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电视艺术和审美文化相关论说的研讨和借鉴,借助中国电视媒介环境的分析,试图从多元、重构、审美生产、审美消费和审美批评等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国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希望以此促进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化的跨学科存在及其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已超越以往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模跨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对这种复杂的研究对象,从社会文化、大众文化、艺术文化、经济文化、传播文化、国际关系等多重视角进行观照和描述,有助于我们突破单一阐释角度和评价尺度的局限,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所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化创造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把看电视变成了人的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文化呼唤着电视策划,电视策划,就是为电视制造新款式、新口味和新的个性特征的一种专业分工。目前我国的电视策划表现为3个层次:电视产品策划、电视本体策划、电视文化策划。电视文化策划就是要使电视台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行为源”、“说法源”、“话题源”和“品味源”。  相似文献   

4.
全球视觉文化、图像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形态——电视文学是电视与文学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充分运用电视技术和电视制作手段,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通过多姿多彩的电视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丰富蕴藉的文字字幕,立体、多元、动态地阐释文字散文文本,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化媒介化已成为当前突出的文化发展趋势,在电视已成为满足人们部分艺术生活需求的今天,各种艺术借助电视来传播是必然的。舞蹈艺术是表达人类生命情感的艺术,舞者和观众当下的、鲜活的心灵上的交流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传达方式。电视既为舞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受众,也给舞蹈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董福君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1):63-64,95
接受美学的诞生是人类认识与思维发展的必然。自接受理论传人中国以后,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变动。用接受理论来衡量电视艺术的制作,可以看到,观众的喜好和收视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电视栏目、一个电视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电视应有自己明确的受众观。我国的电视作为重要的传媒机构和上层建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要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理念,要不断的培养观众,创造观众。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文化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电视文化走向世界并参与全球化传播,是我国电视事业需要长期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目标。电视文化艺术国际化的传播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进行分析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视文化的艺术特点,总结了我国电视文化的全球传播特征,指出来我国电视文化参与全球传播的历史必然趋势,提出了我国电视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和而不同"基本原则,并给予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视艺术是现今较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本文从媒介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现今电视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电视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利用电视传播功能、电视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向社会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当前传播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剧变,教育电视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推动下,教育电视传播也应真正体现自己的特征,发挥出应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陈思 《文教资料》2008,(2):35-36
电视媒介在当今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电视文化建构的新型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世人.那么今天我国的电视文化给予社会的又是怎样的影响呢?它是否存在着某些弊端呢?本文旨在从电视的文化特性、当今中国电视的文化特征和电视文化的发展及变异等方面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电视湘军”在新时期中国电视业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功实践,让中国电视节目形式多样、价值多元,强化和推进了中国电视荧屏的亲民色彩,加速了中国电视业的国际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电视的竞争格局,为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文化栏目主要有四类 :对外宣传形象、传统文化型、时尚文化型和读书栏目。文化栏目的受众定位比较模糊 ,结构形态各异 ,电视语言比较工整。文化栏目主持人应该是学者型的主持人。目前的文化栏目不一定具有文化品位 ,而且市场经济意识比较薄弱。坚持文化的位置固然难能可贵 ,但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是文化栏目不可回避的现实处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电视游戏节目一方面具有"狂欢节"的文化特征,如诙谐和戏拟、反常规生活、主体为平民、形式杂多等;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带有商业化、复制化、技术化、强迫化的色彩。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中的当代中国电视游戏节目兼具平民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4.
以新闻故事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剧是民生新闻板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电视栏目剧的方式演绎新闻,兼有新闻和电视剧的双重特点,既有新闻的即时性、新闻性,又有文学的情节化情感性特点。电视新闻栏目剧继承了中国古代说书艺术的传统,是当下电视文化中最为中国化大众化,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内容重要的一部分,在最近几年因其媒体承载的大众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因此引来了一些批评,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能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娱乐节目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湖南卫视的快乐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文化,具有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世俗性、互动性等特点。快乐文化的滥觞带来各种问题与隐忧,探索一条促进电视娱乐节目良性发展的路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教育电视的生存环境,阐述了农业教育电视的现状,总结了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专业频道逐步发展、出现了一批品牌栏目、受众进一步扩展、远程教育蓬勃发展、创作经营开发并重,以及国际合作业已开展等方面.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未来的发展,如专业频道的增加与落地、网络的构建、农业教育电视传播的形式的多样性、成熟的市场运作等作以预见.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电视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电视文化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文精神”作为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应对这一挑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重点从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在电视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电视文化同世界各国一样,其主体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人们之所以产生电视没文化的印象,主要是因为精英阶层对电视文化的过高要求。同时,电视人自身定位失误和相对栏目而言的素质欠缺也是令人产生电视没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韩剧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女性文化在韩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透过韩剧的镜头,我们可以管窥韩国女性的社会风貌,并由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