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5个单项维度的评价结果显示:近5年来,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和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及资产运营状况3个方面持续占据前6强,各纬度综合评价得分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综合排序处于第7~22位的地区多属中、西部,其各纬度综合得分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两方面尤为突出;2003-2007年天津、湖南、河北、北京、安徽、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债务负担均存在走高态势,2004年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债务状况最为严重,共9个省(市)高出全国平均债务水平,且2005年至今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债务负担未曾出现明显缓解迹象;山东、浙江与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其他财务费用支出连续5年排名前三甲,而广东、福建和上海的其他财务费用支出综合排序明显下降.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福建、山东、江苏、浙江与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连续5年保持前6强,其中广东5次蝉联全国第一,而其余16个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说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已出现"强者趋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即"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且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现状与国内"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相脱节.  相似文献   

2.
基于 SEM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测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债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产品销售状况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②资产运营状况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也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③产品销售状况以资产运营状况为中介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④债务状况也可通过资产运营状况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间接负向影响;⑤产品销售状况以债务状况和资产运营状况为中介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该实证研究结果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债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与经营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化进程对经营管理绩效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国际化进程与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呈显著负相关。经济环境、发展规模对经营管理绩效产生了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债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广东、福建、浙江属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投入地区,吉林、甘肃、四川则属于低投入区域;同时,广东、山东、浙江属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产出地区,四川、贵州、广西、甘肃、湖南则属于低产出地区.但总体上讲,国内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产出水平整体偏低.全国共计9个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产出排名超过投入排名,说明其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效率较高.另外9个省份的经营管理绩效产出排名小于投入排名,表明经营管理绩效的投入产出缺乏效率.  相似文献   

5.
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支出与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支出综合评价得分靠前的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和天津,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出综合评价得分领先的依次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说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支出与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出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表现为东部显著优于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其对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不断升级优化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支出.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影响非常显著,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对其发展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6.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发展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其他有代表性的产业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论是目前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在比较的7个产业中,位于中下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对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2014家生产单位的全面调查,分析了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总体规模、资本构成、生产单位的专营度和生产经营状况,揭示了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研究了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成长性、外向性、产品特点和区域特点,并对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并应用收敛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各省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差距较大,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可分为3类,第1类创新能力最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第2类次之,包括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和江苏。其它为第3类,创新能力弱。(2)只有第1类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σ发散,说明其内部各省市间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差异在逐步扩大。(3)在全国范围内以及第3类地区内存在绝对β收敛,说明其内部各省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增长速度呈现收敛趋势。(4)全国总体、第2类地区和第3类地区都存在条件β收敛,表明在吸收先进技术和获得管理经验后,其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增长速度得到提升,最终各地区达到一个稳态水平。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差异及收敛的可能性,为缩小地区差距、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前期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多元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5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和山东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较强,且近6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发展态势.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第1、2类地区(企业竞争力较强)主要包括东部少部分经济较发达省份,第3类地区(企业竞争力较弱)主要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为主.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泛殊三角区域、东部与中部地区问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均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东部与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差异性尤为显著,说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长三角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对长三角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长三角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发展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发展基础较好,但相关企业整体规模小,加工工艺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是长三角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政策平台,加强区域规划,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强行业整合、自主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等对策来促进长三角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合作与发展,从而实现体育用品制造大区向品牌强区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