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简讯     
这样的通知,在学校里呆过的人应该不会陌生。成绩分析会上的考试成绩曲线图、柱状图想必教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了解。这些考试成绩的图形,实际上是把班与班、同科或不同科的教师之间的考试成绩,以表面上看似科学的形式排列出来作比较。看到那一个个无声的曲线、柱子,你有什么想法呢?你怎么看待在教师会议上公布成绩曲线图、柱状图的做法?你认为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各科在总成绩中的贡献,各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排位?或者,你是怎么看待考试成绩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的呢?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日,《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在这个地方性法规中,有一条是根据未成年人的意见创设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今后,上海的教师如果当众室读或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就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这种做法,你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3.
案例描述: 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我班的赵刚同学突然冲了进来。对我说:“老师,我要退学!”赵刚是我班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前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均排名年级第一,他怎么会想退学?我感到十分惊讶。“复习迎考的关键时刻,你怎么要提出退学呢?”我问道。赵刚沉默了许久。我看他不想说出原因,便对他说:“你先别急着退学,老师给你两天时间,再考虑考虑好不好?”赵刚走了,我陷入了沉思,我担任高三(3)班班主任以来,赵刚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今天的举动实在让我不可思议。是什么让他产生退学的念头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7,(11C):31-31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班里有多少男生和女生? 你怎么看待男女分班呢?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相似文献   

5.
一、管理困境:被“统一性”埋没的“有效性” 一位骨干教师来到校长办公室,单刀直入地说:“校长,只要你每个月多加两百块钱给我,我就保证把这个毕业班的成绩搞上去。”校长在片刻的震惊之后,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多加两百块钱,你才能把这个班的成绩搞上去呢?既然你有能力把这个班的成绩搞上去,又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呢?成绩上去了对学生多重要呀,对学校也是一件大好事,也有利于你自己的专业发展呀!”该教师觉得很委屈:“让学生成绩更上层楼的确让学生与学校都受益了,但我付出了比其他教师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我又能得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对不起,问你—— 曾经有在街头被人拦住,然后对方向你乞讨的经历吗?你给他们钱吗?你怎么拒绝的呢?你是呵斥两声不屑一顾呢,还是给他零钱再加几句循循善诱的话?你是沉默是金扭身离开呢,还是多多少少心里难过,然后留下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7.
喂,你     
喂,你干吗呢?给我过来,你怎么能耍大牌呢?我是你的朋友啊!你怎么对我爱理不理的啊?我得罪你了吗?你倒是快过来给我说清楚啊。不然,你就完蛋了。尽管平时你总是欺负我,老在我的胳膊上乱画,还把我最爱的“小博”给弄丢了,那可是我最喜欢的呀。但,不要紧,  相似文献   

8.
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不少班主任常会感叹教师在日常事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还是做事不得力。如,明明规定了每周打扫,却总有学生不去打扫;三令五申自修课不准讲话,却总是屡禁不止。看看班级中的规章制度,并不比其他班的少,也不比其他班的差,可怎么有些班的班主任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呢?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执行力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1.
了解教师和学生。这是鼓励他们的第一步,否则你怎么知道有什么不同呢?比如说一个总是很早来校的老师,怎么突然来晚了呢?在操场上,在饭堂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应该深入到师生中去,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电大》2006,(11):63-63
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一个高二普通班学生,在这里,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希望上大学,于是大多没有心学习,可是看上一届。我们普通班还是有人上二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呢?这种气氛之下,我该怎么办呢?求求你了,告诉我。  相似文献   

13.
高三生活开始一段时间了,也许你拼尽全力去学习,可考试成绩却不如己愿;很多学习计划也没有按计划完成;别人的成绩在提高,自己好像没有多大变化……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有期望,担忧也不少,究竟怎么能过好这个高三呢?  相似文献   

14.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好多学生还是整天为了做题而做题,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做的题多,掌握的知识就多,直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怎么分数那么低?好多熟悉的题目都没做对,是什么原因呢?也就是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已不灵了,我们必须寻找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利用解题后反思可助你跳出“题海”,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件事:临淄区某初中学校初一级部,张老师和李老师分别担任一班、二班的班主任。期末,学校进行班级综合考评时,一班成绩与二班成绩悬殊甚远。这使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大吃一惊,一向管理严格、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张老师,怎么“败”在一个师范毕业只有两年、没有多少教学管理经验而活泼爱笑的李老师的手下呢?一时间,学校领导、教师议论纷纷。其中教务处刘老师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刘老师把出现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冷脸效应”和“笑脸效应”。刘老师这样分析道:张老师教学管理一向严肃,说一不二,学生见不到他的笑…  相似文献   

17.
去年秋季,我正在给二(3)班学生报名,隐约听到背后有低低的抽泣声,转身一看,原来是吕苗苗手里攥着学费。泪眼模糊的站在我身后。我吃惊地问:“吕苗苗,你怎么了,怎么还没去二(1)班报名呢?”她泣不成声地说:“老师,让我再到你班,好吗?”  相似文献   

18.
观念决定行为,品格决定境界。校长的胸襟、视野、为人处世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管理品位。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群体,怎么看待教师,折射出校长的人才观、管理观和道德观。那么,校长应该有怎样的教师观呢?  相似文献   

19.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21):I0002-I0002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20.
万其嗣 《成才之路》2010,(26):10-10
“老师,你怎么不去搬呢?”这是我班的一个学生当面质问学校后勤主任时说的。虽然不对我说,可每当我回忆起学生说这话时情景,总觉得芒刺在背,不得不去反思:现在的学生该如何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