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青年男子足球守门员技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进行构建。根据专家对各指标认识的一致性和专家建议,以及指标的得分、变异系数等,对25个二级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指标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得出结论:建立的青年男子足球守门员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接球""托球""拳击球""发球"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归一化处理后4个一级指标的权向量为0.366 7,0.090 6,0.049 2,0.493 5;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可直接用于青年男子足球守门员训练和考核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应用,将带动和激发体育教师注重自身的教学水平,保障良好教学质量,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与专业能力相衔接。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论:基于教师评价机制下,从体育教师评价机制与教学能力概述、教师评价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功能、教师评价机制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构建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对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教学评价机制给予考核与评定。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良好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有助于教师清醒认识自我,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体育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由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和培训考核五个方面组成,其考核工作非常复杂。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现状、构建原则和合理构建适合高职体育教师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方法三方面入手,对高职体育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良好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有助于教师清醒认识自我,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体育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由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和培训考核五个方面组成,其考核工作非常复杂。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现状、构建原则和合理构建适合高职体育教师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方法三方面入手,对高职体育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各要素的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到较好的融合,避免了以前教师师德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前期对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素质模式研究,提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以及所选取的指标,然后在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及对数最小二乘法求权重方法计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指数,并对其将来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指数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专家咨询所提供的判断矩阵,用倒序赋分的方法,求出各层因素的权重,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5个指标、子准则层14个指标和方案层44个指标,最后确定了各项指标重要性的排序,为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建立了现阶段较为科学、客观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AHP多层分析等方法,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实际,对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自动化系统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构建了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体育教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体育教师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体育教师评价的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测评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构建测量模型对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性别、年龄、职称、地域等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特征.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是体育教师主体对所在单位相关因素在情感上的认可程度,其测量模型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程度整体偏低,在体育课程地位、信息公开制度等指标上显得尤为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在人口学变量、职称,地域与所属大学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男、女各240名大学生有关健康与体质指标进行测量,制定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包括生活方式自评量表)、适合健康状况运动量的自评量表和体育锻炼动机强度自评量表,制定了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测试指标简单,使用测试手段简便,非常容易普及,学生可在没有体育教学课时进行自我测试,可以准确敏感反映普通大学生的健康与体质状况,便于指导大学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应用AHP(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5个指标、子准则层14个指标和方案层44个指标。根据专家咨询所提供的判断矩阵,求出各层因素的权重,最后确定了各项指标重要性的排序,为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耗散结构看我国加入WTO高等体育教育变革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是一个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有看广泛影响的重要事件,以此为诱因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必将发生新的变革。尤其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目标、模式等问题也将发生新的变化,运用耗散结构论的观点对变革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旨在发现其肥胖程度与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脂指数(BMI)与其身体素质相关,表现在随BMI的升高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因此高校可通过运动与肥胖、饮食与肥胖讲座及改变肥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及开设身体锻炼课程和加强课外辅导来控制肥胖学生体重,提高其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了筛选,借助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研究结论:建立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管理制度"、"体质健康"、"过程评价"、"师资状况"、"基础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归一化处理后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16,0.210,0.199,0.198,0.176;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确定了二级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了指标最终权重,并建立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方程;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可直接用于对地区或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大强度训练对优秀散手运动员安静时血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队队员在大强度训练前后安静状态下部分血液参数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血RBC、Hb降低,MCHC和MCH显著升高,而MCV和RDW无明显变化。经过一个月训练后,运动员溶血增加,老化红细胞增加,应注意早期预防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在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通过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学生体育社团这两种当前国内高校的主要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程化,并且将其统一纳入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统筹发展,从而拓宽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强化了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之间的延续性和互补性,完善了学分制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的构思,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学分制人才培养理念,多途径实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把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划分为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印装质量4个方面;在确定评估指标时,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尽量以可量化为条件,建立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数及分值,并给出了指标的内涵和评分标准;供制定体育学术期刊评估指标体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热潮中,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对原有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健康教育的目标。其基本理念,对体育教学改革以极大的启示,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师资培养进行反思与重建,调整中小学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运动疗法的作用。方法:2010年7月-2010年12月在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8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年龄在13岁~19岁,其中肥胖型16例,非肥胖型12例。给予24周的运动干预。其中运动处方由专业的体育教师制定并监督实施。观察给予运动疗法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腰围、BMI)、糖代谢指标(FPG、FINS、HOMA-IR)、内分泌指标(T、LH、LH/FSH)及月经情况的变化。结果:(1)运动治疗后肥胖型和非肥胖型人体测量学指标、糖代谢指标、内分泌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运动治疗后肥胖型和非肥胖型月经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通过运动治疗能改善人体测量学指标、糖代谢指标及内分泌指标,使月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