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于文福 《钓鱼》2013,(14):52-53
其实,单天平竖支腿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高高的支撑着单天平,防止礁石缝隙或障碍物夹住钓坠;二是紧紧连接底钩,提高上鱼率。如此装配单天平拴坠,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本末倒置"。这一倒置,不但使雾中蹬"圈"钓避免了因挂礁抖掉了钓组,而且人蹬的"圈"也不会被强流拉跑了。同时,在乱礁丛中蹬"圈"时抖钩提坠也避免了钓坠挂礁的闹心。采用这一倒置的钓组,我曾经在2011年10月30日至  相似文献   

2.
鱼饵的好坏,与上鱼率成正比。垂钓者只有不断研究改进鱼饵,才能提高上鱼率。由于近几年养鱼业的兴起及围剿式的打鱼和毁灭性的电鱼,在北京地区能下钩钓鱼的野坑、河道几乎绝迹,所以绝大多数的垂钓者都转向了有  相似文献   

3.
赵玉堂 《垂钓》2007,7(6):36-37
竿、线、钩、坠、铃是撅搭竿的五大要素,它们的合理运用对充分发挥撅搭竿自身的优势、提高上鱼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以往大家常用的炸弹钩主要是两种:单层8只钩型和双层6只钩型,即5钩在上,1钩在下。 这两种组合钩型,都存在钩多易互相缠绕的问题;且双层钩中的下钩,因与上面5只钩拉开的距离过长,常常因其比较容易移动而与上层饵钩分离,影响上鱼率。  相似文献   

5.
一般野水塘塘底都积满淤泥,当用串钩抛钓时,底坠的重量会把第一枚钩带进淤泥,使原本上鱼率最高的触底钩变成没泥钩失去功效。可在坠后加入一枚红枣大椭圆形浮漂,再在串钩的尾部加入一枚花生米大小的通心坠,以降低串钩与水底间的角度,使串钩与水底尽量呈平行。试用效果比一般串钩理想。  相似文献   

6.
江钓六法     
贺建成 《钓鱼》2011,(11):37-39
江钓的方法很多,现挑选一些比较常见的传统钓法介绍如下:一、炸弹钩配硬饵在静水中钓炸弹钩,软饵是很有优势的,上鱼率相当高。在流水中用软饵钓炸弹钩,效果会相差甚远,有时几乎钓不上鱼来。特别在快速的水流中,软饵极易流失,钩饵极易分离,空钩钓鱼,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刘定龙 《钓鱼》2008,(18):18-19
1.包食的基本用法 包食钓需要钓饵和包饵。钓饵是钩尖上挂的一粒麦粒大小或黄豆大小的面饵,包食是包裹在钩和钓饵外层的一大团松散糟饵。 钓饵一般用白面粉加些香精、鸡蛋清或米酒等揉成,它的软硬度是影响上鱼率的关键和难点:太软,钓饵在水下等不了多长时间或鱼稍稍拱一拱就会散掉脱落;  相似文献   

8.
李益 《垂钓》2008,8(12):32-32
抛竿垂钓,鱼儿咬钩后反映在竿梢上的动作会因季节、钓法、鱼种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因此,在判断鱼讯时应把诸多因素都考虑进去。尤其是在不采用铃铛示警的情况下,对竿梢动作的掌握将直接影响中鱼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气转凉,鱼儿开始喜食虫饵。钓友们选用红虫或线虫钓鱼,效果往往更好。但这两种虫饵装钩时如不捆扎,则持钩性较差。直接影响中鱼率。  相似文献   

10.
陆景新 《垂钓》2009,(3):20-21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的送钩一环了。送钩决定着鱼获量,可在我们日常垂钓中往往被许多钓友忽视了。他们误认为,只要能准确地将饵钩放到自己打好的窝子中间,就算完事大吉。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不但不能提高鱼获,反而还会降低上鱼率。正确的送钩方法是将饵钩放在窝子的前侧边缘。道理很简单:鱼进窝就饵时不是直接到窝子中间,而是非常小心地从边缘开始吃,因此饵钩放在边缘,才能很容易被吃到。有朋友问:将饵钩放置在窝区后边缘不行吗?答案是不行。  相似文献   

11.
位于福建闽北东溪水库除有鲢、鳙、鲤、鲩、鲮、鲈、鲶等大鱼,还繁生了很多小杂鱼。这库里的小杂鱼密度大,嘴尖口馋吃钩不规则,用单钩细线常规钓法上鱼率低,遇上大鱼或线断或钩直每每逃鱼。这种情况,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现把本人认为在东溪水库垂钓比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辽阳地区野河水库,近年来使用海竿定点“打窝”钓发展迅速,许多钓友根据鱼对饵料的不同口味,使用海竿组装串钩与爆炸钩两种组钩(简称两种组钩),上多种钓饵甩钩垂钓,有效地提高了上鱼率,钓获量普遍增多。 海竿组装“两种组钩”方法简单,就是在海竿的主线头上先挂上一组串钩(短脑线并列的4枚串钩比较好),然后在串钩铅坠下面再挂上一组爆炸钩即成。由于串钩在上,爆炸钩落底,目标明显,既能钓中下层的草鱼,也能钓底层的鲤鱼、青鱼、鲫鱼、武  相似文献   

13.
关新铭  赵晓为 《垂钓》2001,(1):16-17
专注不走神。漂看得严。自然上鱼率就高;反之,精神不集中,东张西望,时常误漂,当然上鱼率就低。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8,(18)
五、包食底钓和台钓搓饵1.包食的基本用法包食钓需要钓饵和包饵。钓饵是钩尖上挂的一粒麦粒大小或黄豆大小的面饵,包食是包裹在钩和钓饵外层的一大团松散糟饵。钓饵一般用白面粉加些香精、鸡蛋清或米酒等揉成,它的软硬度是影响上鱼率的关键和难点:太软,钓  相似文献   

15.
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的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  相似文献   

16.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17.
很多的水库和自然泡子,受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底普遍沉积较厚的腐质物和淤泥,这给垂钓带来不利因素,尤其是使用海竿炸弹钩,饵团投距较远,沉入水底容易被暄暄的淤泥埋没,不经常有人投钓的地方淤泥更厚,也不宜开发新窝,影响鱼的上钩率,甚至空手而归,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把原来使用的炸弹钩多加了两个带浮球的饵钩(图1),上鱼率明显提高,不但解决了淤泥埋钩的问题,而且在无淤泥的地方使用,也比不带浮球饵钩的炸弹钩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我们现在垂钓都使用两只钩,两钩常常发生缠绕。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在两钩绑好后,将脑线绕一个环,用一根线脚在环上绕8圈,调整两只钩为一个半钩距,然后,在第四圈上将两线分开,把环的中间从第四圈的两线中  相似文献   

19.
据我观察,手竿钓者使用双钩和使用单钩的都有,似乎采用双钩者居多。那么究竟采用双钩好,还是单钩好?我经过反复实验,并观察其他钓友的实践,得出这样几点看法: 首先考虑的是上鱼率问题。有人以为两个钩比一个钩上鱼的机遇多,上鱼率高。我以为不尽然。经在池塘使用颗粒垂钓试验,在水底鱼儿密度相同(包括打好窝子与没打窝子)的情况下,使用单钩  相似文献   

20.
蚯蚓如何挂钩,并非十分复杂。然而,钓鱼界却为此争论不休。笔者想根据自己的实践,就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不露钩尖与微露钩尖传统钓不露最钩原尖始的是观点。该观点认为,露出钩尖后,鱼咬钩时会被钩尖刺痛而弃饵离去,影响上鱼率;微露钩尖者则与此相反,认为不露钩尖便刺不进鱼嘴,反而引起鱼脱钩。笔者对二者都进行了实验,结论是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首先,要看钓什么鱼。不同的鱼种咬钩的动作、速度是不同的,象乌鱼、黄颡、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以及罗非鱼等口大食猛的鱼类咬钩动作大、速度快,甚至不吐钩,露不露钩尖对它们影响不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