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0):42-44
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反应原理 3Cu+8HNO3—3Cu(NO3)2+2NO↑+4H2O  相似文献   

3.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4.
针对鲁科版教材中Cu与浓、稀HNO3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实验,最终利用U形管、导管、止水夹、注射器等实验室常见仪器,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反应改进装置。装置巧妙地利用四氯化碳、磁铁以及缠有铜丝的磁子,将浓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2与H2O制备稀HNO3的反应、稀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合于一体,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产物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随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金属活泼性的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可能是NO2、NO、N2O、N2、NH4^+等.在中学教材中,以Cu为例,Cu与浓HYO3反应生成NO2,与稀HYO3反应生成NO.  相似文献   

6.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7.
在铜粉与Fe(NO3)3溶液反应体系中,从热力学上分析,Fe3+与NO3-(H+)都能氧化单质Cu.实验已证实反应体系中Fe3+氧化Cu的行为,并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呈现了 NO3-(H+)也参与化学过程的事实.研究表明:Cu/Fe(NO3)3溶液体系首先发生Fe3+氧化Cu的过程,然后NO3(H+)氧化体系中的Fe2+...  相似文献   

8.
一、铜与硝酸反应1 .铜与浓硝酸反应人教版高中 (必修 )课文中介绍 ,用无色透明塑料袋收集二氧化氮。因铜与浓硝酸反应剧烈 ,产生二氧化氮较多 ,塑料袋满后无法控制反应 ,外逸污染环境 ,且尾气不易处理。实验改进 :仪器、装置 :无色透明聚酯饮料瓶 ,带导管的胶塞。图 1 实验装置图操作方法 :向塑料瓶中注入 5mL~ 1 0mL浓硝酸 (能浸没铜片为宜 )。用小刀在胶塞上切割一条缝 ,将铜片插在胶塞上 ,导管用止气夹夹住。将瓶挤瘪后用胶塞塞住 ,倒立 (如图 1 )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氮 ,使瓶身鼓起复原。正立 ,硝酸与铜片即分离 ,反应…  相似文献   

9.
《氮族元素》中硝酸的性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而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是硝酸的重要性质,它们的反应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铜与浓硝酸混合,方程式为①Cu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或Cu 4H 2NO3-=Cu2 2NO2↑ 2H2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  相似文献   

10.
H^+、NO3^-、Br^-能否大量共存是一个困扰很多中学生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说不清。文章结合理论推导并利用色度传感器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无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能够将溴离子氧化,且硝酸和溴离子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即H^+、NO3^-和Br^-不能大量共存。  相似文献   

11.
许强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2):56-57
例1在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液中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7mol,向该溶液中加入100mL 8mol/L的K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Al^3+离子与混合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比值为x(不考虑Cu^2+、Al^3+的水解及水的电离所引起的离子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硝酸铜受热分解有如下反应:2Cu(NO4)=2Cuo+4N02↑+O2↑鉴于NO2受热分解,也能使余烬本条复燃(2NO2=2NO+O2)因此,直接用余烬木条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气体混合物中O2的方法,已为多数实验者所否定.如何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O2;最近《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相继有文章讨论.笔者留心地多次做了这个实验,我想再作下面几点补证是必要的.一.用NaOH溶液洗除NO2集O2的方法是不对的如果把Cu(NO)2热分解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混合气体与水将发生多种快慢不同的平行反应:3N0。+H。0=ZHNO。+…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铜与浓、稀硝酸一体化实验的改进装置.此装置还可用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的性质实验、一氧化氮的检验、硝酸的检验、尾气零排放等多个实验.巧妙借助三通玻璃管,该实验装置可以实现浓硝酸到稀硝酸的转化,以及模拟制备硝酸的工业流程,且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氮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 从方程式上看,NO2与H2O反应后生成HNO3和NO3且反应后所得NO体积应为反应前NO2体积的1/3。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学化学课程中,铜与浓、稀硝酸的化学反应是探究硝酸化学性质的重要实验。铜是一种红褐色的金属,广泛用于管道和电线,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后将生成Cu2+,同时将生成二氧化氮,这是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棕色气体。此外,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和变化吸引着每一个人,也激发了大家对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讨。一、实验仪器准备及步骤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包括:2 L带软木塞的锥形烧瓶、20 g铜材料(如铜屑、铜线、粗铜丝和铜条)、150 mL  相似文献   

16.
题目在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7mol,向该溶液中加入100mL 8mol/L的K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若Al^3+与混合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比值为x(不考虑Cu^2+,Al^3+的水解及水的电离所引起的离子总数的变化)。则(1)x的取值范围为_。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 + 8HNO3 (稀 )   3Cu (NO3 ) 2 +2NO↑ +H2 O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 ,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需改进。2 操作步骤及现象          图 12 1 按图 1所示连接好仪器。2 2 取下b端胶塞将铜丝一端插入胶塞内约0 5cm处。另一端绕着玻璃棒盘成螺旋状。2 3 把U形管略向b端倾斜 ,从b端加入稀硝酸至满 ,将带有铜丝和玻璃棒的胶塞塞紧b端管口 (不能混入空气 )。反应开始由慢到快 ,液面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蓝色。随着…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动机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16页。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我认为有不够合理之处,由于在作为反应器的试管中存有空气,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的NO会立即被氧气氧化为NO2,难以迅速而准确地观察到五色的NO气体,也难以及时地停止反应。在各类化学教学杂志上已刊登了不少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比如有人应用不等长的U形管(下图所示)来进行此实验,该方案虽然克服了这两个难点,但在中学教学实践中。一个演示实验往往需要在多个班级连续进行。因此,它就显出有以下不足之处:(1)稀HNO3的用量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目的探索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规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相互转化的规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二、实验用品小药瓶2个(用剪刀扩大  相似文献   

20.
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 的反应及NO2 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 ,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 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 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