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以及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围绕"体态律动",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掌握达尔克罗兹身体运动语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体会音乐要素。以肢体运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实践探索,在今世界上是影响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体态律动由20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音乐教学诉诸于听觉、视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相结合,打开了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新途径。在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敏锐的节奏反应能力,在获得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开发学生用身体节奏去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丰富身体表现力的空间,从而达到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健美操作为一项全民运动,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运动者在轻松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各个部位以及身体各个关节的节奏性律动,在愉悦的身心氛围中达到健身、美体的目的。本文以健美操教学和训练中的节奏变化为研究对象,针对健美操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节奏变化的要领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基于节奏变化应当积极采取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4.
体态律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通过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唤起音乐的本能,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先生提出的.他认为:音乐本身是离不开律动的,并且律动和人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态律动将身体视为一种乐器,学生先聆听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做出相关联的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6.
吕冬梅 《考试周刊》2014,(47):179-179
律动是对聆听到的音乐做出有节奏的跳动和有规律的运动,以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能力的良好途径。进行律动教学首先要克服学生害羞胆怯的心理。让学生敢动,教师首先要主动大胆地做好律动示范,让学生了解律动不需要像舞蹈一样到位、优美,关键是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革新,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普遍运用。小学音乐作为小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其中律动教学是把音乐学习和身体运动相互结合,通过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目的。律动教学能让学生全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韵律的动作,调动身体各部分的感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堂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上加入音乐律动教学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要想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挥创造力,是离不开律动的。根据歌曲(乐曲)拍子创编律动的动作,以聆听为主线是律动的基础。根据歌曲(乐曲)的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以感受为主是律动的特点,把音乐和身体的韵律结合起来,以互动为主是律动的目的。律动教学是一个单独的训练方法,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全身的肢体动作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潜在感受力,使音乐课堂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林明燕 《天津教育》2020,(5):147-148
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运用体态律动是实现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学习的最有效策略。达尔克罗斯认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本身又是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所以,他的体态律动着重训练学生时刻敏锐地、有效地利用听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打破了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让音乐课堂有静有动,使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本文主要围绕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阐明了如何将体态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的观点与看法,以及现阶段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体态律动是个体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如下三种体态律动策略。1.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是指通过简单的、优美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材料律动,进而达到体验音乐的目的。音乐和舞蹈往往是一个整体,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  相似文献   

13.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打破了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让音乐课堂有静有动,使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本文主要围绕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阐明了如何将体态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的观点与看法,以及现阶段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态律动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初由达尔克罗斯提出.随着这种教学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和应用,在其后世界各地产生了与其理论一脉相承的奥尔夫和柯达伊的音乐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虽然产生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上各有特点,但是在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个方面的认识上惊人地一致.但是,以上音乐律动学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常常被简单理解为是音乐加舞蹈的身体有节律地运动而已.本文意欲通过对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的本质涵义的阐释,为音乐体态律动学的发展梳理清楚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体态律动是以身体为乐器,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的实践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节奏感、旋律感、感知音乐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身体自然的节奏韵律,通过律动可以将人耳听到的抽象音乐具象化。但体态律动与舞蹈不同,教学中不必刻意追求姿态的美感和整齐的动作,观赏性是次要的,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掌握音乐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体态律动教学特点的分析,阐述儿童音乐教学的律动设计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创编能力是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生学习和运用健美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音乐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结合健美操教学,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调差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探究—小群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探究—小群体"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健美操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音乐素养和实践等方面的创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集音乐与体育于一体的运动形式,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于我国。健美操运动通过身体运动来释放个人内心的焦虑、愤怒、悲哀、抑郁等情绪,进而培养人的控制能力。正因为这种强壮身体和控制心理情绪的作用,近年来,有相当多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方面一贯坚持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讲究音乐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一切教育内容。健美操是集舞蹈、音乐、体操与美学融合为一体,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运动项目,可将其所特有的音乐效果、音乐节奏、身体律动、美学成分科学综合地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为幼儿的音乐教育以及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开发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冬梅 《学周刊C版》2013,(7):188-189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以形成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律动教学"就是把音乐学习与身体的运动相结合,用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把律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律动教学法"辅助学生听辨音乐要素——节拍的强弱规律,理解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本文体现了节拍律动特点及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师生共同体验"律动教学法"在唱歌教学节拍中的实践与应用的有效性,进一步从视、听、动、想中提升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倾听音乐、表现音乐、歌唱生活美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