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西周都城体系的演变与岐周的圣都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城体系的角度研究都城政治地位的变化是古都研究中必须的手段.在都城体系中,有圣都与俗都、主都与陪都等都城关系.西周的都城体系中有三个都城: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宗周是西周的主都,成周是西周的陪都.作为周的"圣都",岐周是国家重要的祭祀中心,它不仅是周族发迹的地方,而且承担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拥有大规模的宗庙建筑,这些远非"俗都"宗周可比.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城地位也在变化,岐周在西周中晚期逐渐丧失了圣都的政治地位.西周的都城体系和圣都制度对后世各政权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孟祥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4+101-94,101
CorelDRAW软件有着强大的绘图与图幅编辑功能,特别适合于地图的制作。了解CorelDRAW软件的一些功能、在图幅裁切中应用的方法以及一些技巧和裁切流程等,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早期国家既不同于现代国家,也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古代国家有所区别。西周是紧接着周人原始社会的解体而出现的国家,它具有许多从原始社会继承下来的旧传统。各种奴役关系都已存在,却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占有明确和绝对的优势。同对,西周国家又不断地扬弃着原始残余,始终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中。西周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复杂性及不稳定性,正是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前言】 孔子有“不足徵”之说,此篇借用“足徵”二字,以示立意允洽。 西周王年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础,西周不明,遑论夏商。唯其如此,说多纷繁。此篇乃承继先师张汝舟先生之说,将西周年代的主要依据一一列出,希望得到学术界的批评,以求共识。 需要说明的是:  相似文献   

5.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以形态教学为核心的学科,直观性很强,因此合理、正确的应用图,加强学生的记忆,以期在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文章从备图、解图,科学地应用图,绘制板图,以及在预习、复习和考试中的用图等几方面阐述了图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由英雄、个人创造的。平民从古至今都是社会上最重要、比重最大、力量最大的群体。而西周作为奴隶社会最后一个且最发达的国家,其通过层层分封,把社会分为贵族、平民、奴隶三个阶层,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世所应用并发展。而奴隶社会的"民"与封建社会的"民"的构成是不一致的,本文通过古文献,研究西周"民"是由士、农、工、商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70年代,刘彦佩通过构造图的辅助图,得到判定图是否平面的充分必要条件.图的标号三元图刻画了图的内在结构,也可以刻画图是否平面.证明了图的辅助图是否平衡以及标号三元图是否平衡是等价的 ;并进一步指出,用辅助图来判定要优于用标号三元图.  相似文献   

8.
史念海教授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60年来,编绘过500幅以上的历史地图,涉及历史地理学几乎所有学科,内容丰富,绘制精详,影响很大。主要成就有三:运用地图法和实地考察法大幅度提高了历史地图特别是自然地图、军事地图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在对中国运河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绘出一系列运河图,集运河图之大成;各类经济地图内容充实,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某些图具有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二部图从独立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到了二部图判定的一个全新的充要条件:图G是二部图的充要条件是 H G,α(H) 12|V(H) |.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大规模矢量电子航道图(electronic nautical chart, ENC)的Web应用,基于开源的GeoServer地图服务器和前端OpenLayers地图API,提出ENC矢量瓦片技术方案,包括ENC数据处理、矢量瓦片的生成发布、矢量瓦片的访问和绘制、显示样式的切换、基于矢量瓦片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应用等。方案在湖南Web ENC综合应用系统中进行验证和测试,充分利用矢量瓦片的高分辨率、实时渲染、可交互等特性,实现整个湖南水系矢量ENC数据在Web页面上的灵活显示和应用。应用案例表明矢量瓦片技术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周时期,瞽、史、祝、宗等宗教人员同时具有谏诫王侯的世俗职责,其谏诫的方式与其宗教技能有关。这一点体现了西周政治形态的特征。瞽史等由于知天命、通鬼神的文化背景,拥有了超越世俗的权力;周公依神道设教而预设的政治秩序,为瞽史训诫王侯保留了足够的依据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赵汝愚是宋朝惟一的宗室宰相,是宋代宗室中的英才。通过对他任职福建、广交闽籍士人及其后代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综合考察,《宋史》编撰者对赵汝愚的评价是符合事实的,他是"宋之公族"中以"术业自现"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商周时期,社会基层组织由众多的族氏构成,族氏的联合与联盟是当时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相互联姻、军事联盟、政治联合三种形式。其中政治联合是构成族氏外部关系的主要方面,表现为商、周王族与各同姓及异姓族氏之间不同类型的联合。重视和研究这些形式和类型不同的族氏联合与联盟,对于深入认识商周时代的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嬴秦族起源于山东。唐虞之际因功赐姓嬴氏 ,被封于秦。夏末归商 ,参加过灭夏的战争。在商代“嬴姓多显 ,遂为诸侯”。商末以来 ,嬴秦子孙中有西迁今山西者 ,有西迁陇右者。西迁陇右的嬴秦子孙 ,遂成为西周王朝镇压西戎的一支政治力量 ,并在与戎狄的斗争中被封为诸侯 ,建立了秦国———这就是后来消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秦王朝的前身  相似文献   

15.
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到两汉大一统盛世,中国经过了一个由周小一统中国之分裂而进至于汉大一统中国之建立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对应,先秦两汉士人也经历了一个由“闵周”、“从周”以至于“崇汉”的精神进程。作为民族的心灵历史、精神历史,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大赋,正以文学的形式对先秦两汉士人由悲悼、向往小一统中国之过去到拥戴大一统中国之现实这一精神进程做出了历时态的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解释古史所载周武王“乱臣十人”为周之治臣周公、召公、毕公、荣公等人的说法不确。梳理历代学者的注解,结合商周之际的相关史实研究表明,“乱臣十人”不是周之“治臣”而是殷商“叛臣”十人,他们在兴周和灭商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这一记载的史料价值,对认识商末周初的历史巨变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古文字考释法等研究方法对殷墟甲骨文及卜辞中所见商代摔跤雏形进行了考证。主要结论:中国摔跤运动最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在商代被广泛称之为"鬥",其本义就是指两人徒手相搏,有技击、对抗的性质;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有关商王及贵族亲自参与的"鬥"活动,是早期"武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到西周时期,由于地域与方言的影响,摔跤被称之为"角",成为官方讲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秦统一六国以后,广泛称之为"角抵",并成为官方讲武的唯一内容。商代晚期甲骨文中的"鬥"与西周时期的"角"以及秦统一以后的"角抵"运动是一脉相承的。从时间跨度上讲,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晚期的摔跤雏形"鬥",要比秦统一以后的"角抵"早约1000年,由此可以追溯我国摔跤运动到3300多年以前商代晚期。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是因周人宗法制完善后弱化母族母系地位势力而导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论商周时代盟誓习俗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至西周时期盟誓习俗的变化以成、康前后为界,分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其中成、康时期通过盟誓将异姓宗族纳入周人宗法统治秩序,是周人与殷商等部族能够相互融合的关键。分封、朝会、祭祀、行刑,使宗法观念与盟誓习俗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民族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织女、牵牛两星的称谓,最早见于《诗经》。西汉初的长安,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开始生成,长安斗门今存西汉牛女二石像,这是牛女星宿最早的人形化。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神话的人物和情节已经定型,唐宋以后在民间口传中又进一步演进。七夕节俗也起源于长安。西汉初长安已有七月七日守夜乞愿、穿针乞巧的节俗,六朝时传播到江南,至唐代已风靡全国,尤以长安为盛。长安斗门的石婆庙庙会正是七夕节俗生动的载体,附近的牛女二石像石婆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是弘扬七夕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