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太阳体育系统工程”指以儿童为中心,学校体育为主体,家长参与并向社区辐射延伸,实现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有机结合的体育系统工程。阐述了“小太阳体育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意义、可行性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儿童和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形成,都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中国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分析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结构变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促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功能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娟  牛静 《体育学刊》2005,12(3):95-97
在对大连市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社区体育在回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不足,提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发挥学校体育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以社区体育的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4.
运用2015年日本青少年体育生活调查数据,分析日本青少年课余体育参与现状及特点。研究表明,日本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普及、参与频率高,参与内容多样化;学校和社区是青少年课外体育参与的阵地,学校运动部、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社会组织为青少年课外体育参与提供平台;父母的同行、引导和鼓励是日本青少年课外体育参与的"积极外因"。我国应强化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养成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改革青少年体育制度,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青少年课外体育参与搭建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研制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既是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综合测评工具的学理需要。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的产生背景、构建应用及未来发展。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进行构建,23名国内外专家参与并完成专家咨询,形成以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和体质水平为主要维度的测评体系,并计算各维度和指标的具体权重。构建的测评体系已在上海进行初步应用,其是在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进行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长远看,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还需要在测评内容、测评应用、测评实施、测评结果、测评推广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区体育教育的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期体质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单纯的学校体育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增强体质的需要,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也应该承担起部分体育教育的职责.为此,提出构建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区体育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创建新型体育俱乐部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体育俱乐部等的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停滞不前、社区体育发展滞后、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生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成功,为它们和谐共发展寻找一个切入点,设想创建一种新型体育俱乐部。对新型体育俱乐部的创建模式、作用、特点和运行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岳进 《体育科技》2011,32(1):77-78,90
搜集资料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就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以学校为依托,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的探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如何资源共享的研究;高校建立社区俱乐部和学区体育模式的相关研究;个别省市有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探讨;国外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现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身体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技巧,从而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最终树立终身体育观。社区体育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属于社会体育范畴,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群众体育的前奏曲,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初步掌握基本的身体锻炼方法,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今后能更好地开展群众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从两者的概念和功能上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好两者问的关系,能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共同推进社会体育水平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跨世纪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大业。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从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石;充分调动学校体育的人才资源,加强社区体育的指导;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主动做好社区体育服务等方面,论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颗明珠,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太极拳的诸多功能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有很大影响,能促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真正能愉快而自觉地一生从事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在发展素质中,除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传输体育化知识具有独特的作用外,还对智育、德育、美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不仅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而且也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处理对策,以保证整个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静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74-276
章在分析健康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构成及与学校体育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体育观念、调整教学体系、加强体育与健康的科学研究等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在发展素质教育中,除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传输体育文化知识具有独特的作用外,还对智育、德育、美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体育工作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要从学生抓起,必须弄清终身体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来由,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中学学校体育的关系及如何在中学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看现代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在校园中不断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离不开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德风也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当前我国学生健康状况,提出了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思想,并探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方法。从提高国民素质和全民族的创新能力的角度,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的形式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运动如何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引人关注。竞技运动是否应该继续存在于学校体育中,在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竞技运动出现了哪些问题,在现时代的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应该如何充分发挥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是众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