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兼顾保育性和教育性,这要求教师在保证儿童健康的成长下快乐地学习。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了孩子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课程,过于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与年龄不相匹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过早失去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下面,将分析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和危害,并结合国外开放式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广兴  贾素宁 《文教资料》2014,(35):105-106
当前国内外诸多学前教育研究均表明针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方式,不宜只为上学做准备而被过早灌输学科知识,更不应提前将学前教育"小学化",但社会压力与期待依旧蔓延在学前教育领域。本文从科学学前教育观阐述,学前教育特点分析,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前教育内容制度比较,以及幼儿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纠正现阶段公众存在的错误学前教育观,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入学准备",希望还给孩子们童真有趣、健康活泼的童年。  相似文献   

3.
正在《江西教育》A版看到了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专题文章,作为一所幼儿园的管理者,我也体验到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并且在干扰学前教育的实践活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还不仅仅在于英语、奥数等课程的开设和"看孩子学会识多少字、会怎样计算"等错误评判方面,其实质在于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系统地"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的趋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运用的强制性方法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前教育,正确认识儿童观、教育观,坚决抵制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同时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把视野拓宽到了学前教育。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因受到社会舆论和应试教育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学前教育都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误导家长,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伤害,这是一种急于求成的超前教育。学前教育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和“小学化”的危害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南镇桃 《学周刊C版》2014,(1):215-215
最近几年来,学前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并日益加剧,形势非常严峻。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中规中矩,向小学化靠拢,就会给他们的心理与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所能接受的教育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如果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给他们制定一些学习任务,他们肯定会反感,觉得生活得很压抑。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规矩,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催发下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样也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步滋生,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的情绪不稳定,不爱与其他孩子接触,他们活泼的天性也会在家长的期盼下被摧残。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为迎合家长的心理,普遍存在着幼教小学化的倾向,有些幼儿园开设了各种特长班,如识字班、英语班、数学班等,说是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然而,超前教育未必会"种瓜得瓜",幼儿阶段提前实施小学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而幼儿活动要以有序为主。幼儿教育要实施"无为而教",要  相似文献   

8.
四五岁的孩子认识几百字、认识不少英语单词、会汉语拼音、去学习珠心算……这些本来该小学生学习的东西。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涉及,这就是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经费严重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小学化倾向严重、硬件设施极度缺乏等问题。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认识,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前教育去小学化。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言行过于规矩,往往使孔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课程安排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但是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家长与教师为了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会在幼儿阶段融入小学教育内容,采用较为正规严格的小学教学模式,使得原始具有趣味性的学前教育变得枯燥乏味起来,幼儿也会过早地感受到小学压力,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并根据当前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希冀有效促进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小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小学化指的就是儿童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其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过早地学习小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与儿童的成长规律以及发展需要是不相符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要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怎样与人沟通,怎样交朋友,怎样与人相处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学前教育小学化导致儿童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反感,而且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3.
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幼儿园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就要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立足教育实际、更新理念,推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实现做专业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成就孩子幸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的错误做法。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但最近六七年来由于学前教育市场化的推波助澜,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蔓延城乡,正在成为一个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幼小衔接"问题应引起社会关注。首先,"幼小衔接"应尊重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符合幼儿发展的工作。其次,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是幼儿园自身的工作,小学教育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最后,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工作,因此,应当结合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三方面的力量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积蓄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本届地方"两会"学前教育的焦点与幼儿园姓公还是姓私有关。幼儿园应政府包揽还是民间兴办、"政府有义务管孩子入托"等话题反映了社会对当前学前教育现状的思考:政府的权责和民间办幼儿园的边界。2014年地方"两会"已相继落幕,和往年相比,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度、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等学前教育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体制下,幼儿园的教学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拔苗助长似的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必须尽快找出对策,促进学前教育改革,打造科学、健康、良好学前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因为当前社会正在对教育进行改革,社会各界也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阻碍学前儿童的发展。本篇论文详细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并且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当前学前教育情况,为学前幼儿提供一个持续发展的机会,推动当前教育工作与教育环境的发展更具有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原则以及幼儿心智发展规律,也限制了幼儿大脑的发育与健全性格的形成,增加了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阻力与障碍。本文简要介绍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未来发展的危害,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为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难题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发展和二胎政策的放开,学前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过现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们的关注。很多人都开始反思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并对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追究,从而进行相应的改正。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地分析一下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园的小学化,从而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