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评价青少年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寇彧 《教育科学》2005,21(1):41-43
评价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要立足于这个特定群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同,不仅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和高代价性特征,而且还要把握其社交性和低代价性特征,以青少年群体社会互动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亲社会行为类型为依据建立其客观评价体系,有利于教育实际中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群体实体性(entitativity)是指一群人被知觉为结合在某个一致单位中的程度。它主要受群体内相似性与同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社会认知能够产生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识归类、印象形成、社会推理以及群体认同,而且是造成刻板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EOM-EIS-Ⅱ(中文版)和青少年群体认同问卷对听障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和群体认同进行了测试,旨在探讨听障高中生的群体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群体认同对自我同一性的人际关系领域的影响大于意识形态领域;群体认同对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的影响大于同一性混淆、同一性前闭;过高的群体认同不利于听障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群体认同与自我同一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最后从群体促进个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高度社会化的负性自我道德情感体验,内疚是个体对自身经历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价和认知的产物,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心理学界对这一情绪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关于内疚的研究报告零星可数。对内疚的概念界定与测量、内疚态度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深入探讨内疚领域特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主体参与的传播环境下,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不再是以社交平台作为载体而进行的简单的意见表达,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化社会情感结构之上的多方共建的传播格局。本文基于媒介化愤怒的视角,通过对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透视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生成机制,主要包含了媒介议程设置,群体情绪感染以及个体身份认同表征三方面的内容。由于青年群体的发声是一种基于主观性情感作出的道德审判,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集群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体情绪狂欢,发声走向从众化,青年群体发声的背后有了更严肃的媒介素养问题。同时网络发声作为一种内容生产,它涉及到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形成的问题,群体发声的“闯入”导致了主流媒体被边缘化,媒介化愤怒伴随着一系列与媒介伦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积极的体育参与能促进城市边缘群体群际接触、身份认同和自信心的建立,重建人际关系网络,促进其社会化,从而促进社会融入。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影响,边缘群体参与体育权益缺乏保障,整体参与度不高。当今,应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下,转变发展观念、优化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城市边缘群体的体育权益,发挥体育在促进其社会融入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荣誉感和羞耻感是个体道德情感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保证个体道德心灵安宁和社会关系和谐的两个重要道德卫士。荣誉感是指主体对自己的业绩、贡献、品德与德性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和体验。羞耻感常与内疚交替使用。霍夫曼把内疚看成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的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韦纳把羞耻描述为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羞耻和内疚都是一种复合情绪,根据分化情绪理论,它们均包含害怕、厌恶、痛苦、恐惧、兴趣等成分。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德育的研究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空间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这三个空间中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横向维度的存在,就是同辈群体。本文从社会认同视角出发,通过对同辈群体的解读以及同辈群体对个体品质的影响分析,得出积极的同辈群体效应对德育的价值呈现。  相似文献   

9.
群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的社会理论,与历史上诸多的社会政治事件有着复杂的联系。它具有强烈的反现代化倾向,以大众为诉求对象,追求一种以理想的传统生活为蓝本的远景心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粹主义常常依赖道德感召和精神动员,而在其道德宣传背后,隐藏着一个以群体心理为特征的精神世界。从心理上看,民粹主义是典型的群体心理反映的结果,反映了转型社会中从个体到大众的心理变迁;它的批判精神与非理性倾向实际上是破坏性、精神统一性和冲动易变性等群体心理倾向的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对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20名高羞怯组大学生、20名低羞怯组大学生参与E-prime实验程序,以研究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不同强度的表情图片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低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及中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对低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羞怯水平、表情的强度与性质对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群体参照研究领域的出现与“自我”研究视角的转变直接相关,代表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向群体层面的深化。自Johnson等人2002年发现群体参照效应至今,心理学家们已经在发生群体、发生层面和心理加工的解释机制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集体自我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表征给予了肯定。十年来,争议主要集中于群体参照效应的本质、强度、范式以及背后映射的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在自我概念中的地位等问题。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应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用同一层面的内群-外群比较,并结合一般他人的对比作为研究范式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依照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展开探索将会促进该领域不断走向完善和整合。  相似文献   

12.
追求公平的心理并不必然驱使人们选择自律或利他惩罚行为来维护群体合作。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条件,不公平才会诱发人们内疚或嫉妒情绪,也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条件,内疚情绪才可能诱发自律,嫉妒情绪才可能诱发利他惩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公平的心理才能起到维护群体合作的作用。对于基层社群和工作团队等群体的管理而言,激活人们的公平意识,培育和维护群体社会资本,把人们的内疚和嫉妒心理相应地转化为自律和利他惩罚行为有利于提高群体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群体参照研究领域的出现与“自我”研究视角的转变直接相关,代表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向群体层面的深化.自Johnson等人2002年发现群体参照效应至今,心理学家们已经在发生群体、发生层面和心理加工的解释机制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集体自我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表征给予了肯定.十年来,争议主要集中于群体参照效应的本质、强度、范式以及背后映射的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在自我概念中的地位等问题.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应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用同一层面的内群一外群比较,并结合一般他人的对比作为研究范式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依照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展开探索将会促进该领域不断走向完善和整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后,民办自考助学形式逐渐成为自考教育的主要形式,使得自考教育具有组织化教学和管理的特征。但是社会对于自考助学学生的关注度与其现有规模不匹配,自考学生群体内部认同和自我期待偏低,他们的自我成就动力明显不足。针对江西省民办高校自考助学群体的社会问卷调查表明,自考助学群体的自我评价偏低、负面心理暗示偏多的现状与社会环境、群体影响和自我暗示这三种主要社会互动过程密切相关。要做好自考助学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从政策法规、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调节三个方面入手,调整学生心态,增强自考助学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对于自考助学群体的管理应着重帮助其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实现群体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群体道德不同于个体道德,两者适用于不同的范围,有着不同的交往主体.在竞争和对话时代,要求人们从群体道德的角度来审视主体的行为,使竞争更公平,对话更和谐.  相似文献   

16.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作出职业决策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发现,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对社会的认知两个方面。其中,对个体职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比较和反射性评价两个途径,对个体的社会认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为直接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示范效应两个途径。同辈群体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但也存在信息交流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我们迎来的是一个“群体时代”,群体的作用从未如此凸显。然而个体却在群体现象普遍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无意识”状况,由此使得群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承载负面价值的危险。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更好地适应群体时代,我们必须把握住影响群体性观念的重要因素。从文化层面对个体生活世界的认同对于个体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具有积极意义,进而群体层面观念的表达也获得了实现其正向价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群体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个体生命处于依赖与压制的关系样态,群体生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形成了一种群体性道德范式,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更关注群体生命层面,压抑个体生命的整体主义成为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尊重,个体从造反走向彰显,道德及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的个体层面。从群体本位中走出,超越个人本位,走向类本位,以实现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融。道德教育从培养“依附性”道德人格转向共生性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基于对群体间行为的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文章指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同样可以解释群体内个体行为的同化和异化,是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的重要心理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