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网络出版和电子书技术中,有两种文件格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成为目前事实上的标准。在当前已有的电子书格式中,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是eBookV1.0规范OEB(Open e-Book Publication Structure1.0)和PDF(PortableDocument Format)两种格式。国内推出的则是CEB(Chinesee-Book)格式。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e-BookV1.0格式: e-Book V1.0(OEB文件格式)是美国关于电子书和电子出版业的格式标准,由1999.9开始编…  相似文献   

2.
想给“e-Book” 讨个说法 “正宗” 出版行业的人到如今还说不清楚的“e—Book”,早已成为2600万中国网民及数百万PDA发烧友的部分生活。现在到网上输入一个“e-Book”或“电子书”,竟可以检索到3900条之多相关信息。除去所有的媒体报道,剩下的就是各说各是的“e-Book”。 e-Book是什么? 是Electronic+图书+杂志+报纸?丕是+所有可供阅读的信息? 是支持一定文件格式的浏览器或是阅读软件,即行业称为“reader”的东东? 是可供阅读的内容载体如pc机阳手持阅读器硬件,…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将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听过了国际网络出版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汹涌地拍击着互联网的涛声,看过了美国的网络出版弄潮儿们的飒飒英姿,我们总算盼来了中国业界对于网络出版的一些真正的消息:北大方正最近推出阿帕比“Apabi”中文网络出版《e-Book》整体解决方案。 北大方正在行动 Apabi有一个不上口的中文名字:“阿帕比”。 Apabi中的5个字母A、P、A、B、I分别是英文auther、publisher、artery、buyer、internet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  相似文献   

4.
在e—Book硬件(电子阅读器)方面,国外与国内并不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国外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有了一定的市场,而国内的同类产品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在做着探路性的工作。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正在投资研发和生产e-Book硬件的厂家有20多家,还不包括兼有e—Book功能的PDA生产厂家。其中,很多厂家还处在研发阶段,一部分厂商已有样品甚至升级产品面世,有的厂家还正式进行了产品的新闻发布。但真正走入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的却寥寥无几。 本刊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陆续介绍这些躲在深闺人未识的和已经浮出水面的最新阅读工具。  相似文献   

5.
电子书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已有的电子书中,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是eBookV1.0规范OEB(Open e-Book PublicationStructure1.0)和PDF(Portable DocumentFormat)两种格式。国内推出的则是CEB(Chinesee-Book)格式。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e-BookV1.0格式: e-BookV1.0是基于XML1.0规范,是XML1.0的一种特定实现,所使用的DTD文件由Open e-BookOrganization给出。Open e-Book Organizati…  相似文献   

6.
在Comdex大会上微软推出了一款便携式薄型个人电脑(TablctPC)的原型.据称有与阅读传统图书一样的效果,支持与在纸上写宁差不多感觉的笔输入功能; 两三年之前美国市面上就出现了两种电子书阅读器: SoftBook和Rocket Readeer, Amazon、巴诺书店都推出了专门的e-Book书店; 美国恐怖小说家史蒂芬·金在网上成功发行e-Book《骑弹飞行》;…… 其实中文互联网上的电子书早就不是什么希奇事,许多早期网民大概都有在网上读金庸、古龙的经历。不过这一次e-Book个再是那些习惯…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乐观的预测,2002年,全球e-Book数量将达10亿册,到2003年,包括软硬件的生产,网络销售 和出版发行在内,中国电子书市场总量也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人们相信:无论是全球还是在中国,e-Book和网络出版前程似锦。 面对巨大商机,中国大陆商家闻风而动,其反应之灵敏一点也不亚于国外IT企业。中国人很快就将电子书(阅读器硬件)由概念开始走向实际运作阶段:辽宁秦通电子图书有限公司生产出了“掌上书房”(汉化的Rocketbook?);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津科电子书阅读器,一面世就受…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1,(4):38-38
对于E—Book工业来说,过去的12个月意味着对现实的反思,这同高技术领域的大部分同胞如出一辙。去年六月份,E—Book出版商在快速的销售收入,恢复断版图书、明显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具有过高的期望,现在这种期望为诸多因素所扼制:数字版权申请障碍、高涨的转换成本、内容管理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通俗小说几乎没有兴趣。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市场可能是导致 IPO消失及对E—Book企业投资明显减少的原因,但是不能忽视众多电子裁缝在争先恐后地找寻赢利模式的事实。但是迅速改变的商务模式、令人失望的销售数字…  相似文献   

9.
网络电子图书—出版界的新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图书(electronicbook) ,也称数字图书或e Book ,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纸介图书的数字化表现形式。电子图书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1981年出版的《TheRandomHouseElectronicThesaurus》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可用于商业目的的“电子图书”。1995年 ,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com开始通过互联网销售可本地打印的打印图书(printbooks)。1998年 ,在Comdex98上 ,eBook作为又一个即将兴起的消费类电子热点产品 ,受到了…  相似文献   

10.
刘影 《电子出版》2001,(4):29-31
网络问世以来,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充实的传播内容引起传统媒体的恐慌,传媒业界一片惊呼“狼来了”。而如今“以比特为文字载体,将文字以字节的方式刻在因特网上”的网络出版也同样在传统出版市场激起阵阵涟漪。有人称网络出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为传统出版开辟了一条全新而灿烂的道路。 2000年美国小说家Stephen King的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作为第一本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版本的书,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学教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世纪80年至80年代,中国出版界人士对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名称因广泛地宣传始有体会,90年代末,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上售书站点逐渐增多,出版界在立足于传统图书生产匠同时,也期望能利用因特网,利用新科技,以网络为纽带,以数字化信息为媒介来发展,此时,计算机,服务器,网线等硬件问题可以通过资金解决,而使出版界人士犯悉的是缺少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人才。数字化环境下,出版业务要求的不仅是了解和熟悉出版业务者,而且要求具备关于网络的全面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创新素质的休才,出版面临人才需求的严峻挑战,也即是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人才培养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e-Book知多少     
e-Book也通常被人们称为电子书,现在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类具有规模的产业。经过几年来各路豪杰的不断努力,市场上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粗浅的划分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各自的代表有: SoftBookReader可算是第一代, RCA REB和Franklin  eBookMan作为第二代,那么 Hiebook就是第三代。此外,日本和国内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产品。 SoftBook 灰度级、背光、LCD触摸屏;8MB标准内存r,内置 式33.6kbps调制解调器,重1.3kg;可充电锂电池,可支持2到5小时持…  相似文献   

13.
谈谈网络出版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炼 《电子出版》2001,(11):23-25
出版界对网络出版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虽然对于网络出版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网络出版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出版和销售eBook的行为。eBook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化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换方式的一种崭新的信息载体。 网络出版从诞生起就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人的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读竹简,到现代人的读书,是人的一个进化的过程,经过大概有1万年以上的进化过程,使人的眼睛和书的大小、距离、纸张质地、对比度、光亮程度来讲,达到了最佳的一个度,因此要重新塑造一种阅读习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目前e-Book的阅读主要是基于PC机平台的。2000年初美国杂志的调查显示,目前在e—Book的阅读工具中PC占据了72%,而其他PDA手持阅读器,如 Every book、Palm、Rocketbook、Soft book等只占 28%。但该杂志同时指出,伴随PDA…  相似文献   

15.
陈军中 《电子出版》2001,(10):17-20
对于在传统图书领域工作的人们来说,了解出版行业中近些年出现的电子与网络出版对于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于一部书稿的取舍可能决定了一位编辑半年或一年工作的成果,而对于出版社战略性的选择,则涉及一个出版社的兴衰。在对待电子和网络出版的态度方面,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认为,电子及网络出版离现实生活还很远,“电于和网络书不符合现今人们的阅读习惯”这句话就有足够的说服力;另一种观点可用PC W。id卜的文章标题说明一 (—B。。k,古登堡时代的结束》,文章声称印刷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复印出版商”●魏龙泉美国出版社有一个惯例,当一本书的销售已下降到最低点,而不再有利可图的时候,出版社便宣布这本书“绝版”(OutofPrint),把它从在版书目(BooksinPrint)中去掉,通知书店将未卖出的余书退回。同时,美国出版界和...  相似文献   

17.
沙莹 《新闻世界》2009,(8):171-172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和普及。光与电逐步取代了铅与火,传统印刷出版领域展现出全新的广阔发展前景。电子排版使出版周期大大缩短,即时出版的概念已渗入出版界。网络出版(e—Publish)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在取消通常的照排、制版、印刷和装订等工序的同时,也取消了邮局的征订、发行环节,再也没有运输上的麻烦与费时,一切都可从电脑屏幕上办理完毕。  相似文献   

18.
移动阅读点亮出版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6日,第六届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如期召开。与以往五届不同的是,本届峰会全部采用网络形式,打造"永不落幕的出版峰会"。在此次网络版数字出版峰会上,移动阅读成为出版界人士以及网友关注的焦点。由出版社、数字出版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整党中,从出版社领导的角度,对出版工作作了检查。我们的初步检查是: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出版过思想、格调低下的书,没有偏离党的出版方针;特别是几年来出版界几次出现了冲击党的出版方针的浪潮,作为文学出版社,如果要推出一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2000,(3):24-24
不久前美国《时代(TIMESS)》杂志举行了“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苹果电脑公司的iBook便携式电脑与日本川久保玲和法国艾特南联合设计的CommesDesGarcons2 绿色香水瓶共同获得了“年度最佳设计”奖,专家们对iBook“没有麻烦的接口”交口称赞。一这已经是苹果电脑公司连续第M年在《时代》杂志年度评选中名列前茅,1998年12月,iBook的兄长iMac获得了同一家杂志颁发的“1998年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10大工业设计”第3名。外型蓝/黄相间、象漂亮玩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