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重帘外即天涯——帘在婉约词中的妙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帘”意象在唐宋婉约词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帘”经常和双燕,明月,风雨,幽梦这样本身就给人无限遐想的词汇结合使用,和“帘”相关的动作有卷、垂、开、下等。由此传达出委婉含蓄,意蕴深长的情感,“帘”意向的这种审美功能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不是作偶然的兴之所至。  相似文献   

2.
“帘”的初义是遮蔽,现实的社会文化意义是尊卑贫富的象征,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是如诗如梦的象征。“帘”象征着分隔和阻断,可以营造诗性的艺术空间。垂帘与卷帘可以作为心态封闭与开放、拒绝与融入的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3.
水精帘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温庭筠《菩萨蛮》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水精帘”几如帷帐矣。薛昭蕴《谒金门》说得最确切:“睡觉水精帘未卷,簷前双燕语”,则”水精帘”可以舒卷如竹帘矣。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后期,乡试同考官主要从州县官中选用,对于这种临时性的职务,清人称之为"调帘"。"帘"成了贡院的别称,其和贡院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帘"之所以能在清中后期逐渐具有历史影响力,也和同考官的择取人群固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试以贡院和乡试同考官的发展为线索,解析"调帘"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帘线参数对单曲囊式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特性的影响,采用模拟仿真软件分别研究了帘线层数、帘线角度、帘线间距、帘线半径对橡胶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分析空气弹簧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盖板与弹簧的接口弯曲处,且应力大小随着帘线角度与帘线间距的增加而减小,与试验结果损伤区域基本一致。但疲劳试验空气弹簧囊体的寿命会随着帘线角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加,因此在设计空气弹簧时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影响,对空气弹簧今后的设计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夹杂物形态、尺寸、成分及热力学计算等方面分析了帘线用钢夹杂物的控制技术。生产过程中采用Si、Mn合金进行终脱氧,结合碱度1.0左右的精炼渣,以及冶炼过程避免采用铝等措施,夹杂物控制可以满足帘线用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激增的市场需求,兴达公司开发生产新结构钢丝帘线。文章介绍了开发生产的7×7×1+1HT、7×(3+9)×1+1HT、7×(3+9+15)×1+1HT、3+9+9×3×1+1、3+9×1+8×7×1+1HT等系列新结构工程机械轮胎用钢丝帘线的结构、性能指标、检测设备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帘线钢开卷断裂断口进行了检验,通过断口检验,分析认为:盘条表面的微裂纹是导致帘线钢开卷断裂的主要原因,而珠光体球团之间存在的大量网状铁素体组织是导致开卷断裂的次要原因。因此,减少帘线钢开卷断裂的频率,就应该从减少盘条表面微裂纹、减少珠光体球团之间网状铁素体组织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实践证明,调整集卷处插杆的垂直度、减少盘条在C型钩上的摩擦可以大大减少盘条表面的微裂纹,而提高吐丝温度和降低相变中的冷却速度可以使珠光体球团之间的网状铁素体组织得到减少。  相似文献   

9.
一帘幽梦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诗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写夏日风光: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其中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水晶做成的帘子,  相似文献   

10.
最近,琼瑶阿姨带着新作《又见一帘幽梦》再度杀回大陆。在《又见一帘幽梦》里扮演紫菱的演员张嘉倪一下子成了娱乐的焦点,有人说她演技不够好,有人赞扬她漂亮得要迷死人,琼瑶阿姨恳求观众体谅紫菱,可是"费云帆"却说她不会演戏……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姑娘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僵"应作"仆倒"理解。上古时期,"僵"的词义主要为"仆倒",之后"僵"又引申出"僵硬"之义。清朝晚期前"僵"的"仆倒"义被"僵硬"义取代,晚清时,"僵"萌生出"事情停滞不前"之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境、境界和意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根据献考察了中国古代论中境,境界和意境的含义,认为境与境界有时大致等同,境有时包含意境在内,但境界与意境并不就是一回事情。确立意境的基本含义颇为重要,古代常有用意境一词而言。意境仅在作品,境,境界又每在作品之外,甚至学之外。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诗经》分类中“雅”之本义及其特点的争论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其实“雅”本为鸟名,音同“夏”,后又成为一种特殊的乐器名。周人常自称“夏人”,因此将自己的音乐命名为“夏”乐,体现了一种对祖先的景仰。“雅”作为一种乐器与《诗》中的“夏”乐演奏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大夏"乃古乐名,为示区别,因此改“夏”乐为“雅”乐。《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诗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诗》的分类依次是:讼、大夏、少夏、邦风。这就从客观上证明了“雅”通“夏”,“雅乐”即“夏乐”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认真考虑使中国成为沟通美苏之“桥梁”。美出于使中国成为“大国”政策,一度曾积极调处国共矛盾。但“大国”的实质是反苏反共之“屏障”,所扶核心只能是国民党,即使明知其必将为中国革命所推翻。面对“推翻”现实,美虽推出“灵活”政策,寻求与中共建立某种“承认”关系的可能,但囿于其顽固的意识形态,终不愿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终将中共推向与苏结盟的“一边倒”轨道,尽管这是一个历史合力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5.
《简·爱》浸透着夏洛蒂对《圣经》基督精神的深层理解,处处蕴含着宗教情结,通过分析《简·爱》中《圣经》对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包括对《圣经》词句的直接引用和不同角色对宗教及其精神的间接阐述,来揭示《简.爱》这部跨世巨作如何对基督精神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6.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其重在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它在儒学中,属于偏重于外王的政治学说.在对<春秋>的注解中,它宣扬儒家思想,强调以尊王为核心的大一统.严君臣上下之分,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并总结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四讳理论".  相似文献   

17.
《破阵乐》、《破阵子》、《十拍子》在《教访记》中是三种各自独立的曲名,因曲谱失传,三者在音乐上的关联已难考述,通行的《破阵子》是从《破阵乐》中摘遍而来的说法似难成立,又考之词律,《破阵乐》是不能作《破阵子》的别名的,《十拍子》能否作《破阵子》的别名,目前也难定论。《破阵子》的词体、词情和气格,都“始”于并“正”于《云谣集》中的四阕敦煌词。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是晚清以降现代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整合乡村社会的延续。现代国家通过"民主下乡",推行民主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从语源学和认识语义学两种不同角度入手来分析汉语方言现象:文章首先以音义关联为线索分析洛阳方言中的“坷漏”、“坷廊”和“康宀良宀”,进而证明三者与“空”和“壳”为同源词。最后部分结合洛阳方言调查,考察该方言体系中“坷漏”和“坷廊”的相关语义,并从认识角度来推测它们的语义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通过两种类型的小说,即书写被正史排斥的人物、事件和重写正史已写的人物、事件,用复数小写的“小历史”改写了单一大写的“大历史”,从而质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