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推出的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一大批中央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将从中受益.这一重要举措,从理论层面,将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中央文化企业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从实践层面,优先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中央文化企业势必会以老带新、以点带面、以中央带地方、以先进带后进,推进整个新闻出版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8月,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推出的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一大批中央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将从中受益。这一重要举措,从理论层面,将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中央文化企业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从实践层面,优先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中央文化企业势必会以老带新、以点带面、以中央带地方、以先进带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4,(10):6
正近期,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起的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一大批中央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将从中受益。这一重要举措,从理论层面来说,推动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了中央文化企业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从现实层面来说,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使一些大型文化企业如虎添翼,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更加有效运转,对一些中小文化企业而言,则具备了投身数字出版的启动资金,不必再对涉足数字出版望洋兴叹。  相似文献   

4.
“同宗”期刊小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贯彻实施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中, “同宗”期刊小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形式,是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结构性弊端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而为实现报刊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首先梳理天津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升级现状,包括"141"发展战略、广告客户结构合理化、着力活动营销、探索子报子刊的公司化运作等。然后从政府行业政策及集团经营层面提出建议,包括政府应扶持两大报业集团转型升级,集团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深挖整合资源、释放品牌潜力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话语表达和行为方式,还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社交媒体语境中公共领域的失守:技术层面,互联网络的局限性;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矛盾升级并细化,公众立场不一;个人层面,个人追求个性、独立、物质,出现身份认同危机;主体层面,公共领域私人化,私人领域公共化。  相似文献   

7.
任昌辉 《东南传播》2014,(10):77-78
新媒体的勃兴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纷纷推行数字化转型。然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却面临着转型观念不成熟、运作模式未成型、盈利模式仍单一等困境。因此,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亟待升级,笔者从观念、管理、内容、产业四个层面提出升级路径,希冀对我国报业数字转型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早在"十五"之初,湖北省就提出"武汉城市圈"这个战略构想,到"十一五"初期又从战略层面逐步升级,直到2007年12月升级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当初,  相似文献   

9.
高义朝  赵民胜 《传媒》2023,(1):35-37
大众报业集团近年来明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将融合转型作为重要突破口,扎实推进集团主要业务由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体来看,集团在管理层面不断深化改革,在内容层面不断守正出新,在运营层面不断迭代升级,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融合转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小出版企业转型升级是数字信息技术变革和人们阅读需求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整个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新三板"挂牌出版企业是具有成长性的中小出版企业。文章以"新三板"30家出版企业为样本,从价值链和资源优化角度分析其转型升级路径,在业绩、行动和制度关系层面总结特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学业界已有研究和实践,对生成式出版的开放性内容生产、低成本高效率、一站式出版流程、个性化用户服务等内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生产可供性、行动者网络对生成式出版的实践进路进行客观总结,同时从技术层面和行业层面作出必要反思,以期为新时期出版业布局新赛道、新领域,以科技赋能出版新兴业态,加速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给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注入新的元素。传统出版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充分发挥媒介融合优势,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只有注重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发展,才能有助于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但是在转型升级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问题以及发展的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为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蔚华  陈丹丹 《科技与出版》2021,(6):前插3,5-16
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在中央大力推动和出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出版融合开始向深度扩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上阅读、线上培训等成为常态,又加速了出版融合的步伐.2020年出版融合在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方面都有新的进展.理论研究层面,中国出版融合研究成果数量再创新高,研究热点比较集中;宏观政策层面,聚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著作权法修订、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纲要等5个重点;产业实践层面,集中在出版融合产品体系革新、全产业解构与升级、商业模式升级、作业模式变革、出版共享平台初步建成、出版"走出去"加快6个方面.此外,作者针对"出版融合"在理论研究、宏观政策和产业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靳淑敏 《出版广角》2021,(19):65-67
由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社会阅读领域正发生深刻变化,智能阅读渐成"新常态",这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多感官内容设计和组合式体验营销两大层面对少儿智能图书的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展开研究,并着眼于智能时代少儿出版业在移动化、知识化、智能化方面的改造升级,探讨深度出版融合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要想更为有效地减少与遏制媒体的出错,关键还在全面整合此前媒体纠错的各类经验,尽快将其优化、升级到一种相对更为统一、权威的制度层面,从而让更多的媒体真正感受到制度硬化后的现实成力.  相似文献   

16.
李祖平 《传媒》2016,(19):14-19
面对6.56亿手机网民中的5.14亿网络视频用户、3.25亿网络直播用户、3.91亿网络游戏用户这些极具震撼力的受众数据,传统出版业正着力于国家层面的转型升级战略,与新兴出版业深度融合,在移动出版领域加速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自2010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领域在宏观政策方向上的变迁以及由此带动的产业发展升级,从技术进步、媒介融合、跨界融合三个层面综述了国内大型出版集团的成功探索,并指出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所面临的自身问题与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18.
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带给竞争情报界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峰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0):22-25
“十一五”期间开始实施的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是引领我国工业制造经济向知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事件,将在服务外包产业引发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众多竞争情报问题,求解这些问题将为我国竞争情报界带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带给竞争情报界的机遇主要包括提供了新的用户群、新的业务增长点、发展队伍的机会等。带给竞争情报界的挑战主要包括对竞争情报从业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挑战、对竞争情报咨询服务机构核心能力的挑战、对竞争情报社团与教育培训机构综合能力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9.
常诚  邓烨 《传媒》2024,(2):37-39
国产电影的工业化进程,革新了新主旋律电影的内在性生产逻辑,重塑了新主旋律电影的外在性表达方式。在生产逻辑层面,具体表现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类型化的市场运作、技术化的实现手段、持续化的创新动力;在表达方式层面,新主旋律电影从世界观概念、主题立意、角色塑造、视听表现等多个维度都表现出了瞩目的突破与创新。工业化视角下的新主旋律电影愈发有票房号召力、强大的引领作用,持续驱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突破。  相似文献   

20.
刘晓妹 《出版广角》2021,(12):40-42
在深度融合、多元创新的新时代,我国出版业不仅呈现纸电声一体化融合出版态势,还借助"出版+文创"实践不断延伸自身产业链,以跨界协作促进文化生产,为自身的业务拓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合力.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部分出版机构的生产与传播实践为切入点,从融合出版和体验经济两大层面,诠释党史教育出版的内容升级和体验式营销,以期为行业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