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来西亚当局要求电视台增加国产节目马来西亚新闻部长拿督莫哈末拉末说,到公元2000年时,马来西亚所有广播电视台,包括国营和私营电视台在内,必须有80%是国产节目,即外国节目只占20%。他说,目前电视台播出的国产节目已经达到60%,40%为外国节目。现...  相似文献   

2.
滕朋  黄蓉 《新闻前哨》2006,(12):57-58
在民生新闻热后,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开始走红,经过快速发展,仅四川成都地区方言节目就占总节目比例的四十分之一,且此比例还有扩大之势。2005年以来,在江、浙地区,方言节目更是增幅巨大,以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为龙头,迅速扩展到地市级电视台。高收视份额是方言新闻节目被频繁复制的关键,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文 《新闻知识》2004,(8):39-41
从大陆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2003年,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拥有了自己的谈话节目,它已成为电视主持人节目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热门样式。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公共频道”这个新名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赞同。按照 1999年国办82号文件的批示,全省广播电视大联网之后,公共频道将取代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只留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出本地新闻和专题节目,在这种情况下,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这有限时间的自办节目,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做好为本地区服务的工作,从而守住自己的这块阵地呢? 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要赢得观众,最大的法宝,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首先,栏目设置编排要因地制宜,要有个性。既不要贪大求洋,又不能乡下鼓乡下打。固定栏目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5.
蓝东兴 《新闻窗》2007,(5):8-11
今年5月16日,贵州电视台高端对话节目《论道》开始播出,几个月来,节目赢得各界好评。本文作者对《论道》节目以及电视访谈节目作了一些剖析和探讨,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并对贵州电视台的工作作出了积极评价。请予以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节目发展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造就了大批的节目主持人。两届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的评选,表明一部分主持人的主持艺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但这毕竟是少数。如果按全国各电台电视台的5000名主持从业人员计算,100名获奖者,比例为五十分之一。而这个比例并不能保证50人中有一人的主持艺术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况且各电台、电视台还有许多业余的节目主持人未列入此行列。以往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大部分都是播音员唱主角。从九四年开始,部分节目陆续改版后推出了大批的主持人。而且有的…  相似文献   

7.
蒋建铭 《视听纵横》2003,(4):115-115
县级电视台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多年了,作为县级电视台最重要的节目——新闻节目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了,从目前全省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县级台的新闻节目都是每周七档,每档节目的时间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对新闻节目进一步进行量的扩张,就县级台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给DV一点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是摄像机(DV)普及的速度过快,也许是过多的DV大赛,使DV节目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电视台开始把DV节目列入播出的视线。去年.我连续收到几家电视台的委托约稿(约DV纪录片).兴奋之余.推荐了30多部短片给了4家电视台。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尽如人意:2个节目合格,7个节目可以考虑,但要“大动手术”,其余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当我把电视台的改动要求通知作者的时候,只有一个作者回复“抓紧时间改”。其余的DV爱好者多以学习时间紧,没有设备.被摄者出差等理由推脱掉了。  相似文献   

9.
萧山电视台自1997年创办综艺栏目《欢乐今宵》,至今已经举办了140多期节目,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通过举办春节晚会和综艺栏目,我们在举办地方艺节目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要办好地方台艺节目,主要是要把握好“土、小、新”三个字。  相似文献   

10.
根植三峡沃土 情系一方百姓──兼谈中等城市电视台节目特色三峡电视台总编辑张建红中等城市电视台在中央台、省台的节目覆盖网中如何创造自己的节目天地?我们三峡电视台(原宜昌电视台)作为全国较早成立的162座城市电视台之一,从1984年开播以来,根据传播区域...  相似文献   

11.
程晓梅 《视听纵横》2003,(4):103-104
节目是一家电视台的主要“构件”,没有节目的电视台是无法想像的,节目是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市场,这个“市场”的概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形市场,即电视台每天以节目播出形式面对的受众市场;二是有形市场,即通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的节目市场。前是“消费环节”,后是是“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2.
吕艳  钟继红 《声屏世界》2005,(10):31-32
作为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特有的一枝奇葩,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栏目,即1985年5月22日诞生的《法律与道德》开始,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成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建设如火如荼的重要节目类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法制节目不断涌现.且纷纷扩版增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全部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法制栏目①。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分步发展高清晰度电视的规定,5月1日是洛杉矾。纽约。旧金山等美国首批十大城币开始播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信号的最后日期。这意味着30%的美国家庭如果有接受设备的话,从5月1日起就可收看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在此之前,美国已有57家电视台志愿播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从5月1日开始,又有大约60家电视台加入这一行列。到今年11月1日,美国30个城市的观众可以收看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美国的三大电视网从1963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对电视台来说,转向数字信号是从黑白到彩色之后最大的技术改造。这一新技…  相似文献   

14.
曲洁 《声屏世界》2003,(5):46-46
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收视率太战,城市电视台如何使自己能保留一席之地?精心策划、设置、制作好电视导视节目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 纵观各城市电视台节目,虽然普遍都开始重视电视导视节目的作用,但认识上的差异使得各城市电视台电视导视节目的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多不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傅钢涛 《新闻窗》2014,(1):74-74
根据我国国情和电视台的工作原则,我国的电视广播节目事业逐渐开始实行联办、合办节目。特别是各地方电视台,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电视台的发展,在全台的节目设置之中,逐渐提高联办节目的比重。联办节目比重的提高,所产生的问题也开始增加。由于联办节目的形式和目的多种多样,加上联办节目制作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节目监管,很多联办节目反而成了全台节目中收视率最低的节目。本文就通过对联办节目加强管理的办法推动联办节目发展略做分析。  相似文献   

16.
徐畅 《视听纵横》2006,(2):91-93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基于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感,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很多电视台,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办农业节目,有的电视台甚至把农业节目放在黄金时间播出,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在众多的农村节目制作实践中,很多电视人都抱怨农业节目难办、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7.
张帆 《新闻爱好者》2005,(10):51-51
1997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使得具有现代意义的谈话节目,成为一种创作模式深入人心,并被电视台的决策所重视。许昌电视台专题部从2000年7月份至今,也开办了多期谈话节目,受到了观众朋友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在多年的实践当中,我感到谈话节目有着深厚的生存基础,应当成为地市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自办节目中的一个亮点,并带来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电视产业现有的盈利模式下,电视台最主要的现金流入源来自广告投放,而电视台依赖节目播出所汇聚起来的注意力资源则是其赢得广告投放的交换条件。中国电视市场正处于不断成熟和多元的发展过程中,观众媒体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选择的增多使其对单一节目的选择度和耐受度降低,电视节目的生命周期缩短,任何“金牛”节目都不可能在一成不变中常居强势,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提高节目资源的更新能力,创新在行业中蔚然成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视台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追逐价值,但业内却很少有人关注创新的价值走势以及观众市场变迁对创新价值的影响。本文将节目价值研究与产品生命周期和创新扩散理论相结合,初探观众市场变迁与节目创新价值周期演变的关系,以期业内人士在关注节目模式创新和节目编排创新之余,能更多地考虑如何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第六届“金话筒”奖城市电视台电视主持人评比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电视台在面对各种新闻媒体尤其是省级电视台的压力,充分发挥地域化、都市化、贴近性的独特优势,努力打造地方品牌节目,主持人素质与节目质量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邵珺 《视听纵横》2005,(1):76-77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电视台节目改版的大忙时节。这些年电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主要得益于电视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在市场运作中意识到谁家的节目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谁就能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因此各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改版便成为电视求新求变,改变“面孔”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