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把世界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上也游离着许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思想的信息,由于认识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学生对其中的不良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容易遭受毒害。针对当前网络文化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德育工作者应直面网络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变量,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一、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现状分析1.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为了解学生上网情况,我们组织班主任和学生会对本校在校学生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参与社会、获取知识、捕捉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很多学生对网络使用不当,网络依赖性较强,批判意识较弱;网络娱乐、网络游戏时间过长;网络伦理道德能力较弱。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的科技支点和经济支点,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关注虚拟能力团体、关注信息的非对称性分布、关注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关注网络信息安全等,将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把人类快速带入网络信息社会,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初中学生作为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成长者,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深受网络影响。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把“双刃剑”,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高等学校受其影响日盛。特别是网络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学校主文化的消解及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的负面影响,迫切要求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占领网络领域思想教育的新阵地。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日益成为科技、文化、教育等传播的重要载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意识到:网络带给我们的并非全是福音。网络已经引发和正在引发社会、家庭、学校诸多的焦虑。青少年学生是多种年龄段中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他们是上网的主体。处在童年阶段向成年阶段过度的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极可能成为网络时代不健康信息的最大受害…  相似文献   

7.
当今之世,原来只为军事、科研和教育服务的因特网,正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网络冲击着社会,冲击着经济,冲击着军事,冲击着教育,也同样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如此来势汹涌的冲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在这个新坐标系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迎接挑战,决胜网络。一、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互联网(Internet)的形象化和趣味化,网络中的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有趣而直观,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给现代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网络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提供了信息盛宴,有的学生从中获益颇丰,有的学生却感饥荒,产生信息孤独。信息孤独对网络教学的影响是: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增加思想工作难度。避免和克服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需要树立网络学习意识;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网络教学硬环境;提高网站的质量,优化网络教学软环境;努力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信息孤独;开设网上心理咨询中心和网上求助中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各种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健康发展。同时,网络中的一些不良的、有害的信息也开始逐步侵害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为社会和思想道德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初中生德育的影响尤其突出.通过对城乡结合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及德育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德育现状堪忧:如思想政治课和信息技术课都有缺位、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合部初中德育问题的对策:培育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教给学生要对网络有所敬畏;对学生进行道德辨析能力教育;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日益介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学生又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主要群体之一,这就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网络的影响,以求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上网引导,充分利用网络以保证上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逾发显现出来,通过透视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从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建设有吸引力的校园信息网络,加强校园化建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上消极内容和信息对正在成长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工作,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技术堵截消极甚至反动的网络信息,净化校园网络,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社会生活。据统计 ,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是 35岁 ,上网人数中的 4 0 %为 2 5岁以下的青少年 ,特别是青年学生占很大比重。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方法和手段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有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开辟网络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 ,越来越成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并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重正确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给青少年创建绿色健康网络环境,为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第四媒体,正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师生员工的认知渠道、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刺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做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目前互联网已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网络社会,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正在不断扩大。据对我校学生统计,上网人数约占学生总数80%,"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29):146-14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分析网络信息及其特点,研究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提出应对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作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唯有坚持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才能激发这一群体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唯有深刻认识网络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影响,借助网络正能量的推动,才能解构和重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应提升正能量的引导力,以及网络媒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正面信息在网络正能量传播中的联动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网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正面的效应,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要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不但要使“两课”教育进网络,而且要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在重视校园BBS站舆论引导的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使网络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