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晒书     
晒书○孟令涛读书、教书;教书,又读书。天长日久,书积累了不少,两只大书橱满满的。为了不致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又不断地买书、读书;读书,再买书。书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了。与书结缘,在我很觉荣耀。我家地处穷乡僻壤,祖辈...  相似文献   

2.
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匆匆走过的45年人生旅途,绝大部分生命时光都交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做校长属于偶然事件。但书生做校长也有一点优势,那还是跟书有关。——程红兵  相似文献   

3.
培养小书虫     
我是教书匠,一辈子和书打交道,买书、读书、教书、编书、藏书,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此,同事和亲友们送给我一个绰号:老书虫。所以,有了小孙孙后,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把他培养成小书虫。也许是巧合,小孙孙抓周时,抓到的就是一本书,当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小孙孙爱摆弄书,更坚定了我把他培养成小书虫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书房的秘密     
我给自己收拾出一个书房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喜欢书,喜欢买书,又是个读书教书的人,没有个书房怎么也说不过去。我现在已不大提自己的书房名了,但许多朋友和学生都还记得,因为我常常在文章后写上某年某月于二人转书屋。  相似文献   

5.
书房的秘密     
我给自己收拾出一个书房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喜欢书,喜欢买书。又是个读书教书的人,没有个书房怎么也说不过去。我现在已不大提自己的书房名了,但许多朋友和学生都还记得。因为我常常在文章后写上“某年某月于二人转书屋”。  相似文献   

6.
我的书橱     
我是一介书生,爱书,买书,读书,藏书,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教书、读书、买书、写书,教师与书可谓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教书、读书、买书、写书,教师与书可谓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夏传寿 《福建教育》2007,(10):60-60
针对有些学生分不清分数和倍数的用法,我向学生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到书店买书。书店里一堆定价20元的书前有张字条,上面写着:降价一倍。我挑了一本。之后,又看到一堆定价30元的书前有张宇条,上面写着:降价两倍。我又挑了一本。我拿着这两本书到收款处,营业员伸手向我要20元,而我则伸手向他们要30元。  相似文献   

10.
精彩句段     
陈炯杰    金红英 《红蜻蜓》2020,(3):32-32
我是一个小书迷。每次从超市回来,袋子里总会有好几本书。妈妈不给我买零食,我没有意见。不过,如果不给我买书,那我就会不开心。在我心里,书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而我是一条小鱼,每天在这片大海里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  相似文献   

11.
许多青年同志喜欢买书,而且买来之后大都要在上边签上自己的大名,或者盖上自己的印章,表明这书是“我”的。一位熟识的朋友,近两年来买书真不少,特别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几乎是有卖必买。这些书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共崭新程度和书店里的没有什么差别,要是去掉他的签名,卖原价是没问题的。朋友,这书真是你的吗? 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可以称得起是一位“买书迷”了。孩提时,当大人给他的“压岁钱等等略有积蓄,于是开始买书,不再借抄了。”以后他去南京上学  相似文献   

12.
书痴杂忆     
我自认为可以算个书痴,因为日常生活就是买书、读书、教书,偶尔也写书。起先是买新书,接着买旧书,到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又买古书(也就是俗称的线装书)。不过说来惭愧,我最早接触并喜欢的书,并非中外名著,而是连环画。  相似文献   

13.
淘书记     
上大学之前,我没买过书。当然,跟考试有关的教辅书除外。原因也简单,就是没钱。上大学了,是师范类院校,每个月给学生五十几块钱助学金,吃饭有富裕,省下来的钱,买书。我买书的方式是淘,在电影里看过那些淘金者,拿着筛子站在河滩上,一遍又一遍地淘那些金沙,我买书时也是那样,掂量着口袋里的钱,在书店里一排排仔仔细细地淘:看上一本,一翻定价,超支了,放下,再去书架上淘下一本。那时候,街市上大小书店很多,你随便在哪一条街道走过,差不多都会遇到一家书店或一个书摊。我一般看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能被我淘走的书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一,价格实惠。二,图书馆里借不到。三,这本书被我带走以后,我一定不会只看一遍就扔下。  相似文献   

14.
《书店风景》(三联书店出版)是一位女书人游走书店、徜徉书林的纪录.钟芳玲女士,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当工作和志趣.……  相似文献   

15.
《书店风景》(三联书店出版)是一位女书人游走书店、徜徉书林的纪录.钟芳玲女士,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当工作和志趣.……  相似文献   

16.
我爷爷教书,教的是私塾;我父母教书,教的是小学;我哥哥教书,教的是大学;我也教书,教的是中学。我的一些朋友跟我开玩笑:“一看那书呆子气,就知道是教书的。不知道打麻将情有可原,连看都不会,真是土得掉渣。”我自己也不知道为啥,看起书来几个小时不觉累,一看打麻将就头晕。一家三代教书,我却到现在才对教书有了不少感悟。  相似文献   

17.
《书店风景》(三联书店出版)是一位女书人游走书店、徜徉书林的纪录。钟芳玲女士,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当工作和志趣。她在台湾和美国的大学念了10年哲学,但就在写  相似文献   

18.
大干世界,绚丽多姿,缤纷的世界一样地善待每一个人,可每一个人在这缤纷的世界里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有些人吃喝玩乐虚度年华;有些人投机钻营每天都在做着发财梦;有些人却为官所累,夜夜都想着如何更好地去巴结上司再往上爬;有些人却默默无闻、心静如水,年复一年只想平平淡淡地“幸福生活”。我就是属于心静如水、平淡生活的哪一族。不过,在这平淡生活背后,我却换了一种方式,是在买书、读书、教书和写“书”中,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快快乐乐地过着那“知足常乐”的幸福生活,正在践履着“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的人生信条。  相似文献   

19.
老师和书的关系密不可分,源远流长。老师教学生离不开书,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人们称老师为教书先生。教书有三种境界,一种是仰视,远远地站在书下,推崇备至,奉若金科玉律;另一种是平视,跳进书中,以书为友,以书为范,教书学文,其意悠悠;还有一种是俯视,跳出书外,与书对话,有借鉴,有审视,有探讨,创造性地去教。我认为教师教书要既能跳进去,又能跳出来。教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时代在前进,认识在发展,囿于书本———不管是教科书也好,参考书也好,专家、学者的权威学说也罢,都只能画地为牢。只有既能跳进去,又能跳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校长有的“官味”浓,有的“酒味”浓,有的“霸气味”浓,有的“管人味”浓。读程红兵和他的《做一个书生校长》,我闻到了浓浓的“书生味”。“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匆匆走过的45年人生旅途,绝大部分生命都交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做校长属于偶然事件,但书生做校长也有一点优势,那还是跟书有关。”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