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听”与“唱”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听”的角度讲,“唱”应该作为一个对音高形成认识的手段;从“唱”的角度讲,“听”应该作为形成音高感觉的有力武器;从人的心理来讲,必须把“听”、“唱”结合起来训练,才能获得音乐心理成熟的整体功能。在视唱练耳的各项训练中都应该遵循听唱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节奏、旋律为听众的听觉所感受,所以音乐又是听觉艺术。基于音乐的这一基本属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突出唱、听、奏的方法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单靠“听”去感受音乐,得到的音乐形象是不够清晰的,仅以“唱、奏”抒发音乐情感也是不够彻底的。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让学生“听”音乐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看”音乐、“表现”音乐,多元化地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而“听”与“唱”则是这多层面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唱”与“听”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音乐欣赏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鉴赏,更应注重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歌唱体验。  相似文献   

4.
教唱法     
在中小学的音乐课里,教唱歌曲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与训练,也要通过或结合歌曲来进行。教唱歌曲一般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下面我把这两种方法作一简要的介绍。听唱法听唱法是一种较初级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必经的阶段。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小学低、中年级。但目前,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致使中小学生的音乐水平较低,所以在其他没有视唱能力的年级,也可以暂时采用听唱法,逐步向视唱法过渡。听唱法可以分为全曲听唱与分句听唱。一般说来,全曲听唱只能教唱较短小的歌曲,而分句听唱则可以教唱任何长度的歌曲。分句听唱法比全曲听唱法有较多的优点,它能较准确、细致地解决歌谱上的问题,同时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为  相似文献   

5.
跑调大王     
有个小男孩,生来爱唱歌。他走路唱,洗澡唱,躺在床上睡着了还在唱……妈妈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唱,就去音乐班学习吧。”“不,我是高兴唱才唱的,”他说,“去了音乐班,恐怕我就高兴不起来了。”由自在地唱。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他唱的歌听起来怪怪的。“哎呀,真难听!”他的同学捂起耳朵,他们都是这个歌星、那个天王的歌迷,“你害不害臊呀,人家歌星打个喷嚏都比你的歌声好听一万倍!”他一点也不害臊,还是继续唱。“真不像话!”音乐学院的教授听了直跺脚,“你唱歌不按规矩来,一会儿三和弦一会儿九和弦,一会儿大调一会儿又小调。这、这、这成…  相似文献   

6.
稿源采珠     
江苏李冰谈教学中,我采用“听”、“动”、“创”、“评”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较好。“听”是素质训练的基础,是探索音乐奥秘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比唱更重要,教学生“会听”音乐,就能用心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动”是素质训练的强化,是表现音乐形象的手段。在学生自由地聆听了音乐之后,内心一定会充满情感,迫切地想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身体、眼神、表情、四肢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创”是素质训练的目标。一个没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创”就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7.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我清楚地记得,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上音乐课,尤其爱听且极其佩服音乐老师的“范唱”。记忆中,音乐老师每教唱一首新歌,“范唱”是必不可少的。自从录音机以及后来的音像视品普及以来,“范唱”被悄然打入了“冷宫”,退居“二线”了。上音乐课,老师只要按动一下键盘或轻点鼠标,动…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是学生们很喜欢的一门学科,他们都喜欢在课上唱唱跳跳,说明唱歌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如果老师把一节唱歌课弄得既沉闷又死板,那学生如何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呢? 一、妙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欲望 1.听唱法.听唱法不是简单的听一遍、模唱一遍,也不是反复模唱,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景——安静聆听——轻声模唱”的方法,在学唱歌曲之前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安静的教学环境,教会学生学会安静的听音乐,学会安静的感受音乐,进而欣赏音乐,陶冶心智.如在学唱《小纸船的梦》前,我首先提问:“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相似文献   

9.
魏彬 《教育艺术》2008,(10):31-31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道:“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唱一唱,听一听而已。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独特的审美能力。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 的听唱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听唱的渗透,能够促 使教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和实施音乐教学,而听唱教学实 际上就是提升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小学 音乐教学当中渗透听唱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 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听唱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有效渗透的 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 堂环境和氛围当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1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歌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享受音乐带来的冲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一种有效方式。音乐欣赏教学,离不开学生对音乐的聆听,需要学生对歌唱的兴趣。本文从“听唱融合”角度,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现两者融合的教学目标。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营造音乐鉴赏氛围,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引导音乐想象体验。实现小学音乐欣赏课“听唱融合”的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实力,更需要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针对性地教学。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但是多年来,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高中的音乐鉴赏都遵循着教师的说和学生的听的简单组合.忽视了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表达音乐感受渠道的发掘,学生们也经常感觉到“小曲好唱口难开”。正是这种教学形式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  相似文献   

15.
小班音乐教学的点滴体会杨化冰如何引导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怎样利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教育工具,使幼儿获取多方面的艺术感染和启迪?围绕这个问题,我在小班中进行了音乐教育的连续活动。1.引导幼儿学习听和唱音乐是听赏的艺术。小班幼儿都是第一次入园过集体生...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作文结缘在历史上早已有之。音乐对写作有激“趣”、激“活”的作用。说激“趣”是指音乐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生活中哪能没有音乐,青年学生平时就爱听,爱唱,轻松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  相似文献   

17.
郭辉 《湖北教育》2005,(7):122-12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考试形式,如开音乐会、  相似文献   

18.
罗诚 《江西教育》2011,(1):72-73
众所周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既然是听觉艺术,它就离不开“听”这一重要环节。音乐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听,使其准确唱呢?下面共同来欣赏《摇篮曲》这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中,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欣赏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求。因此.我认为音乐欣赏课应在“听、唱、想、说”这几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听歌     
我不属于“音乐发烧友”,所以我对当今歌坛的故事知之甚少,一些“很流行”的歌曲也唱不出来。但这并不等于我不喜欢音乐。我认为在人生中若缺少了音乐,将是一大憾事。我经常听收音机,主要是听歌。现在的音乐节目确实多,从大陆到港台,再到国外,从最新的到最老的歌都有,同时也省得我为音带的价钱发愁。不过,不少国外的歌太“花”,太注重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