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那浴”是用湿热蒸汽浴身,具有多方面用途,被称为“养生健美之宝”。桑那浴用于参赛前运动员降体重测定的报告,目前国内尚不多见。国内运动员赛前体重超标准,通常用药物速尿方法降体重和大运动量出汗加上控制饮食的降重方法。这些方法常常给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副作用,而且不易掌握。如何选择既简便易行、又能客观反映降体重的测定效果,则是教练员和参赛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近三年来对我省拳击、摔跤、柔道等项目的参赛运动员赛前降体重记录分析,初步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有些项目(例如柔道、摔跤、拳击、举重等)按照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参加理想的重量级别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常采用各种方法控制运动员的体重。而其他的一些比赛项目(体操)和表演项目(芭蕾舞)也对运动员、表演者的体形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获得优美的体形、合理的身体成份比例,体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运动员体重控制常采用长期体重控制与赛前快速减重两种方法。本文分别对两种减重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女子跳台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思路进行分析,探讨体重控制的方法手段创新问题,进而提出女子跳台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模式,以期为女子跳台运动员、其它项目运动员以及普通人群的体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建明 《冰雪运动》2011,(6):49-51,56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体重对比赛成绩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科学、合理控制运动员体重对训练和竞赛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文献资料、训练实践等方法,探索运动员体重的合理控制。认为运动员不合理降体重易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易出现感冒等疾病,降低运动能力,影响肾脏与肾脏的代谢等;提出合理控制体重应遵循以缓慢的能量负平衡为主、建立日常体重控制目标等原则;把握降脂的安全界限和脱水的安全界限等注意事项;采取限制膳食热能摄取、运动员的体重与体脂形成合理配比、控制不同阶段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等方法、手段,使运动员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合理控制运动员体重不仅是重竞技运动项目急需解决的课题,对速度滑冰等体能类项目和花样滑冰等技巧类项目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举重、摔跤、散打等运动项目以运动员的体重分比赛级别,使比赛更为合理和精彩,体重决定了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级别,运动员都希望能够与低级别的对手进行比赛,由此就产生了控制和降体重的问题。适当地降低体重。尤其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体重,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盲目地大幅度地降低体重,尤其是瘦体重,必然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拳击运动是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潜优势项目,上海拳击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拳击项目按运动员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对抗极其激烈,赛前体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是教练员、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些运动项目,运动员按不同体重级别参加比赛(柔道、摔跤、举重、拳击、赛艇轻量级等),为了参加低一级别的比赛,运动员需在平时训练中控制体重或在赛前减轻体重;另一些运动项目(体操、花样游泳、跳水、长跑等),运动员为了完成复杂的高难度动作、获得单位体重的最大肌肉比、减少运动中的耗氧量和耗能量,需长期控制体重或间隙地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8.
女子体操运动员和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体操运动员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操作好这一看似容易的问题,作为教练员及运动员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本文从能量消耗与摄取、饮食结构及运动强反等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对体重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2010年度校运动会上,各个项目前八名男子运动员与在校二级高水平运动员体成分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有效控制体重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体操运动的特点要求运动员体重轻、体形匀,因此体重控制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分析控制体重的实质,提出了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肉碱控制体重的生理机制及其在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12.
营养不良与免疫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不良与免疫刍议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感染疾病,以致影响他们的运动成绩,甚至退出比赛。体育运动,特别是按体重分级别的运动项目,常需要运动员在训练中和比赛前控制饮食。许多研究表明,限...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体重是影响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从事体操、游泳以及那些对速度、弹跳、灵敏等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都需要运动员保持最佳的体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因此,如何控制优秀运动员的体重,已成为国内外体育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国外某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1.优秀运动员的体重应该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举重比赛中,优秀运动员之间运动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体现在第1名和第3名以及前8名之间的成绩。有的往往只相差2.5kg,有的甚至成绩相等,但名次的排列却截然不同。举重竞赛是按运动员的体重不同,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只有属于同一体重级别范围内的运动员才能在一起比赛;竞赛规则规定在同一级别比赛中,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则判体重轻者获胜,而现在称量体重的精确度为0.01kg。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减体重参加轻级别的比赛是举重比赛最常见的现象。如果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体重减得科学、恰当,就有可能在较轻级别中创造优异成绩,取得更好的名次,甚至打破纪录。反之,体重减的不好,可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中、小级别举重运动员比赛体重因素对名次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降低体重"是摔跤运动员赛季生活的一件大事,多年来,它已成为摔跤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许可认为是一种传统,每当摔跤项目的赛季来临,往往还多运动员都会被超重所困扰,"过磅"已成为运动员比赛级别和实现昔日训练目标的砝码,运动员为了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经常倾向于以比赛前数天内大幅度降低体重,采用这样不合理的减体重手段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了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因此,我们通过对近年因控制体重影响的运动成绩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对今后摔跤项目赛科学的控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体操运动员的适宜体重体操运动员的适宜体重即控制体重的目标。在体操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只有“最小”的体脂,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并不胖,并且在能量摄入不高的情况下,要再通过进一步控制饮食来减少体脂则难度较大。目前尚缺少男、女体操运动员适宜体脂或最小的安全体脂水平。国外资料报道,男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脂若低于5%,血浆睾酮水平即会下降,  相似文献   

17.
“降低体重”是摔跤运动员赛季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多年来,它已成为摔跤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可以认为是一种传统。每当摔跤项目的赛季来临,往往许多运动员都会被超重所困扰,“过磅”已成为运动员比赛级别和实现昔日训练目标的“砝码”。运动员为了能参加较低级别比赛,经常倾向于在比赛前数天内大幅度降低体重,采用这样的减体重手段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了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因此,我们通过对近年来因控体重影响运动成绩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对今后摔跤项目赛前科学的控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拳击、举重、摔跤等重竞技运动员以及散打运动员在比赛时按照体重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前希望获得比较明显的体重控制,争取参加较小的比赛级别,从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然而,赛前体重控制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在重竞技项目中,为了取得较好成绩,需要运动员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控降制体重或赛前快速降重,对运动员来说,既要坚持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又要控制饮食饮水,这不仅需要运动员自身具有坚强的毅力,也需要随队人员的精心护理。笔者对我省优秀摔跤运动员赛期控、降重护理情况进行了探讨,为摔跤等项目的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赛前训练节奏对男子柔道运动员控降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对控降体重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赛前训练起控制作用的个人得意技、力量练习、耐力跑和实战练习进行训练节奏的合理调控,使4项主要训练手段在赛前不同训练时期达到最高峰,保证赛前降体重安全、准时,提高竞技状态。此项研究对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贡献主要为:1)首次提出柔道运动员赛前波浪式降体重模式,1周内体重可以有波动,赛前不苛求运动员每日降体重;2)突破柔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常规,通过赛前训练节奏的调控,配合节食、控水等措施,达到运动员安全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