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往上海博物馆的汽车上,一群中学生兴高采烈,在座位上有说有笑,他们的老师坐在前面的硬板凳上,没有一个人肯给老师让座。“别人为什么不让”,“我可能会晕车的”是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我想了好一会儿,才决定用这个标题。因为那么多年.我一直在努力。对我来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很高的愿望。 这是一项适合我的工作 公交车上。有中学生给我让座,我谢绝了,我习惯了站在学生面前。大概是担心其他乘客误解,这位中学生有些不安,于是我就和他说话:  相似文献   

3.
<正>微课堂很多同学的习作让人似曾相识:公交车上让座,下雨时妈妈送伞,生病后老师给“我”补课,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同学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陈旧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所见所闻均可成为习作材料。比如《我的老师》这样一个常见的题目,多数学生爱写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慈爱等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写写老师的爱好、个性等,或许会另辟蹊径,意境大开。  相似文献   

4.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5.
1.为什么对你的印象不好一个中学生,或许因为你学习成绩不好,或许因为你“调皮捣蛋”,或许因为你性格孤僻,或许你曾做过某种错事,等等,总之,你给老师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老师不喜欢你,你为此而深深苦恼。那么,你该怎么办呢?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对学生印象不好。老师对你印象不好总有其原因。要想改变老师对你的不良印象,你首先应该认真寻找一下原因:究竟是你学习不努力?还是没有遵守纪律,还是犯过什么错误?等等。你应该找到老师对你印象不好的具体原因。找到原因后,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既然印象是通过你的行动造成的,那么,你…  相似文献   

6.
“你学习是给谁学的?给爸爸、妈妈学的,还是给老师学的?”我们常常这样反问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每个老师都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可是为什么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让学生产生错觉:我学习是给老师学的。老师说一点我做一点,老师不说我就不做。其实这本不该怨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因为长期以来老师们把该学生做的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肯放、不愿放或许是不敢放。  相似文献   

7.
校务会结束后,我坐在办公室小憩。忽然,门被推开,一位老师走进来。“哦,是A老师,请坐!”我热情让座,迎面却射来连珠炮似的发问:“校长,你说我工作尽不尽力啊?我还算不算是一名优秀教师啊?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当优秀哪……”因为激动,她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沉稳温和。串串发问让我蒙住了——  相似文献   

8.
杨伟元 《班主任》2013,(7):45-46
几年前,我接手一个新班。当时,交班老师特意叮嘱我,班上有个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无是处却常常制造麻烦的学生,名叫杨曦。只要能把他治住了,其他学生就好管理了。于是,我就对杨曦采取了以下行动:1.“你和其他人一样有优点”也许是换了新班主任的缘故,杨曦第一次交上了周记。他在《我的优点》中写道:“我没有什么优点,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眼中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坏学生。”读到此处,我一惊,连他都给自己贴上了“一无是处”的标签,显然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前任老师的“治”没有效果,那就换个方式给他找找“是处”,贴上新标签,或许能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9.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10.
莫菲 《河北教育》2005,(24):1-1
我刚一接这个年级的课,就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就是,您可不可以给我当家教?”我笑着告诉他:“不可以,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个学生悻悻地走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又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全市十佳教师.您开个价吧.多少钱我们都认!”我吓了一跳!天哪,这对母子居然以为我有意在耍花招抬身价!  相似文献   

11.
邓艳 《教育文汇》2005,(3):21-22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勇敢地自我表现 由于民族传统不一样,加拿大中学生对老师没有我国中学生对老师的那种畏惧感(我觉得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但由于过度推崇教师权威而造成畏惧就不正常了),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课上学生比较放松,不会因为有人来听课而要刻意表现得“乖”一点,  相似文献   

12.
谁该让座     
陈胜 《师道》2004,(8):12-12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位老太太挤上了原本就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车上坐着的人中有教师,有学生,还有其他人。车已经启动了,但还没有任何人给老太太让座。一位教师忍不住了,对几个学生嚷道:“你们怎么不起来让座?”几个学生面面相觑一阵后终于有一个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金秋之际,班中学生一直要求来次秋游爬山活动,我欣然同意。秋游时,平时调皮的学生对我多方照顾,我心中十分愉悦。傍晚将至,只好下山回去。“李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在你手上毕业的程纯治呀!”路边一个20岁模样的人叫住我。“程纯治,我太记得了,当时班中哪件坏事没有你!”我不悦道。“李老师,到今天还批评我呀!”程纯治见我不高兴的样子,低头小声道,“李老师,这草药是治腰病的,是我给师母的。”我余怒未消,见身边这么多学生,不好发作,很勉强地挤出几个字:“谢谢你!”程纯治扭头跑开了。“老师,他哭了!”一个学生说…  相似文献   

14.
庞凤山 《生活教育》2010,(12):17-17
近日,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右图)。这组照片被西祠网友发了出来,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一同受到了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  相似文献   

15.
谈论爱情     
几乎所有人都说“以前的中学生单纯,现在的中学生啊……”后面没有话了,用了个省略号搞得人心惶惶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字典里多了一个“爱”字。现在形容中学生“拍拖”的“术语”太多了,什么“不该吃的禁果”、“犯个美丽的错误”、“不该走进的误区”、“嚼不禁的青苹果”等等,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它的美和诱惑力;一个是指它的过早。中学生“拍拖”就不像成年人那么俗气和势利,但“拍拖”就是好吗?我想不是,因为恋爱是与学习相矛盾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我也不明白中学生谈恋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或许他们根本不懂爱情是…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一] 老师,我永远记住你[思路点拨] 这是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老师”是个永恒的话题,老师对他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题中的“我”为什么要永远记住“你”,因为“你”在学习上给“我”帮助,在生活上对“我”关心,在思想上鼓励“我”进步……或许在一件重要的事件上“你”给“我”解决了难题,帮助“我”度过了难关,令“我”刻骨铭心。作文时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两件具体生动的事例,形象地反映老师对“我”的教育影响,歌颂老师的品德。  相似文献   

17.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可笑星     
在茶里老师:“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学生:“父亲在喝茶。”老师:“糖字在哪里?”学生:“在茶里。”可笑级别:用牙齿在一所小学里,老师问:“马尔丁同学,你能不能说说人们是凭什么来识别母鸡的年龄的?”“用牙齿,老师!”“但是,母鸡并没有牙齿呀,我亲爱的。”“母鸡可能没有牙齿,可我有。如果母鸡的肉很嫩,年龄就小;如果咬也咬不动,那就是老母鸡。”可笑级别:言之有理化学课开始了,老师经过一通理论说教后,进入了实验阶段。“同学们注意了,”老师郑重其事地说:“我手上有一块银元,现在我要把它…  相似文献   

19.
贺喜秀 《广西教育》2008,(13):33-33
“老师,他也错,你扣他2分,凭什么扣我3分?”学生说完,眼泪在眼眶打转,一副又气又委屈的样子。看这学生的情形不管我怎么道歉,他也不会原谅我了,怎么办?片刻后,我摸摸他的头,然后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跟老师过来。”到了办公室,我用一种欣赏的眼神,故作轻松地对他说:“因为老师最喜欢你,所以对你就严格一些,多扣了你的分。”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慢慢地擦去眼泪:“老师你真的喜欢我?”“那当然啦。”我没有给他一点怀疑的余地。学生的脸上没有了气,没有了委屈,一蹦一跳地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的确,绝大多数后进生不是因为天赋不足而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成为“后进”的。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又一个台阶,使其上进的脚步踏得实实在在,不致半途而废。 我班有位大个子学生是出了名的“麻烦生”,不仅学习不好,而且时常与老师过不去。记得刚接班时,他就给我来了一个“见面礼”。那是作为班主任的我第一次给本班上课时发生的事:当我推开教室门大步跨入教室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