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人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过程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近代西方体育运动文化的传入为我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兴起与推广提供了新方法与手段;促进了中国体育思想的变革;为中国体育制度的初建提供了范本;为中国体育竞赛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现代化理论和体育史料为佐证,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现代化进程各个阶段发展范式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对体育现代化发展变迁轨迹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研究认为:"西学东渐"与"本土化"改良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萌芽;辛亥革命之后建国之前,中国体育在移植与学习西方近代体育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国后,中国在经历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之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而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范式在一定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论西体东渐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重构起因于西方入侵,实质上是近代国人文化自觉的结果.西体东渐实质上是中国近代体育的重构过程.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体育不断由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得到重构.近代中国体育重构的历史启示我们,以中国传统体育为基础的多元共存是中国体育重构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晚清驻外使节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较早和较直接地接触到西方近代体育,为实现近代中国人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愿望,积极主动地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西方体育的传入也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一部分.早期使节通过著述使中国人初步了解到近代体育,并引进外籍兵操教员,使中国人初步学习到近代体育;后期使节自身大多热爱体育,并号召国人积极参与.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学和体育科学交叉研究的方法,再现了晚清驻外使节对引进西方体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近代校园体育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近代校园体育的兴起,与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和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有着紧密联系。新旧思想的不断冲突、融合,动摇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促进了近代女性校园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思维映照下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文化学层面的思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断裂,导致武术西方体育进程的开始;西方体育思维的确立使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现代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来源于国外,大约是十九世纪中叶从教会学校传入,直至 1903年在清朝政府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才正式规定了中国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由此正式开创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先河。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始终受到来自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如日本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等。新中国成立后,原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又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主流。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学校体育才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和外来体育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   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之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西方近代体育也逐渐输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晚清外交使团出使欧美,是西方近代体育引进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晚清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介绍具有开拓性意义。本文论述的是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出访西方外交使团成员的张德彝。对西方体育的观察、了解与出色的介绍、宣传。张德彝(1847—1918年),辽宁铁岭人。清同治元年(1862),15岁的张德彝考入京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近代中国人体育观念变迁这一历史问题上。研究认为:近代中国人最初对西洋体操的接受,首先出于强兵的需要,后来发展到强种、强国的要求。这一作为中国近代早期体育发展主流的观念,大致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受到挑战。随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逐渐向体育是竞技、是娱乐、是健身的观念转变,并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完成了这一认识过程,确立起较为成熟的近代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1.
现代体育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文明有着深厚的宗教基础。中国既然已经融会到现代体育的主流,就不能只图形似而不讲宗教述求。比较中西方体育与宗教的形成与发展,探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关联互动的内在机理,将为我国体育的发展觅得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也开始了转型,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了“采西式”、“适西式”、“鉴西式”等几种体育文化观,经过了承认、吸收、融合和创新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时铭 《体育科学》2006,26(10):38-42
在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就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与研究。结果认为,第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规模留学生运动,在加快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同时,亦对近代中国的体育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第二,近代中国留学生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早期时西方体育的引进上,而且,表现在对整个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引导上;第三,在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中,对近代中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自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体育有其自身发展轨迹与历史演进过程。自近代以来,中国体育逐渐融入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之中。在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互融的过程中,中国体育文化自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怎样,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中国体育文化必然融入世界体育。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中、西方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竞技体育间的冲突和融合的全过程,讨论了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基本思路。指出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形成,既要吸收和引进西方竞技体育的先进理论和枝术,又要认真地总结我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实践经验,更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综合提炼出符合中华民族特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式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寻求文化强国发展之路上,反思中国过于西化的体育人文精神.中国现代体育源于西方,既有西方的文化渊源,也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涵义.从文化脉络上分析中西体育之异同及其本质,认为中国体育应更好地承载道、理、情和意境等概念性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体育是通过教会学校传入中国,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竞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组织、女子体育等,并分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探讨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及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上的危机,结果得出:强势西方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排挤、中国工业化进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抛弃和中国政治力量“厚彼薄此”、热衷于发展西方体育而冷漠传统体育,三方面共同作用,造成了今天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诞生不久,即随着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入被介绍到了中华大地,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背景逐渐交流、融合,并在中华大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众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对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现代体育意识和奥运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交锋中,现代体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与传播使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交融后的文化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体育文化的变化促使我国排球文化产生三次转变,从而使接受的二元化成为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