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真情化作好文章——写在《“爱国杯”中学生作文竞赛获奖作文选》出版时张际康从来没有一次作文竞赛,在中学校园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应征者表现出如此空前的热情!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有近70万中学生挥笔作文,抒写着同一主题:百年耻辱,一朝得雪;香港回归,民族振...  相似文献   

2.
陈之藩先生是台湾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名再《谢天》、《失极的兰花》被选入台湾中学国文课本,《钓胜于生》分别被选入香港和大陆的中学语文课本。据我所知,一个作家的文章能入选三地课本的、且受到如此普遍欢迎的、陈先生是第一个。被余光中先生称为“通人”的陈之藩,“教的不是文学,是电子学。”‘准国外成了科学学者,在国内却是文学名家。”(引自余光中《鬼雨》)但我们对于陈先生其人其文却了解得很少。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两部工具书;一是《台湾新文学辞典》(四月1人民出版社,1989年Ic月出版)并没有设立陈先生的条目;一是《台…  相似文献   

3.
天马     
湖南浏阳一中天马文学社成立于1985年,多年来,文学社一直以“在校园内营造文学创造氛围,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为己任,将“以广博的爱铸就灵魂”奉为办社宗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高文学才华的平台。文学社每学期出刊一本,自2000年《一中校园文学》升级为精装版本以来,共已出刊9期。其中有百余篇作品相继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中国青年报》、《读写天地》、《语文报》、《作文世界》等报刊杂志上。通过多年努力,文学社获得多方荣誉:1999年被评为“长沙市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之一,2003年被评…  相似文献   

4.
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创作都是从写诗开始的。我也如此,最早的“创作”是诗,新诗。其实,对旧诗并不讨厌。因为父亲常要我背《唐诗三百首》,我厌烦,反而对旧诗疏远了。最早是从解放前出版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作为理论形态的《文学概论》,常常呈现为共时性的、静态的、自足的(能够互相解释的)状态,而它得以建立起来所用的材料又多为历时态的、动态的、发展的。这种动态的材料,既有文学创作,也有文学批评史与文学理论史等。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极难统一的材料推演、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系统性的,“动”、“静”平衡的理论体系,成为《文学概论》写作中的一大难题,也正因为如此,《文学概论》写作中常常出现“动”、“静”失衡的现象。《文学概论》写作中常见的“动”、“静”失衡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写作者运用的文学发展中的动态的材…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 80年代初,我在乡下一所中学教导处任职并教高中语文。一日,我收到一张由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语文教育专家程力夫先生担任总编的《中学生语文报》,上面有一则征稿启事,启事的言辞十分恳切。我的心动了,便试着把自己教文言文时对“诸”与“焉”两个兼词的理解写成“豆腐块”,给《中学生语文报》编辑部寄去。半个月后,《中学生语文报》编辑部给我寄来了两张样报。原来,我的稿子被采用了。我万分激动 !反复看着“豆腐块”,仿佛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珍宝。从此,我一发不能收,从当时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坚持订…  相似文献   

7.
笑一 《中文自修》2001,(4):55-55
最近,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附的一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讨论,肯定者有之,全盘否定者亦有之。问题的焦点,似乎并非该不该向中学生推荐文学书,而是究竟该推荐什么书。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读过《中学生天地》今年7-8合刊“天地BBS”中关于“中学生写书”现象的讨论,你一定会记得最后发言的那个叫做崔利静的女孩,一部27万字的小说《零落》的作者。在莫干山脚下一个叫溪北的村子里,我见到了这位质朴而友好的女孩。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中,她落榜了。有消息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奇才生可免试直升高校的政策,又有消息说一所大学在对她进行了单独面试后准备破格录取这位极有文学才华的女孩,虽然事情还没最后定论,崔利静却又一次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很坦率地说媒体过多的关注让她感到不安,她拒绝了许多记者的采访。“但是你不一样。”她说,《中学生天地》一直是她喜欢的刊物,所以她很乐意和所有我们《中学生天地》的读者来分享她的成长故事,分享她与文学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李展雄 《广东教育》2004,(11):57-57
最近和朋友聊起学生的消费情况,朋友列举的数字让我吃惊:北京中学生约有40%的学生的月消费金额在100—300元之间,有31%的学生年消费额在2000——5000元之间,而排在前三名的消费倾向分别是:食品、服装和学生用品。我想,北京的孩子如此,珠三角的孩子也应该相差不远吧。《广东教育》上有一篇文章说“再富也要‘穷’孩子”,这固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学生的经济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10.
竹林中学是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的一所新中学,现有师生近千人。创办三年来,全校师生奋力拼搏,创下了一个个辉煌。竹林文学社是伴随着深圳市竹林中学的创建,于1999年9月成立的中学生文学社。目前共有社员90多人,1999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团体会员。该社成立以来,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演讲比赛、故事会、出版手抄报、演出课本剧、成立记者站、创办社刊《竹林》……到目前为止,竹林中学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习作20多篇,获“语文报杯”“圣陶杯”等全国级和市区级奖100…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与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中学生报》、《今日中学生》等70家中学生报刊共同协办。一、竞赛目标与宗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促进广大中学生交流思想,进一步激发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热情,为广大中学生创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二、主题与命题原则作文大赛的主题是“要有一颗红亮的心”,抒发当代中国中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邀请大学、中学资深教师…  相似文献   

12.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学生冷落文学名著,未国民素质令人忧虑:镜头一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然“袭击”了全班学生的书包,结果不少学生的书包竟装着《酒吧春光》、《小赌神》、《荡妇》等庸俗读物;头二近年来,不少中学兴办文学社团,奇怪的是,杜成员有不少人没读过世界文学名著。文学名著在青年阅读仍是盲区;镜头三80年代的中学生喜欢赶髦,追新潮,抢热门;90年代刚开始,中学生一窝蜂  相似文献   

13.
班级建设的基础黄佩英一、订上班规国家教委已经制订有《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还制订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守则”和“规范”,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无疑都是需要贯彻实施的。而且.各校还都有自己的“校规”。那么,订立班规...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与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中学生报》、《今日中学生》等70家中学生报刊共同协办。一、竞赛目标与宗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促进广大中学生交流思想,进一步激发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热情,为广大中学生创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二、主题与命题原则作文大赛的主题是“要有一颗红亮的心”,抒发当代中国中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邀请大学、中学资深教师…  相似文献   

15.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培根的这句话充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提供了一份阅读参考附录,即《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为课外读物的重点。这些文学经典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青少年接受文化传承的核心,是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的精神食粮。然而,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人物档案 冰鹤,本名方家鑫,男,18岁,出生于江苏宿迁市,从小生长在农村,初中时进入县城就读;酷爱文学,至今已在《中华文学选刊&;#183;少年写作精选》《中国中学生报》《中学语文》《语文世界》等二十余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百佳小记者、第五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这节课我们讨论刘心武的《班主任》和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两篇小说发表于“新时期文学”初期,而且当时都引起了“轰动效应”。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班主任》获得国家文学大奖,成为80年代的“经典作品”,《晚霞》则受到了指责,被归入“有争议作品”的行列。为什么同样引入瞩目的小说的命运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或者说,透过它们,能否揭示出一些被当代文学史所忽略的问题?这可能是今天讨论的目的之一。另外,作为“伤痕文学”的主将之一,王蒙的小说《布礼》除了已有的文学史评价之外,是否还可以通过“细读”发现另一些东西,即一些更为细致的属于文学“文本”的秘密。为此,我们发表该文,借以引起朋友们的研究兴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我校先后创办了一报两刊。即《起跑线》和《鹿鸣教育》、《雪龙文学》。为了适应如火如荼的新课改的需要,检阅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铸造“本真教育”品牌,弘扬“超越争先”精神,展示奋进中教师的飒爽英姿,凸现奔跑中学生的动人风采,为成长的青春事业立照,构时代的百年树人文化。这是我们办《起跑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1,(1):28-28
张嘉琛,现就读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喜欢读书,钟爱写作,相信“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曾在《演讲与口才》、《中学生优秀作文》、《少年作家》、《学生时代》等二十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作品《和谐》获第十一届“语文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小小的我》获首届“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生文学写作大赛二等奖、《我和理发店的故事》获第三届浙江省青少年“文学之星”作文比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文一崇 《教书育人》2005,(1):110-111
《你就是风景》是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男孩女孩成长文学系列”中的一本,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的书。作者是青年作家孙卫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