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除霜试验研究和经济性分析两个方面。除霜实验结果表明:室外环境空气温度为-12.6℃,相对湿度为78.9%时强制除霜开始,机组制热量除霜前后由48.3kW降到-48.27kW,除霜过程机组的COP由1.71降到-3.88,恢复制热后COP值达到1.51,除霜对机组出水温度影响较大;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费用年值为46.95元/m2,整个供暖季运行费用为31.47元/m2,运行费用与集中供暖供热费用相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家用空调冬季制热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结霜严重影响空调运行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家用空调除霜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包括温差发电机构、蓄电机构和电加热机构三个部分。该设计通过基于塞贝克效应的温差发电技术储能,利用所储电能加热电热带,产生热量融化空调室外换热器的霜层实现除霜。同时,本文具体阐述了装置的原理、结构以及工作流程,并进行简单的理论研究分析。分析表明:该装置能有效避免传统除霜方式可能带来的能量消耗、机组损害和热舒适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方地区主要利用空气源热泵供热采暖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但是当冬季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时,空气源热泵容易出现结霜结冰,不仅会影响机器的制热效果,还会消耗原有的能耗。通过对空气源热泵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供热方式——空气源热泵和地热热泵混合供热,冬季一旦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马上采用地热热泵的供热方式,反之采用空气源热泵供热,实现空气源热泵能效比最高供热,减少机组故障。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0)
对空气源热泵结霜现象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降低空气含湿量除霜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时的结霜问题,提高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的结霜现象及其对设备造成的伤害,简单总结了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降低空气湿度的思想,探讨了解决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过程中结霜的问题。在冬季运行时,霜的形成问题降低了空气源热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太阳能墙供热系统热量损失大、能源利用少、供热温度不稳定等问题,诸多学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外加辅助能源、优化太阳能墙板性能等解决方案,但是北方冬季清晨太阳能墙结霜问题一直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结合了部分学者在车窗、空气源热泵上的除霜技术,应用在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在除霜抑霜方面提出方案,以期为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的继续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某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和工程设计经验模型来研究地道通风的流动换热的特征,得到夏季及冬季工况下通风洞中新风温度、湿度变化。结果表明,室外空气流过地道时夏季将会被冷却、冬季将会被加热,温度变化在3~7℃范围内。送风通道在夏季和冬季与室外进风的动态换热效果与地道的长度、入口空气温度和风速有关系。分析了理想情况下地下厂房通风空调系统利用通风温度变化的节能潜力。研究结果对地下水电站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站房、铁路信号楼、侯工楼的中央空调工程,均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地下埋管来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空调形式。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中央空调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夏季制冷能力偏差;冬季制热室内温度10℃以下,工作人员室内不能正常工作。在排除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前提下,通过现场勘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热泵机组装置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通过液态工质(制冷剂或冷媒)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的热量)→压缩→冷凝(放出热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气源热泵空调在低温工况下的蒸发器结霜化霜问题,搭建了空气源热泵空调结霜化霜实验平台。实验以空气源热泵实际工程应用中使用的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结霜时间对蒸发器结霜过程和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采用节能式低温空气法进行化霜实验,通过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化霜时间以及滞留水滴落时间下的霜层融化过程和化霜水流动过程的分析,缩短了霜层融化时间,降低了化霜滞留水在空气源热泵空调连续结霜、化霜过程中出现冰点这一实际工程问题,为空气源热泵空调在低温工况下联系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集中供热现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供热方式,供热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要重视供热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问题。要降低供热成本,使供热运行更加平稳、经济、可靠,供热运行人员必须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供热系统调节一般采取以冬季室外温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调节,主要目的是使居民热负荷与散热器或地热等散热设备的散热量相适应,从而达到居民室内温度达标。所以在冬季供热期内必须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2.
寒冷地区湖水源热泵系统面临着源水水温过低,运行工况差,最不利运行时期长,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介绍了青岛地区某综合建筑群湖水源热泵系统的系统形式、设计参数、运行工况、取水防冻换热工艺,通过两年的工程跟踪,运行结果表明当冬季最冷月份湖水温度在3~5℃时,机组冷凝器出水温度可达到45~50℃,室内温度在22℃以上,最不利工况COP可达2.8~3.0,系统运行稳定,且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拉萨地区冬季单独运行地源热泵系统时,存在着供热不足且地温失衡的缺陷。因此提出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进行供暖的运行方式。并分别建立地埋管系统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学模型,以拉萨地区某工程为例,在测得冬季室外温度、地源热泵机组进出水温度、太阳能辐射强度变化以及房间逐时热负荷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分析法计算联合供暖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暖系统的初投资要高3000元,但经过6.2年的运行后能收回多余的初投资。同时,对于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地区,采用联合供暖的运行方式更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4.
热网加热器换热管是热电厂重要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泄露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热电厂的运行情况,甚至直接导致设备停运,严重影响了冬季供热。本文首先对某热电厂的换热管设备进行了介绍,其次对腐蚀检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探讨了腐蚀原因,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各城市兴建地铁,以及人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地铁空调室外设备的噪声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地铁空调系统多采用水冷空调系统和风冷空调系统,其室外空调机组和冷却塔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根据室外空调设备产生噪声的原理,结合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提出了一种噪声控制方式,旨在解决地铁空调室外设备噪声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运行的空气源热泵、太阳能供热和水源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作一个与环境温度相关的性能分析报告,开发设计了本项目的集中监测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可以对机组的动态特性、部分负荷情况下的能耗变化、热泵机组制热量、性能系数COP热泵机组制冷量进行监测,并可对相应的开关阀门进行控制。对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分析机组的启动条件,并绘制出相应运行数据曲线。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如火如茶的发展过程中,对设备的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已经显得愈来愈重要。在现阶段我国现有的超市当中通常都设有夏季供冷空调系统以及冬季供热采暖系统和视频储存制冷系统’最为常用的是冷水机所提供的冷源周锅炉来提供热源,在冷水机组以及制冷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排除大量的冷凝热,倘若是这些热量在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向大气就会对室外空气造成污染,环境温度的升高也会对空调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工作环境造成恶化。本文主要就是对超市的制冷系统在提高蒸发温度上所造成的经济性影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此次努力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埋管地源换热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机组系统,高大厂房采用地源热泵和集中送风相结合的空调方式的优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原理、性能和主要特点,特别分析了它在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状况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工业厂房应用集中送风空调与地源热泵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个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抚宁县在2002年以前没有实行大面积的集中供暖,每个小区都自己建有锅炉房。由于小锅炉除尘设备落后,又有许多这样的小锅炉在同时运行。所以冬季整个县城环境特别差,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的颗粒。同时小锅炉本身的效率低下、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用工工资的增加使得供热成本也比较高,这时县城集中供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此方案基于东营供热管理处的区域热水锅炉供暖设施,应用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并综合考虑了冬季供暖运行中的几种常见情况。根据室外温度和供暖的面积,计算出实际运行的参考值,最终设计出锅炉房及交换站的运行指令表格。此次运行方案中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均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为区域锅炉最实用的运行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