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博物馆深化和延伸藏品内涵的同时,藏品研究的理论、方法也不断更新,展示与传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本文从藏品的概念、藏品与藏品信息的区别、藏品及其信息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关系、藏品信息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藏品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并探索藏品信息综合化、重构化、系统化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2.
藏品是博物馆藏品保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发生极大转变,藏品保管工作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需要在保护管理藏品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藏品保管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借用新技术和采用新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这一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解决文物藏品信息标准(藏品元数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文物藏品信息标准的推行存在两种思路分歧,一是要求国内各博物馆都采用统一的文物藏品信息标准;二是博物馆既要尊重统一标准,又要尊重历史,对标准因地制宜。第二种思路更符合博物馆工作实际,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应统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的标准化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不能以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行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化工作;博物馆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统一标准很难适应复杂的情况;此外,可以在技术上探索实现文物藏品信息非标准数据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电脑是迈向 2 1世纪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脑化也是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必然趋向。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趋势下 ,作为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工作人员 ,其业务素质要求是怎样的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拟从藏品管理电脑化趋势及其与藏品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证出发 ,来阐述藏品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以就教于各位同仁。一、电脑技术在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发展 ,使博物馆使用电脑成为现实。而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使博物馆使用电脑技术进行藏品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自 1945年第一台…  相似文献   

5.
藏品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博物馆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所以藏品管理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无锡博物院藏品管理工作实例,分析当代博物馆在藏品库房、藏品档案、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当代博物馆完善藏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藏品是信息的载体,如何准确、充分、有效地提取藏品信息,直接关系到博物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宗旨、效能的实现。本文就业务工作的程序,详述藏品信息提取的步骤,每一阶段信息提取的特点、要求,以及各阶段信息提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承载着传播自然历史和科学知识的职责。标本藏品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根基,随着标本藏品的不断积累,传统标本藏品管理方式面临困境。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背景下,智慧化理念与新技术为标本藏品管理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以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在分析标本藏品管理工作面临主要难点的基础上,回顾智慧化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践,以期为自然科学博物馆标本藏品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思考未来藏品数据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藏品信息由藏品及藏品信息档案两部分组成,对藏品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对藏品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馆藏文物档案;  相似文献   

9.
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资源。博物馆建立完备的藏品管理机制,既是确保藏品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文物管理的时代要求。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在藏品管理机制建设上进行了诸多实践和创新,一方面延续和传承近百年的藏品保管工作理念与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随着博物馆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完善现有藏品管理机制,但是在藏品数据、标准化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故宫博物院将持续探索建立更加高效和规范的管理机制,为提升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考古发掘品的特点和《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体系著录规范》出发,寻找一种能利用现有馆藏藏品信息数据库条件,充分体现考古发掘品蕴含背景信息的分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