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现在正处于以旅游促发展的复兴时期。虽然绵竹年画的旅游开发已成功起步,年画博物馆及年画村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可以从改变博物馆的经营方式、充实年画村景点内容、集中年画作坊等方面改善绵竹年画旅游现状。  相似文献   

2.
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是我国最重要的年画集中产地。而在清代中期桃花坞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秀美典雅的女性人物是桃花坞年画的重要主题,因此桃花坞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对研究古代女性形象变化和民间绘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新年之际,以营造吉祥欢乐的节日气氛,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四川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我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绵竹年画是我国四大木板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以及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具有质朴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就绵竹年画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对其所承载的民间信仰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13,(4):65
中国绵竹年画是绵竹南派木版画的发源地,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3月"年画村"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年画上墙美化环境的方式,将众多的古今经典年画展示在农家院墙上,有力地宣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川西新农村建设的靓丽看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画历史悠久,在以土地文明为中心的乡土文化历史进程中,她与对联、灯笼、各异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方式构成了中国人对年的集体记忆。四川地区的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全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在今天现代化的热浪中她已经有了生存危机。本文试就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等作一简单的梳理,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看台     
阿昭伯今天向大家介绍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杨柳青年画。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多数地方都有过新年张贴年画的习俗,一年一更换,所以称为年画。年画多以驱邪纳祥、祈福禳灾、欢乐喜庆的内容入画,营造热闹吉祥的年节气氛。杨柳青年画始创于明朝,清朝时期最为鼎盛,因产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其中胖娃娃的世俗风情画最受欢迎。胖娃娃形象生动、造型丰满,画名多取双关语,以胖娃娃形象代言之。如“年年有余”这幅画,娃娃怀抱大鱼身旁有莲花,是杨柳青年画最具代表性的题材,“莲”寓意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     
四川的绵竹年画是当地的瑰宝和骄傲。新年前,绵竹市紫岩小学少先队大队组织队员来到美丽的年画村,开展"怀感恩心、为感恩行、赞家乡美"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9.
赵鑫 《文教资料》2008,(6):67-68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其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在我国木版年画界自成一派.几百年来滩头年画由于其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生产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其中滩头年画中人物的造型尤其体现出这种特殊的艺术美感,造型夸张而富有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风格淳朴狂放、生动,是民间造型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0.
年画的回忆     
<正>春节前清理书房,我从书柜底层取出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大部头《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用吸尘器吸去灰尘,从头翻阅一遍,算作过年的前奏。《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按年画的生产地分北方、南方两卷,同装于一函;在北方、南方之中,又细分为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西平阳(临汾)及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福建漳州等。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与年画有关的往事。  相似文献   

11.
武强年画是全国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和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木版年画一样,武强年画有过自己辉煌鼎盛的历史,目前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要实行年画的现代产业化发展,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融入旅游业,用市场经济方式培育和开拓市场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庄稼年画"的武强年画,是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艺术。随着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快,武强年画作为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现如今的武强年画在文化产业、博物馆和传承人身份的转变3个向度昭示了其逐渐由生活符号走向文化象征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武强年画的考察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强年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但传统年画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出现了濒危局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拯救武强年画并推向国内外市场。1)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品牌意识;2)高中低档全面出击,占领国内市场;3)订单式生产,瞄准国际市场;4)融众家之长,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4.
新绛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晋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奇葩,其兴盛与古绛州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和大量的民间画匠有密切关系。新绛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其中以戏曲年画独树一帜,体现出浪漫主义情怀。新绛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与色彩极具装饰性,并富于实用性,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武强年画是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艺术,也是一种手工业,它的发展与武强县的自然环境、区域文化、移民的迁入、人际关系的促进以及年画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多种媒体异彩纷呈的现代社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播却遭遇了竞争力不强、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传承乏人等困境。要想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多方面合力促进,才能更好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用色丰富,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美观。文章从色彩构成角度分析朱仙镇年画中色彩的丰富内涵及对比与调和原理。试图通过讲述引起人们对我国民间色彩美的重视,把具有传统美的色彩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现代设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开阔设计思维,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以泥玩、年画、武术、汴绣、陶瓷等为代表的河南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运用旅游人类学、旅游学、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探索原真性博物馆旅游开发、生态文化园区旅游开发、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原生地融入式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开发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期在新的文化生态背景下,为保护、传承、健康发展河南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朱仙镇是历史文化古镇.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朱仙镇同时拥有很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有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木版年画、有豫剧正宗之称的祥符调、有观者如云的庙会和独特的回族风俗习惯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凭借条件,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为朱仙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戏曲年画,探索戏曲与年画关系,将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流传与接受产生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