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在此刻。隔壁的小亮又和妈妈顶嘴呢!妈妈催他去写作业,他大声喊:“我再玩半小时游戏,就半小时!” 砰砰,是妈妈赌气在摔东西;咣当,咣当,是小亮在关自己的房门。因为,妈妈把他刚关上的门又推开了,他又去关。于是,这咣当声就成双响了。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学生》2014,(7):31-32
正刚刚开学,隔壁邻居家又开战了!就此刻,隔壁的小亮又和妈妈顶嘴呢!妈妈催他去写作业,他大声喊:"我再玩半小时游戏,就半小时!"砰砰,砰砰,是妈妈赌气在摔东西;咣当,咣当,是小亮在关自己的房门。因为,妈妈把他刚关上的门又推开了,他再去关。于是,这咣当声就成双响了。小亮是初一男生,相当聪明却成绩一般。妈妈说,只要他认真学,不拖延时间,成绩上来还是很快的,可小亮总是出"故障"。  相似文献   

3.
就在此刻,隔壁的小亮又和妈妈顶嘴呢!妈妈催他去写作业,他大声喊:"我再玩半小时游戏,就半小时!"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班主任》2013,(2):58-58
学生小亮病了,咳嗽不止,经常憋得小脸通红,不时还伴有呕吐,看上去很严重,我赶紧通知了家长。他妈妈马上领他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重感冒,必须住院治疗。小亮在医院里待了一个星期,病情不但没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焦急的小亮妈妈又领着孩子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是小亮患了神经性哮喘。一周后,小亮病愈出院。经历一番折腾后的小亮妈妈不无感慨地说:“多亏我给小亮换了家医院检查,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误诊真是害人不浅啊!”  相似文献   

5.
哈哈时分     
《中文自修》2014,(32):43
小亮被妈妈带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了让小亮不那么紧张,就指着他的耳朵逗他说:“小朋友,这是你的鼻子吗?”小亮看了看医生,转过头很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需要换一个医生了。他连鼻子和耳朵都搞不清!”  相似文献   

6.
老爸醉酒     
老爸今晚没有回家吃晚饭,直到我要睡觉了他也没回来。妈妈打电话催了他好几遍,他总是说等一下就回来。这个老爸,肯定又是喝酒去了,妈妈生气了,看他怎么办!夜深了,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声响:"咔嚓、咔嚓……"是钥匙开门的声音,过了好半天,才听见"咣当"一声关门的声音,老爸终于回来了。一听这开门的声音,就知道老爸又喝多了。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礼貌与说谎妈妈:你想要哪个苹果,小亮?小亮:最大的那个。妈妈:小亮,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小亮:难道要懂礼貌就得说谎吗?·轻松一刻· 夸爸爸三个孩子在夸耀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团长,全团人都得听他的。”“我爸爸是师长,全师人都得听他的。”“都比不上我爸爸,你们的爸爸都得听我爸爸的指挥,叫他们坐下,他们就得坐下,叫他们低头,他们就得低头!”“胡说,你爸爸是什么人?”“理发师。” 妈妈:你想要哪个苹果,小亮?小亮:最大的那个。妈妈:小亮,你应该懂礼貌,要…  相似文献   

8.
开心果     
你要说什么有一天,阿明买了三瓶果汁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小亮和他妈妈,于是阿明拿了一瓶果汁给小亮。小亮妈妈就说:哥哥给  相似文献   

9.
聪明的汽车     
琪欣 《中学科技》2013,(5):10-11
“亮亮,快点,要迟到了!”听到妈妈的话后,小亮迅速地吃完了早饭,背起书包和妈妈一起出了门。就在等电梯时,妈妈掏出了造型奇怪的汽车电子钥匙,按了下准备键。“妈妈,这是什么?”小亮好奇道。妈妈笑着说:“等会儿你就明白了。”说着,便与小亮一起乘电梯下楼。  相似文献   

10.
失去的一天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9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佩佳想再睡一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阴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母亲的眼睛。“你要知道,我的孩…  相似文献   

11.
偷吃鬼     
我原本是一个喜欢偷吃东西的小孩,可是我经过一次教训后,再也不敢偷吃了。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中午。出去买菜的妈妈临走的时候再三叮嘱我:“锅里正炖着东西,如果开了,就把火关小一点,等半个小时,再把锅拿下来。你表弟还等着吃呢!”“什么!连我都吃不到的好东西,让他吃!这天下也太不公平了。不行,我一定要看一看是什么好东西。”我自言自语道。锅开了,我本想把火关小,可又一想:如果……按照妈妈的办法做,半个小时后,她不就回来了吗?我才不会中妈妈的“缓兵之计”呢!我就把锅小心翼翼地端下来,把头凑在锅盖上面想像里面…  相似文献   

12.
<正>早上六点半左右,电话那头传来小亮妈妈激动的声音:"韩老师,我家小亮不知哪里得罪小秦同学了,小秦老在小亮面前说我家穷,难道他家很富有吗?再说,即使我家穷也跟他没有关系吧。""哦,您能跟我说一下事情的具体经过吗?"……听了小亮妈妈一番带着哭腔的叙述,笔者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马上安慰道:"小亮妈妈,您放心!我今天  相似文献   

13.
地震惊魂     
这件事发生时我12岁。 那天夜里,我睡得正酣,突然间被剧烈的响动惊醒。妈妈已经拉亮了电灯,就见窗子正“砰砰”地一开一关剧烈震动,户外仿佛是铺天盖地的巨大的风雨声,呼呼呼,轰轰轰,哗啦啦!  相似文献   

14.
典型案例: 小亮15岁,正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三。他从小就聪明活泼,以前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自从一次模拟大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后,小亮就变了个人,老喜欢背后乱议论人。上个月,他跟同学说,他知道学习委员偷别人的东西,其实,那个同学的手机只是忘在家里没拿。上周又发生了更过分的事,小亮居然说班上一位女同学因为不检点而怀孕了!这话一直传到班主任耳朵里,简直成了爆炸新闻,老师调查这件事情,结果当然证明又是小亮在胡说!  相似文献   

15.
鲁彦 《家教指南》2006,(4):22-24
“关黑屋”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涛涛5岁,妈妈对于涛涛的调皮捣蛋十分苦恼,经常气愤地大声叱责却不见效,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实在没办法了,她就拿出邻居传授的“杀手锏”——“关黑屋”。当涛涛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就把他关在壁橱里,立即产生效果,涛涛总算能老实一会儿了,妈妈对这个办法比较得意。日子一久,壁橱成了涛涛最害怕的地方,每当妈妈说:“你再淘气,我把你关起来!”他就非常恐怖,吓得连声音都喊不出来,后来涛涛竟然出现“口吃”。妈妈还没明白是自己造成的,以为孩子又在调皮捣蛋,直到问题很严重了,去医院看了医生,医生说是孩子心理恐惧所致,妈妈才知是自己的错,但是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课铃响后,只见教政治的王老师气呼呼地走回办公室,对九年级(2)班班主任说:“你们班小亮快气死我了,我让他来办公室。”旁边的我感到很诧异(我也任教九年级(2)班,小亮家和我同住一个小区。况且王老师是年级组组长,许多学生都很怕她)。原来,在政治课上小亮偷偷扔纸团被王老师发现后,王老师对其大声说:“你再扔!”小亮又扔了一次。王老师气得又大声说道:“你再扔!”结果小亮二话不说又扔了一次。  相似文献   

17.
牢记安全     
“安全”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许多人都认得,但又有多少人会深刻地去理解它呢?我想这与人们思想麻痹大意,缺少必要的安全自护常识有关吧!上个星期二,邻居家的叔叔用三轮车带我弟弟回家,他问我上不上车,我就上去了。路上,同班的小亮看见了,觉得十分好玩,一下子就跳上了上车用的台阶。我急忙说:“危险!下去!”接连说了几遍,小亮就是不听,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当我说最后一遍的时候,他跳下去了,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就在这时,后面有一辆摩托车紧跟上来了,幸亏司机及时刹车,小亮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小亮不扒车,时刻牢记“安全”这两个字,这场虚惊…  相似文献   

18.
老师的微笑     
正小亮,一个老实巴交、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向小男生,就这样默默地生活在一年一班的群体之中。开学一段时间,我开始关注他,因为他学习有些吃力。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时常告诉他如何跟上其他小朋友的进度,回家如何练习。他还是那样默不作声,状态依旧如此。一天,刚吃过晚饭,我接到了小亮妈妈的电话,这是他妈妈打给我的第一个电话。电话中,我能感觉到他妈妈的喜悦:"老师,今天小亮回来说,老师喜欢他了,因为您对他笑了,他到现在还高兴着呢……"  相似文献   

19.
罚跪     
我们平常最爱做皇帝大臣的游戏,一个坐着,一个跪着,那很有意思。可是真正被罚跪的滋味可不好受。一个星期日的傍晚,我正玩得开心,妈妈来了:“蓉蓉呀,今天的作业有没有完成啊?”我知道她每天都会问这个问题。就随口说:“早就完了。”“那好,我晚上7点钟检查作业。”说完,她走进了厨房。我一看表,糟了,5点半了!成语没抄,要半个小时,奥林匹克没有看,看一下,要半个小时;要做好,起码也得一个小时。还要看书、写日记,哪儿来得及呀!这么一想,就又去了几分钟。我赶忙去做,可是一看见字,头就发痛,还是等到吃了晚饭再做吧,我便又玩了起来。时间过得真…  相似文献   

20.
我校儿童中,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曾经很天真的告诉老师:‘我淘气,学习的不好,没有关係;我爸爸小时候比我还淘气呢?他更不好好念书啊!’教师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我祖母’。六年级有一个孩子本来很聪明,成绩是可以毕业的。但期中考试后发现他成绩退步,并且不念书也不做功课了。原因是他的家长告诉他:‘不要紧,你年纪还小,毕不了业就再留级一年吧!’于是他就索兴连功课都不做了。有一个孩子向家长讲特务如何可恶,反革命份子应当枪斃时,家长说:‘小孩子可别乱说,反正谁来了就说谁好,我比你懂的多的多!’孩子们因此便发生了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教师这样讲,妈妈又那样说,到底谁说的对呢?’但是另外有一个孩子向家长宣传以后,他爸爸说:‘说的对!去给你妈妈讲讲去!’妈妈便每天向孩子要求:‘来给我讲讲吧!我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儿童就在这种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学习不好了,但有的却学习的更好,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力求进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