶着时间,而且不愿走回头路;他认准了一个理,八条黄牛拉不动,就是当年考大学填志愿也是这样,因为热爱北大,他把九个格子都填上“北京大学”,而不给自己留一点点余地;他体弱多病,可是当他的双脚迈进了办公室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一样无情地转动着,转得连妻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云南就生活着"羌、濮、越"三大族群,他们是云南最早的先民。后经历代的不断迁徙、分化、演变、融合,到了明、清中期的分布和特点才趋于稳定。"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云南各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  相似文献   

12.
在彩云之南,风景如画的滇池之滨,有座美丽的半岛——福保,在岛上居住着一群能歌善舞的村民。自明代中期建村至令,福保就已吸纳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居住,在保留少数风俗的同时,因福保村的祖先来自江南地区,故而也继承了丰富多彩的汉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初冬,下午4时. 太行山深处的羊肠小道上,走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山风呼呼地吹着,有点儿冷,他的额头上却冒着亮晶晶的汗,100多斤重的放映器材压在肩上,他不能停下,必须赶在太阳落山之前翻过山梁去一个叫西太湖的小自然庄放电影,尽管那里不足3户人家、不到20口人,但他还是得去,越偏远的村庄越需要他,那里的乡亲在等着他.  相似文献   

14.
农民,这个千百年来被捆绑在黄土地上的、贫困的庄稼人的概念,正在被经济改革的浪涛所冲刷。在改革洪流中,他们的形象,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精神面貌,在急剧地变化着。 (推出片名) 他是一个农民他叫许福民,今年39岁,一个喝太湖水长大的农民,是无锡河埒养殖场渔工商联合企业的总经理。对他这种出其不意的抽查,联合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书元 《黑龙江档案》2013,(5):110-111
肃慎,又称息慎,是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东北通史》载:东北民族,见之于史籍者,首推肃慎。从先秦时期的舜、禹部落直到清王朝,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衍变,为现代满族的血缘祖先。自先秦称肃慎之后,在汉魏时期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到了隋唐时期叫靺鞨,建立了渤海国,其后更发展为开创大金朝的女真,直至清朝时期的满族,可谓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之旅留些痕迹。当一个年代与另一个年代擦肩而过时,成功的太阳照耀着他。杨元昌拍过这样一幅照片——一所农舍的门槛上,一位老妪与一位女孩擦肩而过,女孩走向洒满阳光的户外,老妪则坦然走进昏暗。他把这幅照片题为《新旧递嬗》。这幅照片对杨元昌来说,也许含有某些隐喻。已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89年,范用先生曾自拟过一则讣闻,其中有这样八个字:匆匆过客,终成归人。这份淡定和通达,让我陷入沉思。在中国干出版这一行的,大概无人不知道范用。有人叫他范老板,有人叫他范公,也有人叫他老范,称呼虽然不一,对他的敬重并无二致。他一生没得过什么大  相似文献   

18.
1932年初冬,天气格外的寒冷,白色恐怖和严寒同时笼罩着哈尔滨。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下,水灾肆虐后的哈尔滨满目疮夷,一片凄凉。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由23岁的魏拯民接替张贯一(杨靖宇)担任哈尔滨临时市委书记。为了保证他的安全,组织上为他找了一个“家”,一对年轻的反日会员夫妇成了他的表哥、表嫂。表哥叫刘寿山,28岁,是一位憨厚正直的铁路工人,表嫂叫董秀珍,26岁: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叫小红。  相似文献   

19.
因为有了他     
几年来,在周口市新闻界有两件事比较惹人注意.一是在全市性的新闻报道工作表彰会上,每年都少不了那位中等身材、两鬓染霜的老同志走上领奖台.市领导有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有时还可能将他请到台上作个发言.他叫吕培生,现任周口市水利局党组书记,是个众所周知的新闻迷。另一件事是:1985年以前,市水利局的新闻报道工作没人抓。常常受批评.1986年以后,这个局一跃成了获奖单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都是因为有了他——吕培生同志. 吕培生同志写新闻报道开始于1953年参军以后.那时候他只有二十多岁,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叫《一个小铁桶》,刊登在广州军区办的《战士报》上。之后,不管是当连指导员,还是在地方当公司  相似文献   

20.
在鹤庆县金沙江西岸的六合夸萼山,居住着“服饰艳丽,光彩照人”的白依人。她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据说祖先是唐时的施蛮和顺蛮,总人口只有六千多人。在这里世代生息繁衍的白依人,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神奇的民间传说、独特的民歌、唢呐曲调、民族歌舞、奇异民风民俗及手工纺制的火草衣,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