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暑假闲来无事,重新翻阅了吴非老师所著的《致青年教师》。在书中,吴非老师谈到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让学生明晰自己的理想且为之努力。我经常想,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班主任来说,虽达不到吴非老师的教育境界,但我能做什么?比如有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克制,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如何才能使学生在高中时期信任老师、敬仰老师,并敞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生边观察、边书空、边练读)【点评】板书即为范写时。课前板书、屏幕出示,看似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赵老师以过硬的书写基本功,边板书边导写,教师运笔,学生模拟,课堂养成自觉书空的习惯。师:自读课题,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那么,我们如何来搞好课堂教学呢? 一、教师对于教学、教养和教育的统一性必须有全面的认识,把培养学生自觉纪律看成是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任务。我们知道:“在学校中进行纪律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合理地组织起来的教学过程。有纪律的行为是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培养起来的。”(叶希波夫、冈查洛夫合著教育学第六十三页)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是最有效的方法。不管在什么学校和什么班级都是一样,凡是课堂教学组织得好的,学生便能安静的听老师所讲的课。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师、同学的影响下,学生的自改意识早就萌发了.在低年级练习造句、说话和写话的时候,学生就自觉不自觉地拿老师、同学说的写的与自己的进行对照比较,特别是当老师引导大家评议某一个同学的说话或造句通顺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的时候,学生已经开始有意或无意地以这种评议为"镜子"对照自己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我:这是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太琐碎、太细,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而我们还要时刻戴着这镣铐,能不累吗?我认为语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是让学生死板地、被动地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灌输,而要学生像小鸡找食那样自主学习。目前的小学社会课,是将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有机糅合在一起的学科,内容面广量大。老师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惟恐少教了什么,采用教惯了历史、地理的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方法,学生往往学得枯燥,教师觉得还意犹未尽,时间不够。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的体会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机智源于情怀某教师借班上“图形认识”观摩课。上课伊始,出示用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太阳、花草、小鸟、黄牛、牧童的课件后,提问:“仔细观察屏幕,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由于学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加之原科任老师“管教有方”,课堂上很少有“动静”,因此,学生个个缩头缩脑,唯恐被教师叫到。面对这般尴尬,该教师不急不躁,面带笑容走下讲台,边走边用手扶摸着学生的脑袋,和风细语地对他们说:“没关系,能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一会,全班学生终于在第一个勇敢者的带动下,纷纷举手,积极发言……感悟:对这位教…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教师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塑造是由老师来引导完成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都有潜在的影响。学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老师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教师的心理素质常是他们完成心理建构的参照系。故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状态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学,使我逐渐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会不自觉地存在着心理虐待现象。1.对学困生、不听话生,主要表现是轻视或放弃。学困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差等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没有信心,成绩很难提高,所以最易被老师放弃。不听话生就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屡教不改。这类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最让教师头痛,如果不管,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如果管教,又会影响教学进程。所以老师往往很轻视这类学生,只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8,(1)
身为教师,时常听到学生们如是说:"某老师讲课枯燥无味,上他的课就想睡觉。"其实,这样的事在教师队伍里常有发生,结果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使教师的魅力充分体现,使学生能自觉地进入乐学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热点。现就如何优化课堂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教态亲切,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和教师的第一直觉是教师的教态。教师的教态自然、亲切,言谈举止流露出对学生的喜爱,总是能创造出和谐的氛围,这是链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感情,教师有一种关爱鼓励的心态给学生以启发诱导,学生在排除心理障碍的同时,便能自觉地接受他们的老师和自觉地热爱他们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例如: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师、同学的影响下,学生的自改意识早就萌发了。在低年级练习造句、说话和写话的时候,学生就自觉不自觉地拿老师、同学说的写  相似文献   

13.
袁虎 《四川教育》2008,(1):48-48
现在不少的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交流,气氛十分活跃,但静心观察,却不难发现这里面有“假打”的成分。部分老师对落实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意识还是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讨论归讨论、交流归交流,可学生说完之后,教师仍然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走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上或心目中的那个“标准答案”上来。于是乎,他们并不太在意学生说些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的认知障碍是什么,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学生引入“正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不少时日,它带来了很多变革、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否定了我们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推翻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的教学习惯,有些教师不以为然,有些教师不知所措。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需要什么?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兴趣——不可或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  相似文献   

15.
日前,笔者进一办公室,恰见两位学生各自在自己老师的办公桌旁订正作业,但情形截然不同。前者,学生毕恭毕敬站立桌前,一副犯错样子,教师说啥写啥,学生惟命是从;后者,学生坐在桌旁边写边不时地向教师提出什么,教师也不时地点拨几句,不多时便在“再见”声中完成了作业订正。两种情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存疑存惑,这是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向教材内涵的深层开掘,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教师就需要运用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努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次上自然课上,我向学生讲解人类起源的问题,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人的祖先是猿,那么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呢?”这下可把我问懵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类似这种学生给老师出难题,不是学生故意刁难老师的问题,而是提出的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确实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那么,我们老师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见到这样一个调查:你认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我慎重地选择了责任感。我想起霍懋征老师的一句话:我欣慰的是,我从没有放弃一名学生。这里面透着的,就是一种责任感。而我认为,不论一位教师的个人素质如何,责任感应该是对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纯粹的要求。审视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如何适应新教学要求,在老师教的同时,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在教的时候面临哪些问题,学生学的时候又面临什么问题,其解决方法是什么,文章给出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全体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新课程。广大教师边学习边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农村初中来说,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加上缺乏专家的引领,在实施新课程的道路上,教师摸着石头过河,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听一位农村初中科学老师执教《生物的分类》一课后的点滴思考,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我们在很多方面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时下 ,不少教师感到同学生沟通难 ,施教难。班主任工作出力不小 ,成效不大。如何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既当受学生尊敬的师长 ,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从而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怎样同学生成功沟通呢?下面谈几点浅见 :一、放下架子 ,平等对待学生是沟通的基础教师同学生沟通难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师道尊严思想。总感到我是教师 ,你是学生 ,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 ,学生听老师的话是天经地义。因而 ,动辄以长者的口吻说话 ,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 ,缺乏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