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逃课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另类的潮流,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给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大学生逃课现象亟待研究和解决。在对江苏开放大学的几百名大学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本文试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学生自身的认知偏差和外在控制不到位,并从改变学生认知观念、矫正行为两方面来讨论降低逃课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功能有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三大失业人群之一。不能把大学生失业的责任直接归咎于教育身上,即认为是教育自身及其培养不利使得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因为,就业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广泛性的社会行为,教育只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上教育有其“能为”和“不能为”之处,不能笼统地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归咎于教育者身上。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像一把大锤拷问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科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一门必修课。“四人邦”横行时期,学校体育课教学遭到严重干扰破坏。教师不能有计划地好好教,学生不能有秩序地好好学,教学质量全无保证。“四害”被除后,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广大体育工作者斗志昂扬,殚智竭虑,正在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5.
梁哲 《师道》2008,(10):39-39
最近,我在听课或同一些教师交谈时,得知了教师的普遍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教,教师用尽了办法教而学生都学不好。这些学生听课不专心,经常打瞌睡或搞小动作,不做、不交作业,测验考试成绩很差。但是,家长和学生责怪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教师则认为是学生不好好学造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看法呢?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逃课是大学校园内外众人皆知的现象,应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逃什么课?为什么逃课?如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其次是要实现从计划学分制逐渐转向完全学分制,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再次是要引进竞争机制,改变教师聘用制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临近段考或期考时,我们在一些小学常常看到语文教师在忙着“赶课”。原因是他们在前面的教学中“长文长教”,甚至“短文也长教”,导致还有许多教学内容来不及上完。语文教师为什么喜欢“长文长教”?“长文”能“短教”吗?如何才能实现“短教”?我们拟就这些相关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和主要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课堂“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通过课堂“得道、获业、明智”。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面对新知识以及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应该高兴和珍惜。然而,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逃课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据调查,有65%的学生有过逃课的经历,5%的学生经常逃课。学生缺课率重点大学高于地方大学,外地学生高于本地学生,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大课堂高于小课堂,毕业班多于非毕业班。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观点 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教师 唐燕: 原来我一直对“学生评教”不太以为然,认为学生不能评出个什么道道,特别是小学生,可学校的一次“评教”活动,让我有了新的认识。那一次,“评教”问卷中有这样一题:“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人无完人,这位老师肯定也有不足之处,你能帮助指出来吗?”  相似文献   

10.
珠海某高校出现了新鲜的点名方式,为了防止学生逃课,一位计算机老师采用"蓝牙点名",要求大学生先把手机上的蓝牙名字改为自己的学号,老师用电脑上的专用系统一搜,来没来上课一目了然.于是,大学生们惊呼:"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老师点名了,下次逃课记得让同学把手机带上."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面对如此汹涌的大学逃课潮,毕竟是计算机老师,一下子就研发出了个新系统,可"蓝牙点名"就能够防止杜绝学生逃课吗——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支招:"要常备多部手机""找其他同学帮忙带手机去上课"等."蓝牙点名"还存在着不公,比如人在课堂上,可手机却没电了,或者买的手机没蓝牙,难道算没有到吗?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自身的未来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甚至遇到英语课就随便逃课,课堂学习积极性也较低。为此,各大高校在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了解本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以不断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越教越迂,甚至越教越愚?我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师面对自己的职业,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工作的压力,不能解脱自己的定势束缚,不能全面地把握自己。  相似文献   

13.
说到“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个?这是方向的问题;而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是方法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珂  余斌 《学周刊C版》2014,(3):14-15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家庭的教育中,我们虽然不能像古训“养不教、父之过”说的那样,把家庭教育的责任统统归咎于父亲,但与母亲相比,父亲育儿意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是教师不敬业?不是!是学生不想好好学?不是!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听而不思、读而不思,即不会开展有效的思考。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7  相似文献   

17.
徐净馨 《教育文汇》2011,(11):19-19
为什么同样的教案,名师用起来那么得心应手,甚至出神人化;而某些教师拿来却事与愿违,格格不入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一味“拿来”惹的祸。  相似文献   

18.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描述了美国教师达林在中国之行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不少中国教师请教她“在美国学校是怎样教孩子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里作示范。不问“创造性“能不能“教”?只问“怎样教”?这说明我国教师是相信“创造性”能教的。达林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她更困惑的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教师都不知所云。”当达林回国,在实习汇报会上,说到这一问题时,黄全愈先生着实为之震动;因为“创造性”这个被中国教育界长期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集“编”、“导”、“演”、“研”、“教”于一身的“说课”形式,正在悄然兴起。说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要求教师不仅说出“怎么教”,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对于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设计出一个“怎么教”的最佳方案已属不易,现要揭示“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则更不容易了;而且我们已经习惯了备课和上课,往往把说课变成上课的扼要重复,还有的教师三言二语走过场。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说课呢?  相似文献   

20.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