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经组织过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多次座谈,了解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有趣、民主课堂"。我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发现符合学生下列心理的课堂是最成功的:"有疑问,有猜想,有困惑,有期待,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这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 ,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 ,学习是一种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同时也是一种创造。笔者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 ,活跃还是沉闷 ,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 ,教师就要投…  相似文献   

3.
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呢?这里我从课堂教学与课堂延伸学习两方面探讨群体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曾经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连快乐都不能给你的学生,你还能给予他们什么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提出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学生生源、教材质量、教学环境、教师素质五个因素.从中可以看出,政策、学生、教材、环境具有稳定性,而教师教法的选择和使用与教师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情绪会感染学生,不同的情绪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列克曾说,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是"看不见的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除了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外,还要关注教师情绪这种无声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尤其重视"有效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心理课也纷纷进入学校课堂中,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在心理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也能够对游戏、活动等积极参与,但有时却因为教师问题设计不合理,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前松后紧,某些环节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心理课上,什么样的问题有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生活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有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也有消极、冷漠、沉闷的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要根据影响课堂环境的主要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可以单独或以群体的形式来进行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课堂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封闭,转变成了自主、开放.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我的尝试是——开放课堂.  相似文献   

8.
赵俞妹 《考试周刊》2010,(15):224-224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以课堂为心理背景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心态不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课堂心理氛围,即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往往产生不满意、沉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呢?第一,教师是创造课堂心理氛围的关键人物,教师对班级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的心理氛围。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想像力和…  相似文献   

11.
初为人师,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我曾对离他们是"远"还是"近"而不知所措. 第一个学期,我跟学生们走得很"近".球场上有我和学生拼抢、对抗的身影;舞台上有我和学生合唱的旋律:课堂上有我和学生真诚、开放的对话……面对校园中随时都回荡着"邹老师好"的问候,我感觉处处都充溢着快乐的元素.半年中,尽管我收获了无尽的快乐,无数的祝福,然而班级工作却未能取得我期望的状态.甚至有个别学生开始"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12.
心理课堂是"助人自助"的过程,是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建构的成长过程.心理教师作为心理课的引领者,其教育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水平.如何促进年轻心育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作者从课堂语言、课堂提问和课堂学习这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肖玺 《教学与管理》2005,(10):43-45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课堂中主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尽管是一个无形的环境,但具有课堂群体互动所形成的气氛、结构、过程及规范等潜在特性,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整个课堂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的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本文在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前期引导法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都憧憬着有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学生多来自农村,且处于思想波动较大的心理发育阶段,受初中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限制,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由于心中胆怯而不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质疑,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他们听和记.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课堂上,教师要抓住不同时机,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班内逐渐有了活跃的、积极性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陈姬姜 《儿童音乐》2011,(12):62-65
正"凤头,猪肚,豹尾。"这是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的,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我觉得,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一、凤头——导入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精心设计的课堂开头如能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引起他们的兴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英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成因,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培养积极心理,帮助他们早日"脱困".  相似文献   

19.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玩扑克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如果能把"扑克牌"引入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以趣激疑,以疑促思,从而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教育大纲所给目标的最后实现,是要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应该被教学研究所重视.教师因其修养、个性,尤其是教学操作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造成他们在课堂教学时显现出来的外部形态是不同的,不同的外部表现形态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而学生在课堂上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