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要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不断得到创新,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面。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大胆创新习作中才能够出现更多亮点,学生们才能够写出更多更有感染力的文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培养学生语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树立“三主”教学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努力给学生提供表现个性的舞台,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内在要求。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严成行 《青海教育》2003,(12):18-18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一种心智活动。现代教育要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冲破知识中心主义的桎梏,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帅在教学中敢于大胆创新,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李华荥  王厚军 《考试》2009,(6):16-16,30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新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在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能力。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像。  相似文献   

7.
贺春兰 《文教资料》2007,(2):133-134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自身的创新行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并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地理教学首先要构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第三,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并转换角度,突破思维定势,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变化与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教师要当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要当好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伙伴,要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示范和引路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改实践,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合理把握。主要做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