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2.
杨萦子 《出版参考》2011,(34):20-21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3.
李胜利 《新闻世界》2014,(4):257-258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期刊也由传统的纸质媒介逐渐向电子媒介转型。数字出版在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期刊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完善资源,改进服务,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领域,数字阅读运营商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但是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许多网站虽然早已上线,但是其内容仍然囿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出版的全方位运营,数字出版的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以豆瓣阅读这一专注于数字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做出分析,进而探讨其给数字出版行业带来的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11-11
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5月30日,由方正集团主办的“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创新·共赢”。国内新闻出版行业近千人齐聚会场,共话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会上发布了方正集团数字出版战略,并推出了一个数字出版物发行平台——全新的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能够在线为读者带来几十万种正版电子书和上百种数字报纸,在给读者带来轻松阅读感受的同时,与出版单位实现利益上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董炎 《现代出版》2013,(4):48-50
数字媒介给传媒业带来变革,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相对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介对于内容的"伴随文本"传播更为重视,更能吸引新生代读者群,但数字出版媒介带来了碎片化、跟风式及浅阅读等阅读消费危机。数字、传统出版媒介应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同样应当对于文化有所担当,而传统出版则应融入数字出版媒介的传播能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领域,数字阅读运营商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但是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许多网站虽然早已上线,但是其内容仍然囿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出版的全方位运营,数字出版的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以豆瓣阅读这一专注于数字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做出分析,进而探讨其给数字出版行业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传统美术出版在数字出版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外延,抓住"读图"这一时代阅读趋势,以图文并茂的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然而,美术出版并未能逃脱读者分流、市场份额缩水等数字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传统美术出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分析机遇和挑战,为传统美术出版的未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的读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东亮 《出版科学》2011,19(1):22-25
读者与技术、内容共同构成数字出版产业的三大要素。技术催生数字出版产业,内容明确数字出版产业实质和盈利模式,读者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壮大,最后强调要形成数字出版读者观。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初期,读者作为消费中心被过度消费,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不能仅仅成为产业链末端给数字出版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消费中心,更应是文化意义上身心健康、接受效果备受关注的观照中心.实现读者角色地位从消费中心到观照中心的提升,是一个关乎理论构建与现实影响的大问题,值得学界业界同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编辑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泰 《出版广角》2018,(15):47-49
数字出版时代,如何适应新的出版方式给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和要求成为衡量一个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编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对编辑身份的挑战为出发点,提出编辑要实现两方面的思维转换——"以读者为中心"和"内容为途径,关系是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出版编辑的思维创新,一是学会梳理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需求,二是善于利用读者关系网实现期刊内容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2.
出版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双重价值属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阅读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者从核心内容、关系网络、品牌价值三方面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的生产、消费过程,实现数字出版中出版方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互动.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读者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经济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价值转化,在生产与消费领域都重塑数字出版双重价值,推动了数字出版物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推动了出版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评价的统一,推动了出版行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出版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数字出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应建立统一的"云出版"标准和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并搭建高效的"云"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阅读服务,实现数字出版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外数字出版法规政策与产业的关系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法规政策的某些问题对产业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在分析欧美数字出版法规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后,结合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应进一步发挥法规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三大积极作用,即保障、引导、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给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出版业也是如此。2014年3月,"京东出版"的第一部"私人定制"图书出版,以读者为导向的按需出版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初现曙光。对于出版社来说,把握读者的兴趣,降低出版成本与风险,使用大数据是一条最为明确且又符合数字出版时代要求的策略。积累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实现"私人定制"——当代出版社利用大数据,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开展。  相似文献   

16.
周斌 《编辑之友》2018,(3):14-20
从网络阅读文化研究成果和传播效果理论中获得启发,孕育数字阅读负面影响的内容维度,构建数字阅读负面影响的调查框架,设计各维度的核心内容,形成调查问卷;依据项目要求组织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字阅读在阅读习惯、生活节奏、学习与工作状态、身心健康、精神面貌、是非判断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给许多读者带来比较严重、日益突出的消极影响,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消解.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升级,并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出版形式,如电子(网络)图书、电子(网络)期刊、手机报纸等等,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一种出版方式,更重要的在于给人们带来了阅读方式的转变,给业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电子书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书产业与数字出版引发的阅读革命给图书的出版、发行和服务带来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图书馆的上下游产业,同时给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样本馆藏、核心馆藏和虚拟馆藏,采用密集书库、藏阅分离的空间布局,建立多种合作获取图书资源模式,提供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一体化检索,建立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整合评价体系,以应对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和读者阅读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变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数字模式改革正高速进行着。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的图书出版给传统的图书出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图书出版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需要在严峻的现代发展形势下积极创新,寻找发展出路,以达到在现代化数字出版时代有自己系统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数字出版进行了系统阐述,以及给传统图书的出版带来的严峻考验,并给出了现代社会传统图书出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迅速,传统出版要想成功应对挑战,并在数字出版上有所作为,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推进.本文就此探讨影响数字出版发展的六个关键问题,希望能给业界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