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振鹤 《教育》2006,(1):12-12
在一个许多方面已经出现腐败现象的社会里,只要求教育体制独善其身,有这个可能吗?恐怕不容易。教授不是也喊过可上可下,聘评结合,甚至是“聘”不是“评”吗?结果又有哪一个学校将不管是“聘”还是“评”出来的教授摘去帽子的呢?既然博士生导师制度不是一个理想的制度,而且在所有培养博士卓有成效的国家里,也没有这一奇怪的制度,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不改呢?  相似文献   

2.
本从理论依据、战略任务、市场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证“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聘前应把好高层次人才“质”“量”观、“两高”和聘的后应营造调动潜能和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加强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提出“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4年高考语文卷第21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①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②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相似文献   

4.
创建一流远程开放大学,关键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岗位分配制度,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要大力推行“双聘”制度 ,深化职称改革 ,严格考核制度 ,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6.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着重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异时双重差分法,选取某省7所省属院校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实施“预聘-长聘”制度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此探讨该制度对省属高校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以“首聘期科研考核”为核心的“预聘-长聘”制度,对科研产出具有正向作用,且产出成果更具国际化。研究认为,“首聘期科研考核”较之“非升即走”更具有可行性,当然也需要设定合理的考核时长、对基础研究相对弹性的考核标准以及更加完善的学术资源和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聘任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试行教师“选择性任期制”;严格教师聘任程序,评聘分开;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聘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术系统内部最核心的激励机制,聘任与晋升机制对教师学术活力和大学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深入比较中国“准聘—长聘制度”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实践逻辑,可以发现两者在价值预设、“非升即走”的适用范围、筛选机制及配套支持机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缺乏资源支持、名额有限、考核标准频繁变动的情况下,全过程竞争、低留任率和高职业压力成为我国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度体系的显著特征。究其根源,我国准聘—长聘制度并非是教师群体基于维护学术自由的共同目的自发生成的,而是基于效率导向的行政逻辑自上而下推行的,不同制度行动者和治理机制之间缺乏适度制衡。在市场竞争不充分、行业协会发育不全、契约观念缺乏的情境下,准聘—长聘制度被异化为高校增强人事管制和提升组织效益的工具,而教师的合法权益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乃至“遮蔽”。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和法律理性,应成为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据此,可从设定合理的留任率、构建公开透明且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和以学术为主导的评审程序、完善针对终身轨教师的培育和支持体系以及退出流转机制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教师聘后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对于完善岗位聘用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等三个方面对在构建科学的聘后管理体系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岗位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高校岗位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以及科学设岗、推行聘任制、强化考核的论述,提出高等学校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就是要在人事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设置岗位,建立起“真资格”的聘任制,加强契约管理和聘后的考核评估,以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等学校岗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镇属下有八所小学,随着城区建设的逐步扩大,基本成为城乡交界的农村小学.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教育管理,加强对学校教研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在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特色上下功夫.下面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一、实行“两聘两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行政管理方法“两聘”即由镇政府在广泛征求教师、村委、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后,聘任校长和由受聘校长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教师以往工作的表现情况聘任教师;  相似文献   

13.
94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新科目卷’)第21题是: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①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②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这种试题,通常称为变通类试题。 这种试题,在以往的高考中也偶而出现过,只因为题量少、占分小,未引起注意。但是,随着高考语文逐步重视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和对语言实用性的考查,变通类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大,占分将会增加。我们复习备考,就应充分注意这种导向,好好研究如何解答变通类试题。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博导”是人们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习惯性简称。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博导”选聘制度存在弊病,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以往对“博导”选聘制的改革一直停留在新聘“博导”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博导”终身制被看作“雷区”未予触动,导致一些被聘  相似文献   

15.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尽管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有一套相对完整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反映出一些不足或问题:重评聘,轻聘后考核;重科研,轻教学;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对科研成果质量重视不够;重硬指标,轻软指标。改进完善的建议是:细化评审标准,增强评审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强聘任管理和聘后考核;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评价教学的激励机制;严格把好科研成果的质量关;评审要与考试、考核相结合;加强评委会专家库建设,确保入库评委的质量;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做到公平导向、规范科学。  相似文献   

16.
《礼记·聘义》中说:“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揜”同“掩”)瑕不掩瑜,即斑点遮盖不住美玉的光彩,比喻小缺点掩盖不了整个事物的“完美”;瑜不掩瑕,比喻优点掩盖不了缺点。《礼记·聘义》的这一说法是告诉人们,看待人、事、物时要忠于事实,要辩证客观地看待人、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历年的高考,都十分注意对考生的词汇积累和使用的考查,在1994年新修订的高考大纲《语文科说明》总共31个条目中,涉及到词语运用的竟达16条之多.对考生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并且贯穿于整个考查系统(包括基顾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中.从近年高考试卷看,牵涉到词语运用的考查题目都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由此可见高考语文测试的重心仍是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因此,加强词语学习,正确使用词语,也应是高考备考的要点.下面就词语运用谈几点看法:一、词语运用受语义的限制词语表述某种概念,词义具有概括性,词与词的组合搭配要受客观存在与生活事实的制约.如果词语选用不当,则会“辞不达意”,甚至自相矛盾,不能取得积极的表达效果.〔例1〕根据下面说明,完成文后两题.“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①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②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1994年高考题)解答本题的焦点是“预聘”的语义,“预聘”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事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人事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市场价值,注重评聘分开、加强聘后管理等,高校人才建设才能得到快速发展人事管理,以人为本,尊重市场价值,评聘分开,加强聘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专函授学员科研能力较差,水平不高。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学员自身专业素质,有利于学员职称的聘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科“宽”、“深”、“新”的教育改革、加强教学过程改革,“教”与“研”相结合、在面授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改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工作人员“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人事考试特别是面试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了人们(特别是考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文中分析了现行人事考试制度下面试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加强人事考试面试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